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陳元邦
3斤6兩的雪花梨成了“梨王”“金正大示范田,我是高產王”河北趙縣梨王評選活動揭曉
□《中國農資》記者 陳元邦
8月25日,由復合肥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河北電視臺農民頻道聯合金正大集團共同主辦的“金正大示范田,我是高產王”河北趙縣梨王評選大賽在范莊鎮曹莊村隆重舉行。活動現場吸引了趙縣當地300多名種植戶參賽,趙縣林業局副局長李慶輝、趙縣林業局林業站站長姚占斌、金正大集團冀南分公司總經理國士峰等相關人士到場為參賽選手加油鼓勁。
據了解,河北趙縣的雪花梨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而范莊鎮更是當地人公認的“梨窩子”,所以當地種植戶聽說要在趙縣舉行梨王評選,紛紛踴躍報名,挑出自家地里個頭最大、口感最好的“梨寶貝”,要在梨王評選的舞臺上和其他種植戶一決高下。活動當天,盡管比賽前天空還下著蒙蒙細雨,但報名區早就被前來參賽和觀看的人們圍得水泄不通,不到一個小時報名區就收到近300多個參賽選手帶來的梨,光是當地特色“雪花梨”就有200個,還有“皇冠梨”“鴨梨”“玉霞香梨”等品種紛紛出現在參賽臺上。
不止是梨的品種多,最吸引人的是不斷刷新眾人眼球的單個梨重量,“1斤7兩!”“2斤3兩!”“2斤8兩!”工作人員進行稱重后的一聲聲公示,引起了現場觀眾的興趣,“3斤6兩!”隨著最后一個報名選手的稱重結束,在第一輪稱重環節得分最高的是重3斤6兩的雪花梨,個頭比人臉還大,引得現場觀眾紛紛拍照留念。那么這個“大塊頭”是否就是本次賽事的“梨王”呢?評委組成員、復合肥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高級農藝師韓文彬表示:“因為梨的品種不同,個頭也不同,稱重只是評比中的一項,接下來,我們還要根據外觀、糖度、口感等項目分別進行打分結合現場觀眾給出的‘人氣分’,最后綜合得分高才是當之無愧的梨王。”
測糖度、品口感、觀眾打分等環節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每一輪的排名都有不同的變化,觀眾打分環節更是將整場賽事推向高潮。大家紛紛關注那個3斤6兩的雪花梨到底能不能成為最終的“梨王”,同是前來參賽的曹莊村民劉建立說:“雪花梨重在口感甜、水分大,像這么大個兒的梨如果外觀均勻飽滿,應該會非常好吃。”村民殷懷慶則認為:“口感最重要,大個頭的梨只是觀賞性較高,按照實際創收來說,還是要保證每個梨的梨形美觀,個頭均勻。”
評比繼續,經過重重闖關,最終這個3斤6兩的巨型梨以重量高、口感好、人氣高等綜合得分一舉拿下“梨王”稱號。梨的主人、曹莊村種植戶王成偉帶著主辦方送來的大紅花和“梨王”獎狀站在舞臺上笑開了花,當被問起“梨王”種植秘訣時,他說:“我都種梨20多年了,養樹、施肥、套袋樣樣都有門道,就拿肥料來說,這幾年我都是用金正大的套餐肥,有機肥、菌肥配合著做底肥,活化土壤增加有機質,膨果后噴施液體肥和溝施水溶肥,正確的施肥方案才是質優高產最重要的保障!”其他幾名參賽選手也紛紛表示:“科學施肥、精準施肥是省工省時保高產的基礎,金正大套餐肥就為我們農民提供了這樣一個施肥的解決方案,讓我們省心!”

金正大集團冀南分公司總經理國士峰表示:“‘高產王’系列活動在培養種植戶進行科學種植、精準施肥的同時,也在全力打造地區特色作物的品牌知名度。”趙縣“梨王”評選活動圓滿落下帷幕,但是“金正大示范田,我是高產王”的系列活動仍在繼續。2016年,“高產王”活動已經在全國成功舉辦了幾十場,深受種植戶認可和業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