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敏 黃 瑾 歸燕華 史芝璟
?
風險管理在胸外科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
朱曉敏黃瑾歸燕華史芝璟
目的:探討風險管理在胸外科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在我院胸外科住院行手術治療的患者186例,將其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比較兩組護士護理質量、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生活質量及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士護理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護理差錯事故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總體生活質量SF-36評分、對護理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胸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實施風險管理能夠提高護理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防止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護理工作滿意度。
胸外科;風險管理;圍手術期;護理質量
胸外科患者通常情況下需要進行開胸手術,手術創傷較大,容易引起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存在許多潛在的護理風險,護理工作中需要引起重視,做到早發現、早識別及早處理[1]。護理風險是指可能會發生的護理危險,產生護理風險的原因通常包括患者本身因素、疾病自然轉歸因素、現有技術設備及人員認知的局限性、醫療設備等多方面,具有與護理行為相隨、難以預測、難以防范及后果嚴重等幾方面的特點[2]。護理風險管理是指醫院有組織、有系統的對患者、護理工作人員及探視者可能產生的傷害的風險進行識別、評估,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的過程[3]。本研究對我院胸外科住院行手術治療的93例患者,采用風險管理,效果滿意,現將方法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選擇2013年2月~2015年5月在我院胸外科住院行手術治療的患者186例,排除不能完成或未完成本研究中所有調查項目者和資料不全者。將其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56例,女37例;年齡24~81歲,平均(48.2±7.3)歲;食管癌手術44例,賁門癌手術13例,肺癌手術22例,氣管手術4例,肺大皰手術5例,其他5例。對照組男58例,女35例;年齡25~80歲,平均(47.8±7.1)歲;食管癌手術42例,賁門癌手術14例,肺癌手術20例,氣管手術6例,肺大皰手術5例,其他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及手術類型構成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具體措施為:(1)建立以護理部、護士長和護士構成的風險管理組織,明確各人員在護理風險管理中的責任。護理部主要對護理現狀進行分析,找出安全隱患,并提出解決預案,護士長主要負責收集科室現存及潛在的護理風險信息,制定專科解決預案,護士針對發現的具體問題,采取有效對策,及時上報,做好記錄。(2)制訂患者安全管理預案,預案的制定根據對護理現狀的分析制定,如積極預防燙傷、墜床、跌倒、誤吸等具體預防措施,規范交接班制度、查房制度、評估制度、記錄制度及報告制度,抓好重點環節,針對護理危險發生的可能做好關鍵措施,實行有計劃的護理。(3)制訂病區安全管理預案,如陪護人員管理、病區衛生管理、突發情況(如停電等)管理預案,預案應包括相應的解決措施。(4)規范關鍵過程管理,如做好預防及處理輸血、輸液反應的應急預案,積極預防住院患者壓瘡發生,做好患者交接班記錄。(5)規范護理物品、儀器的管理,可以通過建立賬冊實現規范、專人管理,對不合格的相關物品做好標記。(6)規范用藥管理,嚴格落實安全用藥管理規定(二人核對制),規范高危藥品的存放并做好標記。(7)做好重點時段護理風險管理,如規范節假日、夜間、午間、交接班時等特殊時段的護理工作。(8)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與考核,提高其護理素養,提高護士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9)由護理部抽派專人對護理風險管理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確保相關措施得以確實執行。
1.3觀察指標(1)護理質量。采用自制簡易護理質量問卷進行調查,分別調查負責觀察組護理的和負責對照組護理的護士各15名,調查內容包括操作的熟練性、護理文書規范性、服務態度、護患溝通情況4個方面,每項滿分100分,得分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高[4]。(2)并發癥、護理差錯發生情況。記錄兩組患者并發癥和護理差錯發生情況。(3)患者生活質量。采用生存質量量表SF-36評分[5]進行評價,包括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總體生活質量,各維度下的正向條目直接記分,負向條目反向記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4)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采用自制簡易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滿意度分級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和不滿意4個等級。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兩組護士護理質量比較(表1)

表1 兩組護士護理質量比較(分,±s)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護理差錯事故發生情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護理差錯

2.3兩組患者生活質量SF-36量表評分比較(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SF-36量表評分比較(分,±s)
注:1)為t′值,2)為t值
2.4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表4)

