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本報特約記者 陶短房
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接受15日出版的德國《圖片報》專訪時,指責歐洲“不幫助土耳其,反而羞辱我們”,一個月前土耳其發生未遂軍事政變。土總統埃爾多安14日接受德國RTL電視臺采訪時,也嚴厲抨擊歐洲在未遂政變期間沒有對土耳其給予足夠支持。一向希望實現“脫亞入歐”夢想的土耳其為何與歐洲翻臉?
“土耳其為滿足歐盟成員國道路上的所有條款,做了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做過的努力,換來的卻是歐盟國家的‘威脅、侮辱和全面封鎖。”恰武什奧盧憤怒地表示,“想問一下,我們犯了什么罪?為何你們有這種敵意?看看3月達成的難民問題協議,規定土耳其公民10月將獲得免簽,但協議至今沒有簽署。土耳其在難民問題上承擔了‘最沉重的包袱,迄今花了250億美元。歐盟提出給我們30億歐元補償,我們現在想要卻遭到批評,要知道這筆款額并不是為我們,而是給難民使用。”恰武什奧盧重申,“我不想談論最壞情況——我們要么同時執行協議,要么將其放在一邊。”法新社分析稱,土外長是在暗示,如果10月土方得不到免簽待遇,土耳其將不顧3月份達成的難民問題協議,將放任成千上萬難民和非法移民進入歐盟。
恰武什奧盧還批評歐盟不理解土耳其恢復死刑的討論。他稱,“這是土耳其歷史上最血腥的政變企圖。一些人被坦克碾過,飛機轟炸議會大廈”。就他個人而言,也反對死刑。他曾在歐盟談過這個問題,也要求美國和日本廢除死刑。但“現在土耳其人受到了創傷,歐洲人什么也不明白”。土耳其外長指責歐盟,“只給土耳其賬單聲明,卻沒有給予土耳其真正的支持。尤其是奧地利表現特別激進,要求阻止土耳其入歐。”
未遂政變失敗后,土政府逮捕了100多名記者,德國等國指責土耳其此舉破壞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恰武什奧盧認為,“難道因為你是記者,就碰不得了?一些記者一直聽從‘居倫運動的指示,破壞了許多人的生活,支持政變。如果他們屬于恐怖組織,那逮捕他們和新聞自由有什么關系?每天都有很多記者和媒體批評政府,但談到政變,他們立場鮮明。”
最后,恰武什奧盧悲憤地表示,土耳其是北約的最大貢獻者之一,但北約圈子里有人“反對土耳其”。土耳其需要購買武器,但美國卻拒絕出售防空系統。至于與俄羅斯的關系,他認為,俄土過去存在良好關系,現在又開始建設,這是很正常的多元化外交政策。
土耳其廣播電視總臺14日稱,土總統埃爾多安接受德國RTL電視臺采訪時,嚴厲抨擊歐洲在未遂政變期間沒有對土耳其給予足夠支持。“巴黎遭遇恐怖襲擊后,歐洲各國政要聚在一起;我們也期望對土耳其做出同樣的舉措,至少歐洲國家應該派個代表前來慰問慰問,但他們除了指責,還是指責。”埃爾多安強調,“歐盟已在各種問題上戲弄了土耳其53年,這是我們最不能接受的。”
目前,歐盟并未對此發表任何看法。但歐盟數字、經濟委員奧廷格此前表示,政變后土耳其不斷采取大清洗措施,“我不認為給予其公民免簽待遇在此時是合適的”。
“是時候結束土耳其入歐鬧劇了,”德國《奧格斯堡匯報》15日表示,土耳其的夢想與歐洲的民主和憲法基本價值完全不符,歐盟該認真考慮與土耳其建立其他形式的伙伴關系。
德國新聞電視臺認為,如果歐盟撕毀歐土協議,受傷的不僅是土耳其,還有歐盟,大規模難民潮將重新涌入歐洲;而且,北約在中東的戰略主導地位也將被俄羅斯代替。雙方現在需要務實合作,而不是感情用事。
土耳其如此悲憤,是有原因的。新加坡《聯合早報》分析稱,早在1987年,土耳其就申請加入歐盟,土耳其對歐盟的“苦戀”近30年。在漫長的入盟路上,土耳其頒布了數以千計的法律,甚至不惜犧牲自身的利益,委曲求全,前景依然很渺茫。關鍵是,歐盟整體對土耳其不信任,不僅擔心脆弱的土耳其經濟會拖累歐盟,而且對這個伊斯蘭國家的加入是否影響歐盟的團結一直十分疑慮。英國前首相卡梅倫的話就是例證:“按現在的進度,土耳其加入歐盟可能得再等上1000年。”▲
環球時報20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