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鑫
(貴州地礦基礎工程有限公司貴州貴陽550000)
加強土地資源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
徐鑫
(貴州地礦基礎工程有限公司貴州貴陽550000)
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城市經濟的發展導致越來越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開始進入城市當中謀生,這就導致我國的農村人口開始逐步向城市轉移,從而使得我國的城鎮化進程不斷加速。雖然我國地大物博,但是人口基數也較為龐大,大量的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城市的土地資源已經越來越緊張,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采取各種措施,解決城市土地資源浪費的現象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本文當中,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總結了新時期土地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應的解決策略。
土地管理;土地利用;措施
我國幅員遼闊,土地資源較為豐富,但是從總體上來看,我國存在著大量的丘陵與山地,從而導致大量的土地都無法被利用,又由于我國的人口眾多,因此,加強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是現階段我國土地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雖然我國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提升土地的資源利用效率,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率,但是違法用地等現象依然還在大范圍內存在,依然還需要我們的不斷努力才能進一步的發展。
某市轄2個市轄區、4個縣、4個自治縣,全市總人口429.2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75.34萬人,非農業人口53.87萬人。土地總面積1800641hm2,其中,農用地1597319hm2,占土地總面積的88.71%;建設用地60787hm2,占總土地面積的3.38%;其他土地142535hm2,占土地總面積的7.91%。當前,土地資源浪費的現象十分嚴重,忽視了城市的長遠發展,在進行城市土地資源規劃和利用時,僅僅以短期經濟目標為出發點,沒有貫徹和落實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該城市土地資源管理體系還存在很多不足,有待進一步完善,土地資源配置政府宏觀機制失控和市場機制失靈的現象時有發生,必須采取措施加以阻止。
2.1 耕地后備資源缺乏
耕地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而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管理制度的存在,就是為了保證土地資源在耕地方面的合理利用,實現節約耕地,進而大大提升農業的生產水平,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根據我國土地管理制度《土地管理法》的規定,為了確保農業事業不受影響,凡占用農用耕地時,占用單位或個人必須對其占用的土地數量和面積上做出相應的補償,保證農民的正常收入。然而目前來看,我國在耕地賠償方面只實現了金錢上的補償,并沒有做到耕地面積和數量不變,為我國農業事業發展留下了隱患。
2.2 違規擴大用地面積
伴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粗放型的城市化擴張對土地資源,尤其是耕地方面已造成了巨大威脅。相關調查數據表明,我國近十幾年來,耕地面積正以每年433萬畝的速度逐漸減少,已不能保證農業事業的正常發展,而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在于城市的粗放型擴張,嚴重擠壓到周邊耕地面積,而近年來興起的房地產事業,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耕地面積減少的現象。另外,有些開發商購買土地后并沒有對其進行有限的管理,導致土地植被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被破環,造成水土流失現象。由此可見,此種粗放型擴張模式不僅對耕地面積影響巨大,同時也大大破壞了生態環境,為人類生存環境帶來災難。
2.3 城市土地市場化運作尚有待規范化
從目前來看,我國的城市土地市場可分為三級。一級市場的土地使用者需要繳納費用,即向政府繳納出讓金。二級市場涉及到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個人、企業或者集體,交易方式為直接將土地或者在土地上所建的建筑投入市場。三級市場是指對土地使用權的支配,是基于二級市場的,并且需要滿足一定的前提條件,即采取房屋產權交易的方式。由于二、三級市場交易的靈活性,有些企業和個人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在城市土地資源的使用中僅從自身利益出發,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導致一些混亂現象的出現,因此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規范,來規范土地資源的使用,推動城市經濟發展。
3.1 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
