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根生
(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廬江縣供電公司安徽省廬江縣231500)
電力監管行政問責制探討
鮑根生
(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廬江縣供電公司安徽省廬江縣231500)
行政問責制是政府實現其行政責任有效運行的一種自律機制。中國的電力監管需要引入行政問責制度,來突出國家對電力供應和電力市場調控的責任,將與電力監管有關的決策、執行、監督各個環節的問責結合起來;問責不能僅僅局限于電力安全事故;不僅問行政責任,還要問法律責任、政治責任和道德責任。本文通過分析電力監管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電力監管;行政問責制;探討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電力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加強電力企業的監管,從而滿足用戶的需求。在監管過程中,需將責任落實到每一位員工身上,做到公平公正,出現問題時需對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并且將監管的結果、過程、依據等公開化。
1.1 電力監管
電力監管指的是由專門的電力監管部門對電力公司的經營、生產與交易等活動進行監督、管控,其直接反映了電力體制改革的過程。電力監管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電力安全監管:體現在電力公司的輸配電及發電環節,其中,輸配電環節主要是監管電網的運行情況,從而提高電網運行的穩定性;發電環節主要是監管發電公司的發電機組的安全運行。通過電力安全監管,能有效地消除電力運行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電力安全事故的發生。②電力市場準入監管:電力生產經營許可證的頒發、電力建設項目的投資審批及核準。通過監管市場準入,使得電力公司在最大的市場空間內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促進其發展。③電力市場交易監管[1]:干預電力市場的交易行為,將輸電費用的收取規范化,解決“窩點”和“缺電”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整合、優化電力資源。④電力普遍服務義務的監管:向用戶提供供電服務的情況進行監管。
1.2 行政問責制
行政問責制主要是政府實現其行政責任有效運行的一種自律機制。即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履行行政職能過程中,出現執法不當、違規行政、貪污腐敗等現象時,應被問責。行政問責主要由以下流程開展:①立案登記;②調查審核;③實施問責。
2.1 監管職權分散
電力部撤消之后,我國電力監管職能分散于多個綜合性經濟部門。其中,電力產業的投資項目和電力價格統一由國家發改委審批;供電營業許可證由電監會頒發;企業經營范圍由工商局批準,從而形成電力管理職能分散的現象。同時,由于監管職能的分散,加大了企業在協調電價、調度時的工作難度。國家發改委不僅承擔著制定電力行業綜合政策的職能,還承擔電力監管機構的職能,導致發改委和電監會在行使監管職能時出現交叉的現象[2]。
2.2 缺乏監管約束體制
國外發達國家為了使電力監管機構能有效地正確行使監管權利,都建立健全的監管者權力約束體制。比如美國的電力監管人員在調整電價時,必須經過相關領導的審批。我國曾經嘗試建立約束機制,但都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雖然建立了電監會,但并沒有改善政監不分、政企不分的現象。由于缺乏監管約束體制,使得電力企業獲取的信息與監管機構獲取的信息存在很大的差異,從而監管者利用其享有的監管權力進行尋租,導致監管機構被非法營利企業掌管。隨著監管機構被非營利企業的掌控,使得電力監管公平狀態被打破,沒有公正性可言,監管機構不再為電力行業服務,而是為資本服務。
2.3 電力監管職能不全面
