張龍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九龍)
流行色在現代家用紡織品中應用研究
張龍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九龍)
流行色是作為一種引導潮流的色彩語言,廣泛運用于現代家紡設計之中。在論述現代家紡設計中運用流行色的必要性基礎上,對實際運用時消費者個人、民族性愛好和品牌定位等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提出家紡設計只有在明確市場色彩定位的前提下,與常用色、紋樣和面料完美結合,才能展現出最佳的色彩效果,更好地迎合消費者審美趣味的觀點。
流行色;家用紡織品;影響因素;設計應用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水平逐漸提高,人們在穿著方面也開始追求品質。傳統的家庭紡織用品面料雷同、顏色單一,已無法滿足現代人的使用需求。與其他行業類似,家紡產品同樣受到時尚色彩的沖擊,各類新產品正以新的色彩進入市場,流行色逐漸受到各界的關注并被應用到現代家用紡織品設計中來。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現代家用紡織品設計中應用流行色的必要性及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具體的應用方法,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①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要。消費者在長期面對某種色彩后,必然會出現審美疲勞,引起心理缺失,最終直接影響到人的工作和休息。而流行色則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要及視覺規律,有效解決消費者家紡用品視覺疲勞的問題。②引導消費市場發展方向。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家用紡織品的淘汰速度也逐漸加快,淘汰的依據已經不僅僅是出現質量破損,而是不符合審美趣味。色彩能夠刺激消費者產生消費動機,應用流行色能夠滿足消費者喜新厭舊的心理、激發消費動機。由于大多數消費者的審美水平尚未發展成熟,這就導致我國家紡設計缺乏創新,最終影響到家紡用品設計水平的提高。流行色能夠反映某時期內消費者的色彩喜好及選購傾向,從而影響到消費市場的發展方向。③提高產品競爭力。色彩是產品的外部特征之一,能夠為產品創造附加值。我國出口家紡產品賣價不高,其根本原因就是色彩缺乏流行性。在現代家紡設計中應用流行色,是消費者普遍欣賞的目標,也是家紡行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必然手段。
2.1 消費者的個人因素
首先,需要明確不同的消費類型及層次。根據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可以將消費者分為五類:習慣型、理智型、經濟型、沖動型、想象型、不定型。后三者是最關注流行元素的群體,他們的年齡介于20~40歲之間,年輕人喜歡對比明快、鮮艷明目的色彩;而中年人由于成熟穩重、經典不張揚的色彩。要想在現代家用紡織品中應用流行色,就必須要研究色彩傳播者的最新喜好,然后將其與其他色彩結合起來,做好主次排序,這樣能夠提升顧及傳播者與接受者的需求。
2.2 民族色彩的偏好
盡管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增多,但各民族人民固有的價值觀及審美觀并沒有受到太大改變。例如中華民族對紅色極為熱愛,大紅色在我國屬于五方正色之一,具有濃郁的政治色彩,同時又蘊意著喜慶吉祥,粉紅、杏紅、桃紅等則稍微遜色。盡管2004年,西方各大家紡品牌將紅色列為流行色,但是其在中國家紡市場所占據的比例有限,并沒有撼動到大紅色的主體地位。因此設計者要能夠在設計的過程中考慮民族色彩偏好,找到流行色與民族色彩偏好之間的平衡點。
2.3 與品牌定位相統一
品牌象征著某種企業文化,其能夠為產品帶來附加值。色彩作為品牌的表現形式之一,能夠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視覺感受。設計人員在設計現代家紡用品時,要能夠考慮品牌定位,而不能盲目跟風。以美國的ESPRIT品牌為例,它代表著前衛活潑、積極樂觀,因此經常采用清新亮麗的色彩,見圖1。我國著名的家紡品牌富安娜,紋樣豐滿、色彩艷麗、雍容華貴。2005年起,富安娜結合流行色發展趨勢,采用了純度較高的綠、黃、紅等色彩,深化了品牌形象,見圖2。但是,我國家紡企業目前品牌定位模糊、缺乏專業的產品風格設計,從而造成品牌產品與品牌定位脫節,不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這就要求設計人員深入分析企業品牌內涵,運用符合本品牌特色的流行色。

圖1 ESPRIT家紡

圖2 富安娜家紡
3.1 明確現代家用紡織品色彩定位
家紡設計人員在運用流行色前,必須要先把握家紡市場的色彩定位,避免盲目用色。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家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溫馨的家庭環境能夠使人舒緩心情,因此國內主要選用簡單的緩和色調,以營造溫馨、休閑的氛圍。目前,家紡色彩主要有三種類型:①亮麗明快的時尚色。這類色彩針對的人群很廣泛,搭配對比較強,符合年輕人的個性要求,還能減緩視覺疲勞。②經典耐看的中性色彩。這類色彩主要滿足35歲以上的成功人士或老年人群,典雅的搭配以滿足高品位的審美需要,消除工作壓力。③鮮艷醒目的強對比色彩。明確的色彩定位能夠為流行色的應用提供參考,這需要設計人員合理搭配色彩效果與色彩定位。
3.2 流行色與紋樣相結合
紋樣與色彩是家紡產品的靈魂。設計師需要根據整體風格來搭配色彩與紋樣,例如古典風格的家用紡織品,多選用典雅的中性色與歐式經典紋樣,再根據紋樣面積來確定主色調,如果紋樣面積大,那么可以以紋樣顏色作為主色調;如果紋樣面積小那么可以以地色作為主色調。只有與色調之相協調的紋樣,才能展示出時尚特色。通常情況下,都是跟進主題來搭配不同的色彩及紋樣,但如果只注重應用流行色彩,而忽視色彩之間的面積及位置,那么將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這就要求設計師把握好形與色之間的關系。
3.3 流行色與面料相融合
靈活地結合色彩與面料,可以完美地展示出設計者的構思效果。流行色需要以面料為載體,以傳遞精神情感,不同質地的面料,所展示出的色彩效果也不同。以絲綢面料為例,色彩顯色效果受以下幾種因素的影響:①色彩與平紋,經絲比緯絲細,經絲的顯色效果弱于緯絲,需要提高經絲色彩的鮮艷度和明度。②色彩與緞紋,緞紋密度較高、顯色準確,因此經緯絲色彩需接近。③色彩與經緯密度。一旦經緯色絲交織,那么色彩的鮮艷度將下降,這是由于經緯密度過大,例如緯三重綢的密度大于緯二重綢,那么密度小的需要配鮮艷度更高的色彩,這樣才能夠達到預期效果。除了絲綢之外,還有一些新型面料,例如抗菌性、抗靜電、抗紫外線家紡面料,立體感面料,絨類面料等等,將流行色與這類面料相結合,有助于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性。
綜上所述,流行色在現代家用紡織品中的應用是必然趨勢,這就要求設計人員意識到這點,強化流行色的使用意識,培養自身的色彩修養,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例如流行色的種類、企業品牌特征、市場消費導向等,運用綜合駕馭能力,將色彩本身與布料紋樣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充分展示出最佳的色彩效果,滿足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及審美趣味,切實提高我國家紡行業的整體競爭實力。
[1]黃國松.染織圖案設計[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129.
[2]袁大鵬.試論流行色與服裝商場的關系[J].商場現代化,2007(11):214.
[3]龔建培.現代家用紡織品的設計與開發[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136.
[4]王海鷹.消費者文化心理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99.
J523.1
A
1004-7344(2016)09-0324-02
201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