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述平
去中藥館點杯咖啡
出現問題:胡慶余堂是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著名紅頂商人胡雪巖創辦的藥店,其靠著“戒欺”的理念獲得“江南藥莊”的美譽,但隨著西醫、西藥的進入,百年藥莊也受到沖擊。
賦能:在轉型中,胡慶余堂擺脫單一的中藥店模式,拓展“名醫館”、針灸推拿館等與中醫藥文化相關的項目,甚至還開起了漢方咖啡館,其店里的咖啡都是由不同的中藥材研制而成。在轉型引流后,胡慶余堂單是開藥方,一年就能賺6 000多萬元。
啟示:換湯不換藥,新瓶裝舊酒。

布鞋穿出潮流范
出現問題:內聯升布鞋始創于清咸豐三年(1853年),服務的都是“坐轎人”。而隨著新材質鞋類的興起,百歲“高齡”的內聯升自然難逃厄運,逐漸衰敗。
賦能:內聯升在保留傳統手工制鞋工藝的同時,將鞋面進行主題化改造,比如針對高考學生推出“狀元高升手繪布鞋”;同時,內聯升也和現在的科技公司一樣,辦起了新品發布會,發布不同系列產品,并通過網絡眾籌、預售來判斷每款的生產量。近三年,內聯升以超300%的速度增長,去年銷售額達數億元。
啟示:發布會、眾籌、主題化并不只是科技公司的專利,老品牌也要學會玩出新花樣。

裁縫機搭上工業4.0
出現問題:縫紉機曾是家家戶戶的必需品,創立于1919年的蝴蝶縫紉機曾創造了一年銷售140萬臺的紀錄。而如今,縫紉機可能要進博物館了。
賦能:蝴蝶縫紉機從個人市場轉向工業生產市場,其推出的電子多功能智能縫紉機,由微電腦控制,可以DIY各種布藝,能拼出400多種圖案,遠銷德國等歐美工業大國。
同時,其經典款“黑頭縫紉機”也在非洲和東南亞找到了新市場,現在蝴蝶與美國勝家一起成為了世界產量最大的兩個縫紉機品牌。
啟示:創業別死磕,換個方向可能大有作為;產品無銷路?只是沒找對用戶而已。
永久牌“法拉利”
出現問題:巔峰時期的永久自行車公司下設子公司達56家,隨著新型交通工具的普及和捷安特、美利達等國外時尚自行車品牌的進入,永久難以招架。
賦能:永久為了抓住年輕消費者,專門聘請法拉利的設計公司設計新款自行車,推出的主打青春的“永久C”,在上線很短時間內就預售了3 000多輛;最新推出的“復刻車”售價能達到8 000元,并且近幾年銷售額增長率高達30%。
啟示:抓住大眾“花粉絲錢吃上魚翅”的心理快感。
江南胭脂回春術
出現問題:被譽為“中華首妝”的謝馥春可追溯到清道光10年(1830年),旗下產品“鴨蛋粉”成為當時名伶們的必備品。后來在假貨和洋品牌的沖擊下,謝馥香慢慢淡出了大眾視野。
賦能:既然老,那就干脆“倚老賣老”,謝馥春抓住自己的優勢,主打古典韻味系列產品,經過幾年發展,其已成為古典妝束的代名詞。2015年謝馥香凈利潤超過2 000萬元,產品毛利接近70%。

啟示:企業升級轉型固然重要,別動不動就自我革命,要想清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