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林宗(浙江省麗水市青田船寮高級中學)
“氯氣的性質”教學案例設計
巫林宗
(浙江省麗水市青田船寮高級中學)
1.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氯氣的物理性質,初步掌握氯氣與金屬、氫氣、水堿反應的化學性質。從氯的原子結構和氯氣跟金屬、氫氣等的反應了解氯氣是一種化學性質非常活潑的非金屬。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抽象概括,形成規律性認識的總結歸納能力。掌握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思路。
3.情感目標:通過探究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尊重科學的思想,以及嚴謹求實、努力探索的優良品質,同時滲透生命教育。
氯氣的化學性質。
氯氣的化學實驗分析。
[引入]液氯泄漏事故的有關圖片,學生從中分析氯氣的物理性質。
[板書]氯氣的物理性質
[教師]實驗室拿到一瓶氣體,應該怎么樣正確地去聞?
[學生]用手輕輕在瓶口扇動,讓極少量的氣體飄入鼻孔。
[多媒體展示圖片]游泳池氯氣泄露造成人員中毒事件。
[過渡]氯氣是有毒的,為什么還要將有毒的氣體通入水中?只有明白了這些問題,才能找到防毒的方法與途徑,化害為利,造福人類。下面我們就來研究氯氣化學性質,先從新制氯水開始。
[教師]實物展示,新制備的氯水。
[教師]提出問題:氯氣溶于水發生的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氯水的顏色是怎么樣?氯水中含有哪些微粒。
[學生]A.物理變化,含有氯氣和水
B.化學變化,成分為鹽酸和次氯酸。
C.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都有。
[教師]同學們都思考很積極,那么我們就用化學實驗的方法來驗證新制的氯水到底含有哪些成分,請同學們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驗證粒子的方法并小結;
[實驗](1)新制的氯水滴加到石蕊中。
(2)新制的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
(3)新制的氯水滴加到Na2CO3溶液中。
[學生]觀察實驗,描述實驗現象。
[多媒體展示]

實驗現象及結論對比表格
[教師]石蕊為什么會褪色?
[學生]存在有漂白性的物質。
[教師]漂白性的物質是氯氣嗎?是鹽酸嗎?或者是其他物質?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來驗證下。
實驗驗證:(動手實驗)次氯酸的漂白性。濕潤的有色布條和干燥的有色布條分別放進氯氣中,觀察現象。
[學生]干燥的布條沒有褪色,濕潤的布條顏色褪去,說明發生漂白的物質不是氯氣。
[教師]根據氯氣與水反應:Cl2+H2O=HCl+?請同學們思考下,漂白的新物質是什么?
[學生]新物質是HClO。
[板書]氯氣的化學性質
一、氯氣與水反應:Cl2+H2O=HCl+HClO
[教師]根據反應方程式,請同學們分析下,新制的氯水中有哪些成分?
[學生]新制氯水的成分:Cl2、H2O、HCl、HClO。
[教師]展示久置的氯水,思考為什么久置的氯水沒有顏色了?發生了什么變化?看書分析原因。
[學生]HClO不穩定,發生了分解。2HClO=2HCl+O2
[過渡]氯氣除了能與水反應,還能與其他的金屬和非金屬反應。
[板書]二、氯氣與金屬反應
[實驗]氯氣與鈉反應。
[視頻]氯氣與銅、氯氣與鐵反應。
[學生]觀察現象,書寫反應方程式。
[板書]2Na+Cl2=2NaCl
Cu+Cl2=CuCl2
2Fe+3Cl2=2FeCl3
[視頻]氯氣光照與氫氣。氯氣點燃與氫氣。
[學生]觀察現象,書寫反應方程式。
[板書]H2+Cl2=2HCl
[教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實驗室制備氯氣,同學們回顧一下氯氣收集完了,尾氣應該用什么來吸收?
[學生]用氫氧化鈉來吸收。
[教師]請同學們根據氯氣和水的反應思考氯氣在氫氧化鈉溶液中發生了什么反應?
[學生]生成氯化鈉和次氯酸鈉。Cl2+2NaOH=NaCl+NaClO+ H2O
[教師]很好,就相當于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鹽酸和次氯酸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請同學們參照反應方程式寫出氯氣與氫氧化鈣的反應。
[學生]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教師]CaCl2和Ca(ClO)2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其中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學生]看書,理解Ca(ClO)2的漂白原理。Ca(ClO)2+H2O+ CO2=CaCO3↓+2HClO,生成的次氯酸有漂白性,起到漂白作用。
[小結]一、氯氣的物理性質
二、氯氣的化學性質
a.與水反應
b.與金屬反應
c.與非金屬反應
d.與堿反應
三、新制氯水的成分,久制氯水的成分
[隨堂作業]
一、教學前安排
氯是比較典型的非金屬元素,氯及氯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工農業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氯氣的性質和用途對于認識鹵素性質,建立“元素族”這一概念的入口,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在內容安排上,氯氣的性質和用途通過生活實際盡可能結合起來講,完成氯氣的化學性質的教學,使理論與實際的聯系更為緊密。最好采用老師講解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實驗,有利于學生實驗能力發展。
二、教學過程分析
⒈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情景教學法的一種。它的一般操作可按下列程序進行:

課題的引入是從高速公路液氯泄露事件的圖片及相關的時事報道,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然后引入本節課的內容。
2.實驗法
在探究氯水的性質時,安排了實驗探究的內容。在課前就布置同學就氯水的性質設計實驗方案,探究氯水的性質。將同學們小結設計方案,在課堂上就將這些實驗方案呈現在屏幕上,供學生參考。
同學們參考實驗方案,研究實驗,記錄實驗現象,討論實驗結論,最后一起小結出氯水的性質。充分發揮了實驗的教學功能,培養了學生觀察、描述實驗現象、設計實驗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相互交流與合作的工作方法,實事求是和積極進取的科學態度。
3.多媒體演示
在學習氯氣與金屬、非金屬的反應時,用錄像的形式演示了氯氣與鐵、氯氣與銅、氯氣與氫氣的點燃實驗和光爆實驗,這樣既避免了這兩個實驗的危險性,又使實驗現象的觀察更清晰,充分體現了高效多元的宗旨。
4.自學法
在學習氯氣的性質的整個過程中,先提出問題,然后結合教師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探究,由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自己討論小結氯氣的性質,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氯水的性質,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