表4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例(%)
食管癌、肺癌、氣胸、漏斗胸、縱隔腫瘤等疾病是胸外科比較常見的疾病,由于這類疾病自身的特殊性,多數需要行開胸手術進行治療,手術治療對機體的創傷較大,術后經常出現一些危害較大的并發癥,如出血、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等,極易發生醫療風險,在嚴重威脅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同時,也增加了患者及國家的醫療經濟負擔。對于胸外科圍手術期患者,一旦發生風險需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盡可能將風險的危害降到最低。然而最理想的狀態不是等到發生風險后再進行處理,而是針對潛在的風險,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預防,降低風險的發生率,做到防患于未然。
護理風險管理即就患者的機體結構、機體能力以及醫療機構的護理現狀進行評估,分析可能的潛在護理風險并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進行處理的過程[6]。在胸外科護理中,護理風險主要來源于患者本身、護理人員及護理儀器、藥品等方面,因而需要針對這些護理風險的主要來源,加強護理風險管理,預防不良后果的發生。有效的護理風險管理對降低護理風險的發生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7-8]。
本研究中,我們選擇在我院胸外科住院行手術治療的患者186例,采用臨床隨機對照實驗探討風險管理在胸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的觀察組護理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實施護理管理后患者總體生活質量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這提示我們,胸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實施風險管理能夠提高護理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防止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獲得更好的護理滿意度,能夠獲得較為理想的臨床效果。護理風險管理在胸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現在:第一,針對風險管理對護士展開培訓,提高了護理人員的業務素養及識別風險的能力,從而降低了護理風險、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第二,增進了護患交流,能確實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進而提高了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第三,護理人員素養的提升及加強重點護理(危重患者),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9-10]。
[1]陳劍,康松濤,彭湘洪.大劑量鹽酸氨溴索在心胸外科圍手術期應用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觀察[J].中國醫師雜志,2013,15(4):543-544.
[2]夏超,何紅升,陸海霞.舒適護理在老年胸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3,16(4):425-427.
[3]王勇,張小康,唐小東.胸外科老年腫瘤患者的圍手術期臨床觀察體會[J].河北醫學,2013,19(10):1534-1536.
[4]張海燕,顧瀟,朱希燕,等.胸外科病種護理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9):811-813.
[5]宋志芳,韓兆杰,林琳,等.SF-36量表評價胸外科住院患者生活質量的信度和效度[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4, 21(2):164-167.
[6]于哲浩,周金娜,陳楠,等.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老年手術患者的體會[J].河北醫藥,2013,35(12):1906-1907.
[7]朱娟芬.胸外科高齡患者圍手術期的呼吸道管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6):36-37.
[8]常昕,張曉峰,李欣,等.氣管手術圍手術期氣道管理及體外循環的應用[J].中華外科雜志,2013,51(9):812-815.
[9]李京沛,譚黎杰,王群,等.三切口食管癌根治術:胸腔鏡與開放手術的回顧性研究[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13,29(6):339-341.
[10]任堅,顧丹鳳,劉泠.胸外科護理管理中的失效分析及對策[J].江蘇醫藥,2013,39(21):2657-2658.
(本文編輯崔蘭英)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in our thoracic surgery department
ZHU Xiao-min,HUANG Jin,GUI Yan-Hua,et al
(Central Hospital of Shanghai Putuo District,Shanghai200062)
Objective:To discuss application effects of risk management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in our thoracic surgery department.Methods:Selected 186 cases of patients whoP<0.05),and the patient′s complications rate and nursing errors rate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scores in SF-36 in terms of overall living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with nursing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Risk management applied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in our thoracic surgery department can help to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reduce complications rate and prevent nursing errors, so as to promote living quality of patients and increase their satisfaction degrees with nursing.
operative treatment in our thoracic surgery department, and 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qually.Control group
usual nursing management,while observation group
nursing risk management.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nursing quality,patient′s complications rate, living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degree.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nursing quality (
Thoracic surgery department;Risk management; Perioperative;Nursing quality
2015-12-15)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3.043
200062上海市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
朱曉敏:女,本科,護師
史芝璟,女,本科,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