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動態·
清華大學在超強、高拉伸水凝膠材料研究上獲重要進展,他們和香港城市大學合作使用該凝膠作為固態電解質制備了可自修復、高拉伸的柔性超級電容器。
高分子水凝膠材料在醫療衛生、生物醫用、藥物緩釋、柔性傳感等領域有著重要應用。但通常化學合成的水凝膠由于網絡的不均一性,其力學性能尤其強度較弱。該研究提出了一種借助納米材料制備高強水凝膠的新方法:以納米刷作為凝膠因子,一步法簡潔地構筑了具有多層級交聯點的單網絡納米復合物理水凝膠。由于在拉伸作用下凝膠中不同層級交聯鍵可以通過逐次破壞耗散能量,之后可逆物理鍵的再結合會導致網絡均化,使其拉伸強度為通常化學交聯水凝膠的數十至百倍,拉伸高達40倍,且切斷后可以在自然狀態下接觸修復。
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蘭州化工研究中心與蘭州石化公司 、西北化工銷售公司共同完成的高性能輪胎用丁苯橡膠SBR1723 開發與工業化試生產項目通過甘肅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鑒定 。
2015 年蘭州石化公司為固特異公司定制生產1 700多噸丁苯橡膠SBR1723,產品性能全部達到固特異公司指標要求,雙方正式商定,每年蘭州石化為固特異公司固定供貨6 kt 。蘭州化工研究中心與蘭州石化公司的科研人員開發出具有酸量平衡功能的脂肪酸鉀/歧化松香酸鉀復合乳化體系,解決了丁苯橡膠加工過程中易粘黏的技術難題;通過多點調節劑加入控制技術控制膠乳的相對分子質量和門尼黏度,降低凝膠含量,制備出與環保油相容性好的SBR1723基礎膠乳。為了提高產品的環保性,他們采用終止效率和自由基清除效率高的仲烷基羥胺作為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合的終止劑及阻聚劑, 解決了傳統聚合終止劑、阻聚劑使丁苯橡膠基礎膠乳及產品中的亞硝基化合物含量超標,無法達到 REACH法規要求的難題。此外,他們還開發出環保油的乳化及填充技術,通過采用環保芳烴油做橡膠填充油、確定最佳油乳化工藝和充油工藝等舉措,制備的環保型充油丁苯橡膠SBR1723 苯并(a)芘含量低于歐盟REACH法案規定的1 mg/kg,8種致癌物PAHs含量低于10 mg/kg。
南開大學研制成功一種同時具有光解水產氫和光降解有機物雙功能的新型高效光催化劑。這一成果在線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上。
該催化劑具有極高的熱穩定性、水穩定性和催化效能,且可重復利用,這對解決能源短缺、環境污染等地球問題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光解水產氫和光降解有機物是解決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之一,而光催化劑在其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傳統的光催化劑主要是貴金屬和異質結構半導體材料,由于貴金屬的自然儲量有限、價格高昂,異質結構半導體的結構復雜、制備成本高,阻礙了其在解決環境和能源問題上的應用。該研究研制的這種催化劑——半導體金屬有機框架簡稱MOF-1,實驗驗證了MOF-1的可重復利用性,這對降低污染物治理成本至關重要。
上海交通大學開發出國內第一項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碳纖維復合材料回收技術和裝備。該項技術已被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增補到2015 年《 車用材料可再利用性和可回收利用性通用判定指南 》行業規范中,具有重要的產業應用前景。
每100 kg航空碳纖維復合材料廢棄物中有60~70 kg的碳纖維,這些碳纖維仍具有極高的再利用價值,其力學強度和電、磁、熱性能幾乎與原有碳纖維相當,可用來重新制備高性能復合材料。上海交通大學于2010年開始從事規模化碳纖維復合材料廢棄物回收技術的研究開發。經過5年技術攻關,他們成功開發了國內第一項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規模化新型裂解回收技術和裝備,碳纖維復合材料廢棄物的年處理能力超過200 t。據預測,全球廢棄碳纖維復合材料制品至2020年可達50 kt,其中碳纖維達25 kt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