要想建立完善的土地資源的管理體制就必須對土地資源進行節約、集約管理。具體的措施為建立土地資源節約和集約利用制度,對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加快“四化”建設步伐,而國家的經濟社會戰略目標也應該進行結構調整和方式轉變,在科學的空間規劃基礎之上,采取最為嚴格的土地資源利用管制。確保城市建設用地能夠有效的實現規模供給,綜合提升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完善城鎮化建設質量。由于目前的規劃體系相對尚不健全,所以必須加強宏觀布局和微觀規劃。在規劃和布局的同時加強其操作性和控制性,也就是確保土地資源利用的有效落實。該市東部以低山丘陵為主,西部以山原峽谷為主,坡耕地面積大,土壤肥力差,田土坎比重大,15°以上坡地227351hm2,占耕地面積的48.80%,其中大于25°陡坡地72534hm2,占耕地面積的15.57%。經過土地整理,可以將其他坡耕地改造成質量較高的農田,提高土地產出率,增加耕地有效面積。
3.2 科學規劃土地資源
為了將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引向一個成熟規范的方向,特采取以下措施:
3.2.1 加大對土地資源利用的宣傳
根據我國國情,目前要進行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更好的保護耕地面積,唯一的辦法就是大力宣傳我國《土地管理法》制度,通過電視、電臺、網絡、報紙等一系列有效的宣傳措施,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土地資源合理開發的重要性。
在宣傳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對土地資源科學利用案例的宣傳,并給予獎勵鼓勵人們向其看齊;另一方面要加大對非法開發利用土地資源案例的曝光率,并施以懲戒讓廣大市民引以為鑒,達到提高人民保護土地資源意識的目的。
3.2.2 嚴格管理規劃土地
要最大程度實現對土地的科學利用最基本的就是對土地進行合理規劃,而對土地整體規劃之前要進行對土地的嚴格檢查和審核。尤其在預審階段,要清楚明白此塊土地資源的用途,嚴格按照土地資源管理制度進行審核,進行對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土地規劃一般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土地規劃流程示意圖
該地區土地規劃重點如下:加大存量土地收儲處置力度,對于建設用地的存量,要進行細致認真的調查,針對一些特征的重點工程項目土地,要進行深入地檢查,在冊登記,使界線范圍更為明確;對于那些占地的或者是復征的土地要清理掉。嚴格執行閑置土地處置政策,土地閑置滿兩年、依法應當無償收回的,堅決無償收回,重新安排使用;不符合法定收回條件的,應采取以下措施,包括:轉變土地用途、等價置換、安排臨時使用;或納入政府儲備等,以達到充分利用。土地閑置滿一年不滿兩年的,開發商需按出讓或劃撥土地價款的20%交納土地閑置費。在節約集約和科學利用土地的前提下,對分散的空閑地、閑置地和低效利用土地進行融合,同時做好農用地整理工作,做到“開源”與“節流”并舉,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杜絕土地撂荒,禁止擅自轉變土地性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
3.2.3 運用先進技術科學規劃土地
人類對土地資源的需要永無止境,而土地資源卻是有限的,鑒于此種情況,在進行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要以土地整體利用及可持續性為前提,摒棄粗放型占用土地的形式。在土地資源管理的實際操做中,土地管理者要加強自身對此管理方面的知識,積極利用先進的土地規劃科學成果,轉變自己陳舊的思想,特別在進行土地規劃時,要充分利用先進科技如GPS定位系統、現代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等先進技術,為科學利用土地資源提供戰略性的信息。
3.3 實現土地資源生態價值的資產化管理
土地資源既有經濟價值又有生態價值,在進行土地資源管理的過程中除了考慮經濟價值之外,還應該考慮土地資源的生態價值,把二者相結合實現綜合化管理。根據土地資源的生態價值實際功能情況,發揮出土地資源的生命支持系統功能,按照土地資源本身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進行資產化管理,進而保證資源所有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土地資源能夠得到科學利用。不過只是單純地把一種資源在法律上作為資產確定下來,而資產的所有者可以不負責任的進行開發和管理,那么資源的生態價值就無法得到保護。所以必須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生態價值實現資產化管理,這也是實現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基本保證。
土地資源作為我國珍稀資源,且不可再生,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我國人口眾多,土地資源分布不均衡造成資源稀缺現象,為了我國更好的發展,必須加強對土地的管理和規劃,不能讓其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絆腳石。
[1]劉雅明.基于土地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3(3):222.
[2]王效益.加強土地管理的重要性及對策探討[J].中國科技投資,2014(A15):335.
[3]閆明.3S技術及其在土地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0):152.
F301
A
1004-7344(2016)30-0013-02
2016-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