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紅 段豫磊

【摘要】 目的 研究頭痛靈口服液的制備和臨床療效。方法 200例頭痛患者, 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100例。采用白芷 、川芎和懷牛膝制成頭痛靈口服液對治療組用藥;對照組采用白芷、川芎和懷牛膝煎制成湯劑對對照組用藥, 3 d后, 對兩組療效進行對比。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為90%, 兩組總有效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頭痛靈口服液的制劑穩定, 治療效果和相同藥材熬制的中藥湯劑的治療效果相比更加顯著, 且服用更加方便, 攜帶更加便捷,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頭痛靈口服液;制備;臨床應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11
頭痛為臨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引起頭痛的原因多且復雜, 而且與患者的生活習慣、心理狀態、家庭遺傳、工作種類均一定的聯系[1], 目前尚無特效療法藥物。本院在長期中藥湯劑的基礎上將白芷、川芎和懷牛膝煎制成的湯劑研制成頭痛靈口服液, 經過多年臨床觀察, 療效肯定, 制劑穩定,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2.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2015年焦作市第六人民醫院頭痛患者200例, 嚴格遵循按照中醫辨證原則, 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100例。治療組男55例, 女45例, 年齡最小8歲, 最大60歲, 平均年齡31歲;對照組男51例, 女49例, 年齡最小10歲, 最大57歲, 平均年齡32歲。入組標準:頭痛曾在10 d內發作>10次, 且每次頭疼時間≥30 min;有壓緊感或者扎緊感;感到輕度到中度頭痛、頭疼雙側性;患者在上下樓梯或在進行適度活動時不加重4個特征中2個;疼痛時無嘔吐、惡心、畏聲、畏光。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處方與制法
1. 2. 1 處方 白芷300 g 、川芎300 g 、懷牛膝 300 g。
1. 2. 2 制法 將上述3味中藥置中藥多功能提取罐中, 加藥材量5倍的潔凈水浸泡1 h, 常壓提取, 溫度控制在85℃ 左右, 打開揮發油提取器, 收集白芷中的活性成分歐前胡素為藥材總量的1/4濾過冷藏備用;關閉揮發油提取器, 100℃常壓煎煮提取, 第一煎2 h, 過濾, 第二煎加水為藥材量的4倍, 浸泡0.5 h, 100℃常壓提取1 h, 過濾, 合并2次濾液, 抽至濃縮罐中, 真空減壓濃縮至藥液相對密度為1.08左右(95℃測), 放至料桶中, 放涼, 緩緩加入2倍量95%的乙醇, 邊加邊攪拌, 冷卻靜置72 h, 抽取上清液, 回收乙醇至無醇味, 放置配料桶中, 趁熱加入適量甜蜜素、防腐劑, 冷卻靜置72 h, 抽濾上清液備用;將兩備用液混合, 添加蒸餾水至1000 ml, 充分混勻, 分裝于10 ml的安瓿中, 壓蓋, 105℃蒸汽滅菌45 min, 貼簽, 分裝即得。
1. 2. 3 功效 具有祛風活血、行氣逐瘀、通竅止痛的功效。頭為諸陽之會, 古謂:“高巔之上, 惟風可到。”風有內外, 每多兼挾, 邪氣外襲, 阻遏清竅, “不通則痛”, 故發而頭痛。方中白芷辛溫燥散, 芳香走竄, 外散風寒而解表, 上通鼻竅而止痛;具有散風解表, 通竅止痛的作用, 善治陽明頭痛[1]。川芎辛香行散, 溫通血脈, 上行頭顛, 下走血海;功善活血行氣, 祛風止痛, 善治頭痛, 無論風寒、風熱、風濕、血瘀、血虛, 皆可隨癥選用, 故有“頭痛離不開川芎”之說[1]。懷牛膝苦酸性平而行散兼補, 歸肝腎經而性善下行;補肝腎、強筋骨, 活血通脈, 可治療頭痛眩暈[2]。三藥配伍, 共奏活血祛風, 行氣逐瘀, 通竅止痛功效。
1. 3 治療方法 治療組取白芷 、川芎和懷牛膝, 通過相關工藝制成成分穩定, 有質量和療效保障的口服液用藥, 2次/d, 10 ml/次, 小兒酌減;對照組將白芷、川芎和懷牛膝煎制成湯劑服用, 1劑/d, 分2次服用, 劑量與口服液的含量相對應。觀察期間, 兩組均不使用其他藥物。
1. 4 療效判定標準及疼痛程度分級 療效判定標準:3 d后進行為期10 d的臨床觀察。痊愈:10 d內癥狀大部分消失或1 d內頭疼發作次數≤2次;顯效:癥狀消失≥1/2或所有癥狀好轉, 或10 d內頭疼發作次數≤5次;有效:癥狀消失<1/2, 或部分癥狀好轉, 或10 d內頭疼發作次數≤8次;無效:癥狀無任何改善, 或10 d內頭疼發作次數≥9次??傆行?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疼痛程度分級[3]:0級:不疼痛;1級:頭部痛, 但是對于工作和日常生活不影響;2級:頭部痛, 但是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3級:頭痛, 不能進行正常工作及日常生活, 而且必須進行臥床休息。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組痊愈72例, 顯效17例, 有效11例, 無一例無效, 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痊愈63例, 顯效17例, 有效10例, 無效10例, 總有率為90%。治療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小結
中藥湯劑的傳統用法, 隨著現代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有很多不便, 或醫生避而不用, 或患者拒而不受, 使其不能發揮其應有的臨床療效, 如果將其改進制成口服液易于攜帶, 便于服用, 利于貯藏。實踐證明, 頭痛靈口服液的整體療效均優于同劑量的煎煮湯劑, 經過多年臨床觀察, 該制劑質量穩定, 效果良好, 患者服用方便, 尚未發現不良反應,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常章富.中藥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0:24, 106, 110.
[2] 楊雪, 張偉, 陳寧, 等 . PU-413原發性頭痛臨床特點及人口學分析-來自華西神經內科門診頭痛患者的研究//第十二屆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9:396-397.
[3] 鄧海娟. 養血清腦顆粒治療55例緊張型頭疼的臨床觀察.青海醫藥雜志, 2007, 37(11):60-61.
[收稿日期:201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