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靜
摘 要:本文從分析會計人員勝任力的理論框架出發,提出了企業對會計人員勝任力的具體要求,指出了現階段我國企業會計人員勝任力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后提供了提升企業會計人員勝任力的具體策略。以期為相關的理論研究和具體的實踐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企業會計人員;勝任力;問題分析
企業會計從業人員勝任力水平的高低會對企業會計職能的充分發揮產生重要的影響,甚至會影響企業的投資決策情況以及未來的穩定可持續發展。在這個背景下,研究企業會計人員勝任力的相關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會計人員勝任力的理論框架
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否能夠充分發揮,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深層次素質因素決定的:自我認識、動機以及個性特征等。這些深層次的隱藏特性在頻繁的情景轉換中對會計主體自身的選擇和思維模式產生重要的影響,并且在對自我進行評估和激勵時也會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因此,通過對個體的特質進行分析,能夠對個體的反應方式進行預測,并且以對行為反應方式進行評價的形式對會計工作的質量產生影響。
1.會計人員的行為動機
會計人員為實現特定目標而采取相應行為的內在驅動力即為會計人員的行為動機。同時,行為結果會對行為動機產生一定的反作用,當好的行為結果出現后,行為動機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加強,促使該行為循環重復進行。在不同行為動機的導向下,不同的行為選擇也會出現。有的會計人員選擇較為公平的會計方法,努力提升會計信息的客觀和公正性;而也存在有的會計人員為了維護管理當局或者個人的利益,采用損人利己的會計方法。有的會計人員甚至會通過篡改會計數據以及任意歪曲會計事實等方式,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以實現自身經濟地位和利益的獲取。會計人員的行為動機是對會計行為進行引發、指導和維護的最初源動力,是會計人員自身內在的潛意識。因此,不同的行為選擇也會導致會計人員提供會計信息的不相同。會計人員的行為動機會對會計信息質量產生重要的影響,因為他們是企業重要財務信息的提供者。
2.會計人員的自我認識
自我認識是一種重要的行為決定因素,能夠對主體的行為產生獨立于主體行為各種專業技能的廣泛影響。個體在進行某個目標活動的執行過程中所達到的水平或者從中表現出來的能力是以自我效能的形式表現的。在相關會計實務中,這種自我效能不是以一個確定值的形式存在的,而是以潛在的主觀因素的形式存在。這也是為什么眾多會計人員無法在多變的環境中進行自身會計專業技能和知識的自如運用的原因。正因為如此,擁有一定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會計人員會在不同的會計實務情境中有不一樣的表現。因此,會計人員要想將自身擁有的會計知識和技能充分發揮,就必須有高效運用知識以及技能的自我效能信念。
3.會計人員的個性特質
個人特質是人們意識中深層次的一種潛在特質,主要包括人格特征和心理動機。個體不同,人格特征以及心理動機就不盡相同,個體的行為動機、行為方式的選擇以及行為產生的結果也就不盡相同。會計人員的人格特征以及心理動機是一種較為穩定的心態和行為特征,是在特定的環境中長期發展而成的。在同樣的會計實務環境下,不同的性格的會計人員會選擇不用的行為,進而產生各種各樣的行為偏差。有的會計人員性格沉穩,辦事冷靜穩重,有條理、有耐心;有的會計人員性格活潑好動,為人熱情、行為敏捷、精力充沛。有的會計人員謹小慎微,膽小怕事;有的會計人員敢于承擔責任,堅持原則。為了通過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來實現企業績效的增長,就要引導會計人員形成與企業文化和企業目標相一致的人格特征以及動機。
二、企業對會計人員勝任力的具體要求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新會計準則體系頒布并且投入實施。在這個背景下,企業對于會計人員素質和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相比學歷,更多的用人單位更加重視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經驗以及實務操作技能。通過研究發現,現階段企業對會計從業人員勝任能力的期望包括以下幾點。首先,良好的會計核算能力,也就是會計人員需要掌握基本的會計核算知識。其次,良好的職業判斷能力,也就是會計人員在面對不同會計實務和會計情境時的職業判斷能力。再次,是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高尚的職業道德。這一點是企業對會計人員最底限以及最基本的要求。最后是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
