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靜
?
乳腺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行為和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
曹靜
目的:調查乳腺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行為現狀,并探討影響乳腺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行為的相關因素。方法: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179例行手術治療并參與隨訪的乳腺癌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包括自我管理行為量表、中文版癌癥自我效能評估量表及自制一般資料調查表,并采用統計學軟件分析影響自我管理行為水平的相關因素。結果:年齡、文化程度、自我效能感均是影響自我管理行為水平的主要因素。結論:乳腺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行為處于較低水平,主要受年齡、文化程度、自我效能感等多種因素影響,醫護人員應可根據這些影響因素,制定有針對性的自我管理教育對策,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水平,改善患者預后及生活質量。
乳腺癌;自我管理行為;術后管理;影響因素
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首位[1]。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壓力的增大,乳腺癌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嚴重威脅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2-3]。目前,乳腺癌的治療措施以手術療法為主,但術后患者還需接受相應的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肢體功能訓練以及護理干預等,其中大多數預防性干預和衛生保健工作由患者自行完成,因此,良好的的自我管理行為對于控制自身疾病變化,改善預后以及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等均有著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4]。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分析乳腺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行為現狀,并探討影響乳腺癌患者術后自我管理行為的相關因素,以期為自我管理教育對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數據依據,現報道如下。
1.1研究對象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手術治療并參與隨訪的乳腺癌患者179例,年齡21~75歲。納入標準:(1)首發且經病理診斷確診為乳腺癌并已行手術治療者。(2)能正常理解問卷內容并作答。(3)無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損傷和嚴重慢性疾病者。(4)知情同意。
1.2調查工具
1.2.1自我效能評估量表采用評估癌癥患者應對癌癥的自我效能量表。該表共包含44個項目,采用1~10分10級評分法,評價維度包括采取行動應對疾病(15個項目)、情緒控制(11個項目)、人際關系協調(7個項目)及配合治療(11個項目),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好。
1.2.2一般資料調查表采用自制一般資料調查表,主要調查內容包括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工作狀態、收入情況、醫療費用支付情況、疾病分期、性格自評、吸煙情況、手術類型等。
1.3資料收集本次調查由專人負責。填寫前使用統一指導語進行相關內容及注意事項的說明;采取匿名形式,完成后由負責人員復核、檢查,避免出現漏答及不合格情況,確保答卷質量;作答結束后當場收回,回收率100%。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數理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多組的SNK-q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相關因素分析(表1)

表1 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相關因素分析(分,±s)
良好的自我管理行為可有效控制疾病發展,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同時改善術后各種不良反應,促使患者成為自身疾病的優秀管家[6]。
本研究結果發現,年齡、文化程度、工作狀態、收入情況、醫療費用支付情況、疾病分期、手術類型等因素均是影響自我管理行為水平的重要因素,這與低年齡、高學歷、工作人群更加注意自身外在形象,對疾病及治療有更多認識,治療經濟基礎好等有關。疾病分期越低,患者心理負擔越小,對于治療的期望越高,越能夠進行嚴格的自我管理,這些因素均使得患者更愿意尋求相應的解決措施(如佩戴義乳、乳房重建)及有利于軀體恢復的功能鍛煉信息。表1顯示,(1)年齡。20~30歲的乳腺癌患者占比15.08%,31~40歲患者占比18.99%,51~60歲乳腺癌患者占比18.99%,其占比均無顯著差異,41~50歲乳腺癌患者占比31.84%,說明該年齡為乳腺癌的高發期,該年齡段乳腺癌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得分為(39.87±6.17)分,相比較70歲以上的乳腺癌患者僅此占1.12%,說明70歲以上患乳腺癌的概率較小,并且該年齡段的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得分為(30.66±3.86)分。縱觀年齡因素,年齡與患者的自我管理評分呈反比,其年齡越大,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具體因素尚不明確,與患者的文化程度相關,年齡越高的患者,接受教育的程度越低,因此,缺乏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從而導致自我管理缺陷。(2)文化程度。179例乳腺癌患者中,其中小學及以下學歷的患者占比13.41%,其自我管理行為得分為(35.88±5.75)分,相比較專科及以上學歷的乳腺癌患者,該組患者有81例,占比45.25%,其自我管理行為得分為(46.73±4.88)分,亦驗證了文化程度的差異會導致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產生偏差。(3)疾病分期。相關研究表明,患者的疾病分期亦可對自我管理造成影響,在本研究中,0期的乳腺癌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得分為(48.77±6.38)分,III期乳腺癌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得分為(40.31±4.88)分,對分期進行分析,病情越為嚴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呈下降趨勢。