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金融評論》8月8日文章,原題:Ausgrid鷹派對中國安全威脅的評估乏善可陳 新南威爾士州的電網公司Ausgrid出售給中國公司的潛在可能,正受困于有關國家安全的質疑。澳財長稱,這是決定是否允許交易進行的“首要考慮因素”。但財長應記住以下幾個事實。
首先,競購Ausgrid的中國國家電網在維多利亞州和南澳大利亞州已經擁有輸電資產。這些投資須經過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評估,且均是基于國家利益作出決定的。去年中國國家電網競購澳另一家輸電企業Transgrid,也得到該委員會批準。
其次,澳鷹派人士在評估與中國投資基礎設施有關的國家安全影響方面,記錄一向糟糕。去年北領地政府決定將達爾文港租給中國公司時,他們就宣稱類似擔憂。但澳國防部、安全情報組織及國防軍均不認可我們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的看法。
要測試中國投資背后是否存在邪惡意圖,不用旁求,只需看看我們本地區。菲律賓與中國在南海存在長期領土爭端。但2007年菲政府仍批準中國國家電網成為菲國家電網公司的單一最大股東。上月某國際法庭宣布不利中國的裁決時,北京并未切斷馬尼拉的供電。
為何中國公司要出巨資獲得澳輸電資產,然后秘密計劃在爆發沖突時(這種情況極不可能)予以炸毀或使之癱瘓呢?
第三,澳公眾不認同中國是像上世紀日本那樣的敵人。據悉尼大學美國研究中心6月份發布的民調,更多澳大利亞人認為中國在亞太地區益大于害,多于對美國持類似看法的人。此外,相比希望加強對美關系,支持加強對華關系的澳大利亞人更多。而在最新洛伊民調中,澳大利亞人在選擇我們“亞洲最好的朋友”時,中國是最受歡迎的選項。
最后,此次電網交易中一個致命經濟因素被忽略了:除了中國,并無其他競標者。若交易被阻,對新南威爾士州來說這意味著150億美元的損失。
澳一直依賴英國等傳統伙伴來彌補國內資金缺口。但數據顯示,過去6年里來自英國的投資每年都是負數。隨著財長權衡Ausgrid交易,圍繞中國投資急需頭腦冷靜的領導層。▲
(作者詹姆斯·勞倫斯森,陳俊安、陳一譯)
環球時報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