電力監管主要包括服務監管、環境監管、準入監管、價格監管、安全監管等方面,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電力監管側重于監管市場準入(即審核電力企業的資質,符合條件的發放許可證,不符合條件的不發放許可證),忽視了價格監管、安全監管、環境監管[3]。由于安全監管的力度不到位,使得電力行業發生很多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且損壞了電力設備,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經濟利益。部分電力企業在利益的驅使下,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制造污染。由于沒有落實價格監管,致使電價設置不合理,不能體現真實的成本。服務監管不到位,沒有及時的維修電力設施,無法為用電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
3.1 建設原則
在建設電力監管行政問責制時,應注意以下原則:①信息公開原則。電力監管過程中,要明確行政問責的法律依據,涉及到行政問責程序的內容都應向公開,以公開的形式對電力監管機構在行使權力過程中的監督與管控,比如2015年3月,我國能源局公布了《2014年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如圖1);②權責一致原則。行政問責制的根本就是要確保權責一致,行政責任與行政權力兩者之間是相互對等的,擁有多大的權力就得承擔多大的責任,兩者不可或缺,從而避免出現違法亂紀、權利濫用、貪污腐敗的現象出現。比如,2003年非典期間,前前后后有近千名官員因防治非典不力受到處分,時任北京市市長孟學農和衛生部部長張文康兩人因防治不力或隱瞞疫情等原因而引咎辭職。在這起事件中,“責任制”不僅首次運用于實踐中,更加速了“問責制”這一現代管理制度的演化。

圖1 2014年信息公開工作分布圖
3.2 完善法規,確保監管職能行使的規范性
為了確保電力監管具備規范性,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由于我國電力監管在某些方面沒有做到有法可依,可將解決電力企業監管問題的切入點放在建立完善的相關法規制度上,嚴格按照電力監管法制化的具體要求,進一步完善電力監管法律法規體系。①廢除依附于傳統電力產業結構和監管制度建設的規定。②修改落后的電力監管條款,使其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③將現代電力監管中所涉及的具體條款進行補充,從而形成現代電力監管法規體系。④認真聽取廣大用電客戶的意見,并探討《電力監管條例》執行情況,同時借鑒國外先進的監管經驗,有助于將電力企業的監管納入法制化軌道。
3.3 建立約束機制,確保其監管職能行使的公正性
電力監管機構必須具有獨立性,但電力監管機構在行使監管權時必須受到相應地制約。由于監管機構會利用自身擁有的職權尋租,利用職權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4]。因此,法律在賦予電力監管機構擁有獨立監管權時,也必須制定制約電力監管機構的權力的體制,從而有效避免電力監管機構受利益的趨勢濫用監管權力。在建立電力監管機構失職行為問責機制的同時,也需要建立電力監管的信息公開制度,除特殊事項不公開以外,監管機構所有相關電力產業監管信息都應該向社會公開,并且監管機構的監管結果、過程、依據都要向公眾公開,接受公眾的監督。公眾可以通過座談會、互聯網、聽證會、情況通報會、新聞發布會等形式,獲取電力監管的相關信息。只有確保監管機構公開監管依據、監管過程、監管程序、監管文件、監管決定等等,才能有效地對電力企業進行監督與管控[5]。比如,2011年,湖北某電力企業發生嚴重的電力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極其嚴重,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企業負責人就該次事故作出重要的指示,反復強調要嚴查事故原因,嚴肅追查事故責任人,一定要徹查追責,公布調查結果,給死者家屬一個交代,給用電客戶一個交代。電力企業監管流程如圖2。

圖2 電力企業監管流程圖
綜上所述,我國的電力監管應引入行政問責制度,從而突顯出國家對電力市場調控的責任,將與電力監管相關的環節的問責聚集起來。電力監管行政問責制的引入,進一步完善了電力企業的監管制度,從而推動電力體制改革,促進電力企業穩定發展。
[1]付登州.我國官員問責制的建構與完善[J].行政與法,2015,2(03).
[2]韓道友.公用企業濫用壟斷地位成因及對策[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15,1(11).
[3]韓劍琴.行政問責制—建立責任政府的新探索[J].探索與爭鳴,2014,8(13).
[4]何建.關于國企經營者激勵約束機制的現狀及思考[J].華東經濟管理,2011,6(09).
[5]侯琦.“民主問責制”:走向政治文明的重要路徑[J].黨政干部學刊,2014,9(12).
D630
A
1004-7344(2016)30-0143-02
201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