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仕韡
(貴州省城鄉統籌發展綜合改革義龍試驗區德臥鎮村鎮建設服務中心)
道路橋梁施工中軟弱地基處理的對策研究
查仕韡
(貴州省城鄉統籌發展綜合改革義龍試驗區德臥鎮村鎮建設服務中心)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快速發展,我國道路和橋梁建設逐漸可與世界先進水平相媲美。在道路和橋梁建設施工中,因其存在軟弱地基,對橋梁的施工水平與道路橋梁施工就會受到影響。尤其對橋梁與道路基礎建設而言,要求十分苛刻。本文就道路橋梁施工中軟弱地基的處理方法進行了逐一的研究。
道路橋梁;施工;軟弱地基
道路和橋梁的基礎就是地基,地基的不穩定會對整個橋梁與道路的穩定性與使用壽命都是有著嚴重的影響。對于目前的社會快速的發展,好多的道路與橋梁正在建設,好多的道路橋梁的地基十分軟弱。正因為如此軟弱的地基會給橋梁與道路建設提供一個很好的基礎,這是我們就應該有必要探究道路與橋梁施工時對軟弱地理位置的處理方法,解決隱患。因為軟土硬度低,壓縮性高和滲透性好的特點,在進行軟土地基的建設建筑物時不經過合理的處理就沒有辦法滿足設計需求,所以要采取具體的措施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消除軟弱地基強度低造成的威脅,并以此確保基礎穩定性,減弱軟地基的壓縮性,解決沉降不均勻性給地基造成的威脅。所以在對道路與橋梁的施工建設起初,就要有針對性的對市政道路工程地質情況進行具體的實際分析。在施工的過程中要時刻進行監測,不可憑借所謂的經驗盲目施工,要仔細處理分析結果,來保證道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質量與穩定性。
目前,在我國的沿江與沿海地區廣泛分布軟土地基。修建橋梁工程時,軟土就會給施工帶去麻煩困擾到我們,一旦對地基處理重視不夠,就會產生不同層次的危害熱力學等方法對地基進行加固,改善土地的壓縮性,震動性與其他特別的性能等等,以滿足道路施工需求。除了上述的技術以外,目前我國對軟弱地基的處理有排水固結法,化學加固法等等。在目前的橋梁道路施工建設中使用的也較多,且針對具有柔性基礎的地基承載特點與路基的破壞機理,在我國已有公路路基與橋涵地基承載能力的評價方法與分類體制。項目的成果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公路路基和橋涵地基的破壞能力及其承載力等方面逐步的走向國際先進水平。
軟土地基單指的是軟土地基建設地質條件,性質十分薄弱,由淤泥土,沖雜填土與高壓縮性的基土構成。軟土的主要成分是泥炭與淤泥兩種。具有高水量,低強度和低透水性的優點,軟粘土水分單位高,密度低與強度大等缺點,可以分為沿海,河流與沼澤等等。由于軟弱地基排水不通暢,耐用性與穩定性都很低。人工的填土主要是由充填土構成的,是在河道和泥漿泵已經安裝在駁船的泥沉積物之間,直接或者加足夠的水量,后混合成為泥漿狀。善于利用圍堤包裹泥管,建起排水擋板沉淀區域。
對軟弱地基的處理就是為了是提升地基的承載力,為了改善其變形性質所采取的人工地基處理方式。處理軟弱地基主要有以下目的:加強土地水平強度;完善地基抗變形能力;改良材料的透水性;提高地基的抗震性能;改變土地伸縮性。貴州地貌屬于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m左右。貴州高原山地居多,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境內山脈眾多,重巒疊嶂,綿延縱橫,山高谷深。屬于軟弱地基段,對于該地的軟弱地基處理方法應該采用以下方法。
5.1 軟弱地基處理加固法
加固法是換填土對軟弱地基的處理。橋梁沒法滿足正常的地基固定力與承載力,軟土厚度不是很大。基于這兩點依據分級的穩定性對實際需要的材料進行實際填充,比如沙石,爐渣與巖石等等,夯實地基就是為了增加密度進而提高基礎承載力,減少壓縮量,加速軟土的排水固結。使得我們設計改造后的橋梁道路符合設計需要,確保施工的安全穩定性,其主要的原理就是為了填充附加應力的分布。此法主要用于土地比較軟與排水不通的軟弱地基。
5.2 軟弱地基處理打井加固法
所謂的鉆井加固法就是通過沖擊與振動等手段,對軟地面進行鉆探。后將好的砂礫與碎的砂碎注入地基填充與擠壓。形成一種直徑適合的,密度較高的地質土層,這就是所謂的砂樁。對于以往的軟土與砂石而言,他們共同組成的土壤會使得地基的承載力很大程度上提升。對于基礎地基而言,幾乎不發生形變。此種加固方式僅僅適用在黏土與素填土等等的填雜土的基礎之上,這樣的方法會增加建設資金。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完善與進步,砂樁技術已完全應用廣泛的在軟弱地基加固處理中。
