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王一茗
24日,中國銀監會聯合四部委,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新規。中國官方對P2P平臺貸款發放規模設定上限。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新規明確提出,個人從P2P平臺借款總額最高不得超過人民幣100萬元,從每個P2P平臺獲得的借款不得超過人民幣20萬元;企業從P2P平臺借款總額最高不得超過人民幣500萬,從每個平臺最多可借款100萬。
除了設定規模上限,另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新規禁止P2P網貸平臺歸集資金設立資金池、自身為出借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或發售理財產品。此外,新規還禁止P2P公司開展資產證券化等形式的債權轉讓,并要求銀行以第三方身份代表P2P網貸平臺存管客戶資金。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這些被稱為P2P貸款機構的網絡借貸平臺,填補了中國銀行體系的空白,銀行通常更愿意向大公司而非小公司提供貸款。過去3年,中國網貸行業出現爆發性增長,其中充斥著管理不善的平臺。中國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正常運營網貸機構借貸余額6212.61億元人民幣,較2014年末增長499.7%。
中瑞財富戰略發展副總裁李維娜24日表示,新規對于穩健經營的P2P平臺來說,是一大利好。而資本實力不強、違法經營的平臺將被清洗出局。從投資者角度來說,未來權益將得到進一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