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8月25日文章,原題:一個興旺的中國1萬億元市場?中產階層壯大,商業醫保即將繁榮北京的上班族普莉希拉·趙(音)從沒考慮過商業醫療保險,直到兒子去年出生并患有先天性胃梗阻。她把兒子送進一家公立醫院,經過忍受擁擠的多人病房和每周僅能兩次探望的規定后,她決定購買商業醫保。趙每年為此花費1.6萬元,“雖然很貴,但我很高興,再不需要等待很長時間才能讓兒子看上病。”
隨著收入逐漸增長,許多內地居民正尋求公立醫療以外的更優質服務。他們希望掛號更簡便、排隊時間更短并得到醫生們更多單獨關照。
波士頓咨詢公司與慕尼黑再保險公司昨天發布的報告稱,這種需求將推動中國的市場規模從去年的2410億元增至2020年的1.1萬億元。“在世界其他國家比如澳大利亞,每2人中就有1人購買商業醫保,在中國每20人中才有1個”,而(中國)中產家庭正從1億增長到2億。”
報告預測到2020年前,中國商業醫療保險市場將以每年35%至40%的速度增長,其中2/3來自涵蓋重大疾病的保單。此類保單多是保險公司為人壽保險產品提供的附加險,但正隨著中國社會逐漸老齡化且癌癥等非傳染疾病增多而愈加受青睞。許多內地人甚至跑到能提供更多選項的香港去購買此類保險。報告稱,增長最快的險種將是報銷型商業醫保。調查發現,富裕的中國消費者群體每年愿意支付3萬至6萬元人民幣為一家三口購買此類醫保。
專家說正在擴張的市場為外國保險公司帶來機遇。迄今,高額支出令保險公司尚未(在該領域)贏利,但隨著(內地人)商業保險意識和需求與日俱增,情況將改變。▲
(作者莊屏卉,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