(4)醫療支付及年收入。從醫療條件的角度出發,對乳腺癌患者進行數據分析,本研究中,乳腺癌患者的個人年收入<0.5萬元的有3例,占比1.68%,其自我管理行為得分為(30.12±4.29)分;個人年收入>5萬元的患者有25例,占比13.97%,該類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得分為(43.22±5.28)分,說明了患者的年收入越高,醫療條件越優越,因此,消除了患者對于資金問題的擔憂,對乳腺癌的治療產生信心,不僅如此,本研究中,工作退休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得分為(44.25±4.38)分,較無工作的患者的自我評分較高(P<0.05),說明退休患者有著穩定的經濟收入;本文數據中顯示,于工費治療,接受社會輔助的患者,其自我管理評分較高,故此須將乳腺癌患者的經濟因素考慮在內,對于貧窮、家庭苦難的乳腺癌患者,醫療機構及政府可開展親情募捐,社會求助等方式對其提供幫助,從而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質量。(5)手術方式。本研究中,采取保乳術的乳腺癌患者有44例,占比24.58%,其自我管理行為評分為(45.16±4.78)分,較乳腺癌切除術的患者高,其具體因素,科室分析與患者的美觀性得以保全,從而于心理角度促進自我管理水平的提升相關,故此,在對于必須予以手術切除治療的患者進行相關的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尤為重要。因此,醫護人員可根據這些影響因素,制定有針對性的自我管理教育對策,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水平,改善患者預后及生活質量。
[1]虞萍,奚愛芬,賀春華,等.自我管理教育在乳腺癌術后患肢功能恢復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3,10(35):23-24.
[2]周玉麗,劉瑩瑩,徐金鋒.趨化因子與乳腺癌關系的研究進展[J].廣東醫學,2015,36(24):3880-3883.
[3]Gaston-Johansson F,Fall-Dickson JM,Nanda JP,et al.Long-term effect of the self-management comprehensive coping strategy program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treated with high-dose chemotherapy[J].Psycho Oncology,2013,22(3):530-539.
[4]楊柳,徐錦江,顧立學,等.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醫學與哲學,2013,34(10):41-43.
[5]王玲歡,秦銀娟,金佳.慢性病自我管理項目在婦科惡性腫瘤PICC化療患者中的實施[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4):431-434.
[6]臧苑彤,寧香香,尹志勤.自我管理對乳腺癌術后病人化療期間癥狀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3,27(2):432-434.
(本文編輯馮曉倩)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postoperative self-management activiti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CAO Jing
(Zhuhai High-tech Zone Jind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Zhuhai519085)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urrent state of postoperative self-management activiti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to discuss factors related with postoperative self-management activiti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Methods:Selected 179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operation and taken part in follow-up visit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4,and investigated them with questionnaires, including self-management activities scale,Chinese version of self-efficacy scale for cancer and self-designed general data questionnaire.Related factors influencing levels of self-management activitie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statistical software.Results:Age, educational level and sense of self-efficacy wer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levels of self-management activities.Conclusion:Breast cancer patients demonstrate a relatively low level of self-management activities due to many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age, educational level and sense of self-efficacy. Medical staff should formulate targeted strategies of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se influencing factors, so as to increase level of self-management activities and improve prognosis and living quality of patients.
Breast cancer;Self-management activities;Postoperative management;Influencing factors
2016-01-25)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3.003
519085珠海市廣東省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金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曹靜:女,大專,主管護師
·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