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云峰+肖穎鋒+萬圣祥+張洪軍+王全震+張建
【摘要】 目的 探討保留斷指指腹全皮腹部皮瓣及筋膜瓣轉移修復治療手指末節離斷的效果。方法 124例手指末節離斷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各62例。實驗組患者采用保留斷指指腹全皮腹部皮瓣及筋膜瓣轉移方式修復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純腹部皮瓣修復、原位回植手術方法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手指末節指甲生長情況、指腹感覺外觀以及指骨骨折愈合情況。結果 實驗組術后完全成活61例, 僅1例壞死。實驗組患者骨折愈合60例(96.8%), 指甲60例(96.8%), 指腹飽滿59例(95.2%);對照組患者骨折愈合12例(19.4%), 指甲20例(32.3%), 指腹飽滿43例(69.4%), 實驗組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手指末節離斷的患者, 采用保留斷指指腹全皮腹部皮瓣及筋膜瓣轉移修復的治療方法, 較常規手術方法具有術后指腹感覺恢復快、指腹外觀較為美觀、手指末節指甲生長情況良好的優點,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手指離斷;皮瓣;再植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079
手指末節是手指感覺及外形的重要部分, 同時由于該部位血管神經豐富且脆弱, 是容易受傷的部位。由于手指末節神經較細, 且損傷離斷明顯, 采用一般的吻合血管再植術可能對手指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傷害。但隨著人們對于外觀的要求日益增強, 以及部分患者的傷勢較重, 傳統的吻合血管再植術已不能滿足臨床要求。目前臨床上新近采用的保留斷指指腹全皮腹部皮瓣及筋膜瓣轉移修復治療手術, 對于部分手指離斷的患者的療效較為滿意, 且其外觀感覺恢復良好[1]。為探討保留斷指指腹全皮腹部皮瓣及筋膜瓣轉移修復治療手指末節離斷的效果, 本研究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來本院治療的124例手指末節離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對照研究,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來本院治療的手指末節離斷患者124例,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各62例。實驗組中男45例, 女17例, 年齡12~67歲, 平均年齡(36.4±5.3)歲;對照組中男47例, 女15例, 年齡14~68歲, 平均年齡(36.7±5.5)歲。納入標準:受傷時間0.5~6.0 h, 手指末節離斷平面均為末節指間關節且無血管吻合再植條件。兩組患者性別構成、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實驗組 采用保留斷指指腹全皮腹部皮瓣及筋膜瓣轉移方式修復治療, 均為急診手術, 采用臂叢麻醉和腹部局部阻滯的方法進行麻醉, 采用上臂止血帶的方式進行止血, 縫合后徹底沖洗傷口, 術后進行清創;對離斷的手指進行拔甲, 甲根部要保留, 采用逆行魚嘴方式切開指腹。保留斷指的指尖神經束以及甲床聯合的部位, 去除受傷的脂肪組織, 將末節指的骨掌側徹底暴露;復位末節指骨后, 利用克氏針或者是7號針頭進行固定, 通過3-0絲線將甲床縫合;于腹部切取帶全皮下血管網蒂皮瓣, 將筋膜瓣填塞于指腹空皮套內縫合, 主要縫合時指腹全皮邊緣和腹部創面邊緣對齊[2];手術后換藥。檢查后置指腹是否存有積液, 3周后, 行斷蒂術:指根止血處理方式采用橡皮條捆扎法。麻醉方法采用臂叢麻醉及腹部局部阻滯麻醉;于掌側切斷筋膜瓣蒂部, 腹部傷口原位縫合;對手指末節進行修整, 切斷掌側的筋膜瓣蒂部, 將指腹傷口縫合, 處理指腹表面剩余的肉芽組織。保留成活的斷指指腹真皮層。
