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知識經濟時代下,客觀分析、防治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已成為會計理論界、實務界關注的焦點,急需要解決的高難度課題。隨著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會計信息整體質量在企業決策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會計信息質量和會計核算方法緊密相連。為此,需要多角度、多層次分析各種主客觀因素,優化利用會計核算方法,避免會計信息出現失真現象,提高會計信息準確率,更好地指導實踐工作。
關鍵詞: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會計核算方法;分析
在新時代下,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性要素,關于社會市場正常運行。就會計核算工作而言,需要采集、匯總并處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數據信息,必須保證核算數據的準確性,能夠為企業各項管理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建設性的參考依據,進行科學化的業績考核,促進企業的全面發展。在此過程中,要多角度、多層次采用多樣化的會計核算方法,促使會計信息更加可靠、真實,提高會計信息整體質量,確保企業領導者能夠掌握內部各方面運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化的決策,合理控制運營成本,實現最大化的經濟效益。
一、會計核算方法概述
會計核算是會計的基礎性職能,會計主體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客觀地填制對應的會計憑證,登記好會計賬簿,完善會計核算全過程。在現代會計管理過程中,會計核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元素,和一系列會計活動密切相關,比如,會計檢查、會計控制等。行為主客體具有其一致性,是確保各項會計管理活動有序開展的關鍵所在。就會計核算方法來說,是指在會計核算過程中需要采用的方法、手段,準確計量、記錄、報告相關資金以及動態變化情況的方法,也是會計核算業務等順利完成的重要方法,比如,計量方法、報告方法。以會計理論體系為基點,體現在不同方面,比如,實現形式,即記錄方法、報告方法。
就會計核算方法來說,具有多樣化特征,體現在不同方面。一是:多樣性、可選擇性。在社會市場經濟環境下,會計對象發生了新的變化,日漸復雜化,需要利用多種會計方法。同時,如果會計主體所處的環境發生變化,需要優化調整會計核算方法,要在某范圍內準確選擇,使其滿足主體特點,優化利用會計核算方法,順利實現會計目標。二是:可變性,規范性。就會計核算方法而言,它屬于會計應用理論范疇,換句話說,會計核算方法和社會經濟環境并不是毫無關聯,有著某種必然的聯系。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根據社會經濟環境的具體變化,采取適宜的會計核算方法,有效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頻繁發生。在此基礎上,會計核算方法是會計應用理論層次必不可少的組成元素,會受到會計準則、會計理論規范等的影響。三是:可創新性。從某種角度來數,社會市場環境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在制定會計準則的時候,需要充分發揮會計理論指導作用,從不同角度入手優化創新,優化利用會計核算方法。
二、會計核算方法與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
從某種角度來說,會計核算方法、會計信息質量二者間有著某種必然聯系。前者會限定對應會計信息屬性,影響會計數據信息的生成,二者各具特點,體現在不同方面。
1.空間屬性
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充分發揮會計核算方法的多樣化作用,控制好會計信息所具有的空間屬性,能夠從根上有效控制會計信息系統的各種數據信息類型,再進行一系列的處理。這些會計數據信息可以引導用戶客觀地預測在現在、未來發展情況,也可以去驗證或者糾正過去的預期情況,確保對應的決策更加科學、合理,避免出現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提高其準確率。如果對應的數據信息不真實,將不具備可靠性特點。也就是說,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存在離不開相關的空間屬性。
2.時間屬性
就時間屬性而言,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會計數據信息的相關性特點,必須明確進入對應會計信息系統的具體時間。一般來說,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以權責發生制為媒介的會計確認可以促使對應的會計數據信息更加準確。會計核算方法會影響對應的時間屬性,在使用各種數據信息的時候,決策者可以全面而準確地掌握各項經濟業務的內在關系,透過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促使不同類型的業務可以和不同時點、時期相互融合,促使內部決策更加客觀、合理。此外,在時間屬性作用下,確認時間、報告時間都會影響信息的傳遞,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優化利用多樣化的會計核算方法,有效防止會計數據信息產生時間在決策時間之后,不具有必要的及時性,而會計信息的整體質量必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3.度量屬性
在確定數據信息度量屬性方面,會計核算方法會對相關性造成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可靠性質量特點。主要是因為在界定系統業務行量的時候,可以促使相關的會計信息更加客觀、準確,具有可靠性特點,促使領導者所制定的決策更加科學、公正,能夠有效指導實踐工作,避免運營成本的不斷增加,獲取更多的經濟利潤,不斷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更好地應對瞬息萬變的社會市場環境。
三、合理選擇會計核算方法,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1.借助決策有用程度,合理選擇會計核算方法
在社會經濟日益發展的浪潮中,會計數據信息使用者不僅僅局限于企業所有者,會計信息內容方面也發生了質的變化,不再局限于履行受托責任。在運營過程中,所有者、債權人等都是企業外部的重要投資人,需要借助會計報告,全面而客觀地分析企業過去創造的業績,當下運營發展的具體情況,準確預測在未來發展道路上企業有著怎樣的發展前景,動態了解企業整個發展歷程,確保所制定的決策更加客觀、真實。就經營者來說,需要優化利用各方面的會計信息,及時向企業外部投資人回報當下的運營成果,當下內部的財務情況,把各方面的會計信息靈活應用到所制定的經濟管理決策中。但在未來發展道路上,企業獲取現金凈流量的具體情況是不能采用歷史成本進行客觀地評價,采用的會計核算方法必須和對應的會計報告吻合。在此基礎上,企業的股票價值所具有的公允價值是處于波動變化中的,變化幅度也會發生變化,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堅持對應的相關性,借助公允價值,客觀地計價有價證券,并得到的會計信息仍然具有不確定性,主要是因為歷史成本、公允價值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必須全面而客觀地分析市價是否出現逆轉現象等。總的來說,在選擇會計核算方法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決策的有用程度,尤其是相關數據信息具有的相關性,可以采用文字注釋方法、統計分析方法等,確保對應的會計信息更加準確。