為了成為社會和市場所需求的人才,會計從業人員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以及實務操作技巧,還需要掌握其他相關領域的能力的知識。除此之外,會計人員需要承受來自外界各方的壓力。只有會計從業人員始終保持著對整個社會環境以及從業環境的清醒認識,堅守原則,才能夠自覺抵制外界各種誘惑,維持自身的職業素養。
三、現階段我國企業會計人員勝任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1.總體能力偏低
不管是從整體來看,還是從不同等級職稱的會計人員分別來看,我國現階段,企業的會計從業人員在會計各項基本職業勝任能力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缺失現象。
2.會計人員決策信息支持的薄弱
隨著國內外環境復雜性、多變性以及不確定性的提升,企業在進行分析決策以及挖掘新商業機會的時候,需要進行更多基于情境的計劃以及預測。這就對于會計人員的決策信息提供和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從目前我國企業會計實務來看,會計人員手中的巨大信息資源無法有效轉化成決策者所需要的決策參考信息。因此,企業要引導財務人員逐漸實現從信息生產者向信息生產消費者的角色轉換,將有用會計信息的效能充分激發出來,為企業的決策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信息支持。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會計人員的信息處理勝任能力能夠得到顯著提升。
四、提升企業會計人員勝任力的具體策略
為了提升企業會計人員勝任力,必須從人力資源管理的層面出發,將企業會計人員勝任力建設貫穿于人力資源的整個過程,包括會計人員的工作分析、會計人員的選拔、財務績效管理以及會計人員培訓等。其中,最為重要是前兩者,因為它們關系著企業會計人員的初始錄用質量。只有這樣,企業會計人員勝任力模型體系才能夠被充分構建并且投入順利實施,在實踐中逐漸完善,發揮提升企業會計人員勝任力的作用。
1.做好企業會計人員的工作分析
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所在就是對某項工作進行細致的工作的分析。通過工作分析,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能夠充分了解各個職務的特征以及工作內容和職責、所需要的工作方法以及對于任職者的技能知識要求。在工作分析中納入企業會計人員勝任力培養因素,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對優秀會計人員的關鍵勝任力進行重點關注,尤其注重其工作完成的過程以及過程中各項勝任能力的應用。相比之下,工作的結果需要被放置于一個較為次要的位置。其次,強調密切聯系企業的戰略目標以及戰略措施和方案,注重將財務人員的工作崗位與長期戰略進行匹配。再次,對每個財務崗位以及職務勝任能力之間尋找一定的相似之處以及差異之處。最后,為了使工作分析的結果更加能夠被企業會計人員所接受,在進行工作分析時,需要著重描述優秀企業會計人員的關鍵行為,使其更為直觀。
2.做好會計人員的選拔工作
在財務人員選拔中納入企業會計人員勝任力培養因素,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對于不同的財務崗位來說,需要進行不同的工作勝任模型以及不同的工作勝任特征評價標準的構建以及設定。比如,對于普通財務人員來說,專業技能以及工作經驗等是較為重要的因素,而對于財務管理人員來說,企業會計人員的領導力水平以及思維方式、社會交際能力等則顯得更為重要。其次,選擇科學合理的選拔方式。比如,可以選用職業技能測試以及情境設計等方式,盡可能在測試中辨認出求職者的個人特征,對各項職業勝任能力特征進行核查。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會計人員招聘錄用的質量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五、總結
企業應該將企業員工的發展納入到企業整體發展的體系中,將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愿景充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落實,引導會計人員建立起與企業的雙重紐帶關系,即勞動契約以及心靈契約。只有這樣,會計人員的勝任力才能夠得到相當程度的激發。
參考文獻:
[1]史建梁.基于勝任力的創業教育與會計教育融合研究[J].會計之友,2011,(33):124-128.
[2]田海霞,王珂.基于信息資源整合的會計人員信息勝任力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15(7):17-19.
[3]許道芳.探析企業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既存問題與落實策略[J].中國總會計師,2015,(9):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