5.3 軟弱地基處理水泥夯實加固法
夯實水泥與鉆井的方式是一樣的。是把煤灰粉與水泥為原料填充至具有松軟的土層中,使得形成混凝土樁達到對地基加固與加強基礎承載力。這種方法具有成本低廉,耗時短,線路十分簡單與實施容易等優點。在目前我國的建設工程施工中,好多施工方多采用此種方法。
5.4 軟弱地基處理地下加固法
此法是一種不同以往對軟弱地基加固的方式,多采用爆破與擠壓的方式。地下加固與地表加固的方式是一致的。不僅有一點不同是施工時的所選用的設備不同。相比于地表加固法而言,地下加固方法適合與填雜土,軟土和粘土等。
5.5 軟弱地基處理輸水加固法
輸水加固的方式是一種常見的使用方式。其是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對水分進行瀝干。比如利用特殊的設備對水層的水分進行清理,允許水進入軟土層,進而加強土層密度,改善土壤承載能力。
5.6 軟弱地基處理壓力注入法
與上面的方式有許多類似的地方,此方式就是多采用一些壓力措施對進行對軟土層的加固。將硬度較大的物質比如砂石與巖石等,利用加大壓力的方法,進行地下注漿,對于整個地基的硬度與密度而言都會提高很大的層次。對于壓力注入的方式有許多自身獨有的優點,最大的深度可達到40m。所以說對于土質較差、軟土較多及含水量多的地基上,壓力注入的方式是很常見的。
5.7 軟弱地基處理的重力固結法
利用重力方式是加固提升軟弱地基的另一個主要的方法。其原理就是利用好幾十噸的重物抬升數十米再對地面進行敲打錘擊。就會使得地面強度與密度提升一個新的檔次,對地面進行加固,提高土質的抗液化能力,進而提升地基承載力。所謂的重力固結法就是當本體材質到達飽和時的軟弱地基,是在舊的固結方法的外延。對于那些粘性的軟弱地基來講,重力固結法就是把例如砂石與巖石這樣強度大的物質材料打到地下,實現對軟弱地基的鞏固。
5.8 孔內深層的強夯法
孔內深層的強夯法首先采取在地基內部進行造孔,然后在孔內放入重錘處理,最后分層填料強夯或一邊加料一邊強夯實。其他技術與孔內深層的強夯法不同的地方在于孔內深層的強夯法是地基深處的強夯由通過孔道進入。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利用異型重錘對填料強擠密,超壓強和高動能的強夯施工在孔內進行深層操作。使得孔內的填料對樁周土進行加固擠密,同時沿著縱向深度壓實固結。對于不同的土地要選用合適的工藝使得樁體形成托盤狀,這樣有利于樁與樁間摩阻力的增大,樁與樁之間的土層的咬合度增加,承載能力就會提升,通過處理的地基剛度也較為均勻。處理地基深度能達到30m之上,不受地下水的影響,會使得沉降變形小和變形模量變大,見表1。

表1 深孔強夯法的適用范圍
在橋梁與建設道路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地基發揮著其重要的作用。伴隨著社會先進水平的不斷進步,車輛的激增使得道路與橋梁受損嚴重。對于軟弱地基而言其承載力低下,不僅僅是在施工的過程中還是在施工結束都有可能帶來很大的隱患,對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傷害。這樣說來,要對橋梁建設與道路的施工中的軟弱地基處理極十分重視。對軟弱地基的可能存在的威脅及時處理,加強軟弱地基的加固,對軟弱地基處理有極大的幫助。
[1]戴良軍,殷永高.采用干振復合樁處理高速公路構造物下的軟弱地基[J].工程建設與檔案,2005(1).
[2]劉培林.西北戈壁地區高速公路軟弱地基的處理[J].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3).
[3]彭德清,薛明,徐佩英,李建兵.昌峽公路軟弱地基處置技術探討[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07(10).
[4]孫德榮.淺析高速公路軟弱地基的處理措施[J].北方交通,2011(1).
[5]齊永紅,溫北星.粉噴樁在處理霍侯一級公路軟弱地基中的應用[J].山西交通科技,2000(6).
[6]丁浩.地質復雜場地軟弱地基處理方法的選用[J].安徽建筑,2008.
[7]董曉馬,楊廣軍.一種新型的軟弱地基處理方法[J].山西建筑,2008.
U416.1
A
1004-7344(2016)16-0129-02
2016-5-21
查仕韡(1974-),女,大專,主要從事小城鎮規劃建設指導、水利水電建設實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