2.利用會計人員綜合素質,合理選擇會計核算方法
從某種角度來說,企業會計人員是否具有較高的綜合素養也會影響會計核算方法的正確選擇、使用。一般來說,如果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較高,可以采用復雜化的會計核算方法;如果會計人員綜合水平不高,則需要采用簡單化的會計核算方法。比如,在實際工作中,根據會計準則所計算的賬面理論,稅務機關在稅法作用下開展的相關活動,如果會計人員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可以采用這些方法來有效解決所得稅費問題,比如,負債法、遞延法。在這兩種方法作用下,其計算結果和權責發生制密切相關,能夠客觀地折射出企業當下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等,避免會計信息存在不確定因素,提高會計信息準確率。如果會計工作人員并不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無法準確理解、掌握這兩種會計核算方法,需要采用一些相對簡單的方法,比如,應付稅款法,降低核算難度等,提高會計信息的準確率。如果強行使用負債法等,極有可能會導致對應的數據信息存在誤差,會大大增加會計數據信息的不確定性。
3.借助記錄過程,合理選擇會計核算方法
就會計核算方法而言,是規范會計信息形態的首要前提,能夠應用到會計記錄中的核算方法非常多,比如,合理編制會計分錄,還可以優化利用一些特殊化的數據信息。比如,在采購過程中,現金折扣問題的有效解決,圍繞總價方法,根據折扣前總價情況,明確對應的采購,獲取的折扣可以根據成本減項等方法進行必要的入賬處理,為后期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利的保障,即使臨時出現任何變動,也不需要調整對應的賬面。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優化利用凈價方法,根據折扣之后的凈價明確對應的成本,而在賬面上對應的折扣并不會發生任何變化。在此情況下,如果無法順利獲取對應的折扣,需要將對應的折扣額度納入到相關的賬戶中,即“現金折扣損失”賬戶,需要綜合分析各種主客觀影響因素,進行必要的會計處理,還要優化利用凈價法進行必要的存貨核算,改變當下的財務管理現狀,盡可能減少存貨成本中的不確定因素。就存貨計價方法來說,體現在不同方面,比如,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在核算過程中,需要站在客觀的角度,選擇適宜的會計處理方法,確保對應會計信息更加準確、真實。
4.利用報告過程,合理選會計核算方法
(1)合理選擇會計信息列報方法
就會計報表來說,主采用表格的形式,但具有其局限性,只能折射出核心項目,很難客觀地呈現出所有項目的具體情況。比如,在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只體現在年末賬面價值方面,并不知道其它應收賬款的賬齡信息,需要優化利用會計報表附注,獲取應收賬款賬齡方面的數據信息。又比如,在資產負債表中,可以在資產減值明細表中客觀折射出減值準備項目,客觀地呈現出當下市價的資產,重現資產具有的賬面價值,確保對應的會計數據信息更加準確、真實。此外,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會計報表附注說明內容,要根據對應經濟業務特點,綜合考慮可以用于其中的會計核算方法,根據會計法規變化情況,合理利用會計核算方法,更加準確地理解會計報表內容,進行必要的補充、說明,使其更加完整。
(2)合理選擇披露程度
從某種意義上說,會計核算的確認、計量都會影響會計數據信息的整體質量。在處理會計信息的時候,必須明確發生交易的各事項,否則將無法在對應的財務會計報告中呈現出來。在運營管理過程中,如果企業為其他單位借款做出相關的擔保,但該單位極有可能到期仍然無法償還對應的借款,必定會增加企業運營成本,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甚至出現負債。如果進行訴訟,極有可能失敗,又會增加運營成本。在制定具體財務會計報告的時候,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客觀分析已經發生的情況,明確相關的事項,說明對應事項具有的性質等,明確其具有的不確定因素,避免增加企業運營成本,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造成內部資金鏈斷裂,影響內部正常運營。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社會市場經濟背景下,提高會計信息整體質量至關重要,必須多角度、多層次分析各種主客觀影響因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適宜的會計核算方法,使其更好地發揮自身作用,幫助企業領導者客觀地分析當下運行情況,制定科學化的決策指導實踐,有效防止會計失真現象的頻繁發生,提高會計信息準確率,確保一系列會計工作順利開展。以此,促使所提供的會計信息更好地發揮自身價值,合理控制運營成本,提高企業運營的經濟效益,確保自身發展有充足的資金做保障,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不斷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具有較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走上健康持續發展的道路,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不斷促進新時期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華.會計核算方法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分析[J].中國外資,2013,03:123-125.
[2]梁曉麗.會計核算方法的選擇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J].會計之友(上旬刊),2010,11:124-126.
[3]趙艷麗.淺談如何規范會計核算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J].財經界(學術版),2014,04:188.
[4]謝紅霞.加強會計核算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11:144-145.
[5]單海華.會計核算方法的選擇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02:129-130.
作者簡介:張譯丹(1993.07- ),女,重慶巴南人,重慶市涪陵區長江師范學院財經學院財務管理專業,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會計核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