1. 2. 2 對照組 采用單純腹部皮瓣修復、原位回植手術方法治療, 通過常規的手術方法, 在急診手術下進行腹部皮瓣修復, 通過原位回植的手術治療。對照組62例患者主要是結合麻醉保護, 與實驗組形成對比。說明保留手指指腹全皮腹部皮瓣法的治療效果。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手指末節指甲的生長狀況、指腹感覺外觀以及指骨骨折愈合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術后完全成活61例, 僅1例壞死。將斷蒂從指腹取出, 呈現保留的全皮表面角質層發白, 換藥后出現分層和脫落現象, 住院觀察2周后, 全部生長完好, 長出新鮮的肉芽組織, 空皮套內筋膜組織完好, 外觀觀察良好。手術4周后, 手指外觀觀察與正常手指基本無異, 指腹的指紋尚在, 手指的指尖處弧度明顯不佳, 測試患者手指關節的活動情況, 顯示患者手指活動良好, 遠指端未受影響。采用保留斷指指腹全皮的方法, 手指上不留有腹部皮瓣, 可原位縫合, 縫合效果較好, 患者滿意度更高。實驗組患者骨折愈合60例(96.8%), 指甲60例(96.8%), 指腹飽滿59例(95.2%);對照組患者骨折愈合12例(19.4%), 指甲20例(32.3%), 指腹飽滿43例(69.4%), 實驗組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手是人體工作和生活得以順利進行的保障, 因此其也是最易受傷的部位。將無血管吻合條件的末節手指進行離斷、殘端縫合以及再造手指等已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3]。國內外學者提出利用皮下包埋法對手指的末節離斷進行斷離, 另有可以此基礎上采用去表皮化加包埋原位再植手指末節離斷, 其外觀和感覺恢復均較好。保留斷指指腹全皮及筋膜瓣轉移修復術可及時有效治療無血管吻合條件的手指末節離斷。此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效果理想且對手指外觀改變較小的特點, 能達到患者滿意。傳統方法隨著患者對于美觀的要求日益增加, 國內將無法吻合血管的末節離斷指經拔甲去皮處理后, 埋入腹部, 3周后取指, 在組織液的作用下, 斷指表皮及深層細胞成活[4]。患者經保留斷指的指腹全皮腹部皮瓣和筋膜瓣轉移修復的治療, 通過再植成活的手指均可以長出指甲, 且外形較好, 指腹飽滿感覺良好。一旦甲床有足夠的血液進行供應, 末節的指骨就能夠得到血供。指腹部分采用空皮套的方式, 填塞筋膜瓣后, 在筋膜瓣上回植保留的全皮, 同時其可從掌側獲得血供[5]。且采用了保留指腹的方法, 到達了使再植手指外形美觀, 指腹飽滿的目的。在將筋膜瓣填塞入指腹內時應注意均勻牢固縫合, 否則會出現皮套內積血, 導致回植的全皮壞死。經過臨床實踐, 雖然該方法具有創傷較小、位置隱蔽不影響美觀的優點, 但仍有部分患者在術后出現肩肘關節疼, 活動受限的情況。和傳統手術相比, 本術式不損傷主干血供, 術后功能恢復快。一般于術后2個月指腹感覺開始恢復, 且外觀與原來基本一致。本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術后完全成活61例, 僅1例壞死。實驗組患者骨折愈合60例(96.8%), 指甲60例(96.8%), 指腹飽滿59例(95.2%);對照組患者骨折愈合12例(19.4%), 指甲20例(32.3%), 指腹飽滿43例(69.4%), 實驗組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于手指末節離斷的患者, 采用保留斷指指腹全皮腹部皮瓣及筋膜瓣轉移修復的治療方法, 較常規手術方法具有術后指腹感覺恢復快、指腹外觀較為美觀、手指末節指甲生長情況良好的優點,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鑫. 示指背側島狀皮瓣與腹部皮瓣修復拇指末節損傷臨床療效對比分析. 遼寧中醫藥大學, 2009.
[2] 秦永平, 紀柳, 李慶泰, 等. 鄰指皮瓣與腹部皮瓣修復指腹缺損療效對比分析. 中國美容醫學, 2011, 20(5):721-722.
[3] 吳維國, 邢志利, 陳俏依, 等. 真皮下血管網腹部皮瓣修復一手多指及一指多個不同部位皮膚缺損1例. 中國醫藥科學, 2012, 2(16):180.
[4] 胡長青, 閆厚軍, 付貫忠, 等. 腹部皮瓣修復上肢復雜損傷26 例. 解放軍醫藥雜志, 2011, 23(3):32-34.
[5] 李獻和, 李箭, 崔太安, 等. 保留斷指指腹全皮腹部皮瓣及筋膜瓣轉移修復治療手指末節離斷. 西部醫學, 2014, 26(8):1002-1004.
[收稿日期: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