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 萍 副教授(武昌工學院 武漢 430065)
基于共生理論的現代物流產業集群演進模式研究
■陳 萍 副教授(武昌工學院 武漢 430065)
物流產業集群作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方式,正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從物流產業集群的構成主體出發,分析了供應鏈網絡的共生關系,并將供應鏈理論與共生理論相結合,對供應鏈網絡共生系統進行了描述。在供應鏈網絡共生關系的基礎上,對現代物流產業集群的演進模式進行了研究,并提出物流產業集群最理想的共生模式是互惠共生模式。在該共生模式下,現代物流產業集群內部主要有三種共生系統運作模式。
共生理論 物流產業集群 演進模式
現代物流產業集群由于具有物流行業和產業集聚雙重特征,已經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形式。物流產業集群內部各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較為復雜,形成了共生網絡體系。共生網絡體系正在逐漸成為我國現代物流產業集群主要組織形式。在本文中,筆者重點分析了現代物流產業集群內的供應鏈共生網絡關系和演進模式。從共生理論的角度探討物流產業集群內部的共生模式,有利于加強集群內競合關系,為現代物流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產業集群的可持續發展。
(一)物流產業集群概述
現代物流產業是連接生產和消費的橋梁,而物流產業集群是現代商貿產業高度發展的產物。物流產業集群本身首先是一個共生系統,產業集群內的企業既有合作也有競爭,各企業在不斷提升自己實力的同時也達到了壯大物流產業集群的目的。物流產業集群也是一個復雜的供應鏈網狀系統,集群內的企業在通力合作的基礎上形成了多條供應鏈結構,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在互補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實現物流產業集群競爭力的提高。
一般來說,物流需求是在商品交貨過程中產生的,是一種引致需求,物流產業需要依附于其他商貿產業的發展。物流產業集群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對區位高度依賴,物流產業對交通等基礎設施具有極強的依賴性,只有便捷的交通優勢才能更好地為客戶服務;二是企業間具有高度的競爭和合作關系,物流企業之間的相互競爭促使行業不斷地發展創新,而高度合作使得物流產業集群的功能不斷完善;三是共生性,物流產業作為一種引致需求,其自主性較低,需要依賴于其他行業(王秀宇,2014)。
(二)共生理論概述
在現代商業社會中,出于對交易效率的追求,物流產業集群內部逐漸形成了共生系統。共生系統是生物學上的概念,是指某種環境內各種生物按照一定的生存方式繁衍。一般認為共生單元是指共生系統內各行為主體。在現代物流產業集群所形成的共生系統中,物流企業、金融機構、商貿企業共同構成了集群內的共生單元,各共生單元共同合作,組成穩定的共生系統,從而促進區域競爭力的提高。
如圖1所示,在現代物流產業集群內,上下游企業通過物流企業形成了縱向的供應鏈結構。在該垂直供應鏈模式中,物流企業為產業集群內的其他企業提供物流服務,將生產商、銷售商、甚至終端客戶體串聯起來,從而形成不斷增值的供應鏈結構。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既存在著水平的競爭關系,也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合作關系(劉彬彬,2012)。
(一)物流產業集群的供應鏈網絡共生模式
物流產業集群內的共生模式是在集群內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競合關系的表現形式。通過共生模式,產業集群內各行為主體相互合作,產生共生效益。根據各行為主體之間的相互合作方式,可以從以下三種共生模式來分析物流產業集群的共生系統:
一是平臺點共生型。在該共生模式中,各條供應鏈共同利用物流產業集群這個平臺,供應鏈內部考慮更多的是自身的發展,與其他供應鏈之間缺乏相互交流。該共生模式一般存在于產業集群發展初期。二是互惠共生型。在該模式中,供應鏈之間更多的是合作,通過互補作用,產生有利的共生能量,實現共同發展。三是一體化共生型。這是一種理想化的共生模型。在該模式中,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通過全方位的合作與互補,形成了穩定的共生系統(騰佳,2013)。

圖1 物流產業集群內供應鏈共生關系圖
(二)物流產業集群的供應鏈網絡共生能量
共生能量描述的是共生系統中各行為主體相互競爭和合作產生的效益,即共生能量是物流產業集群能夠不斷發展的動力。共生能量在物流產業集群共生系統中,既有有形的體現形式,也有無形的體現形式。
有形體現形式。共生能量的有形體現形式主要表現為物流產業集群規模的擴大、成本的降低、經濟效益的增加。規模擴大,共生能量的增加可以促進集群內企業合作順暢,獲得更為長足的發展,從而吸引其他企業不斷加入產業集群內;成本降低,共生系統的存在使得物流產業集群內各供應鏈在專業分工的基礎上實現運營成本的降低,不僅提高了整體的競爭力,也增強了產業集群的集聚效應;經濟效益增加,經濟效益的增加是共生能量最直接的體現方式。
無形體現形式。共生能量的無形體現形式主要為通過合作與競爭,物流產業集群獲得核心競爭力。在共生系統內,相關企業能夠有效獲取供應鏈上下游的內外部知識,通過長期積累,形成核心競爭力;戰略層面的相互支持,現代物流產業集群內部各供應鏈之間的共生關系實現了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各供應鏈會尋求戰略層面上的相互支持。通過分析可知,共生能量是共生系統得以生存的基礎,正是由于物流產業集群內部能夠不斷產生共生能量,才能推動現代物流產業集群的不斷進化(沈潤,2013)。
(三)物流產業集群的供應鏈網絡共生發展機制
建立穩定的共生模式。共生能量的存在是共生系統能夠穩定發展的前提,因此共生單元之間的共生模式將直接影響共生系統的穩定性。在物流產業集群內由于各物流企業的功能不同,必然導致競爭的存在。因此,競爭鏈上的核心企業應該從更高層次上來組織競爭,形成更有利于物流產業集群發展的合作機制。
營造積極的共生環境。良好的共生環境是共生系統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前提。作為宏觀調控者,政府部門應該在現代物流產業集群共生系統中扮演著監管的角色,一方面積極創造良好的共生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和物流產業集群信息平臺的建設,另一方面積極制定發展戰略,引導金融機構、行業協會等機構的入駐,為物流產業集群內共生單元之間的交流、合作創造更多的機會。物流產業集群作為復雜的共生系統,政府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主導角色。
(一)物流產業集群共生組織和行為演進模式
隨著共生關系在物流產業集群內的逐漸建立,各行為主體會逐漸達到一種互惠共生模式。可以從組織和行為兩種角度來探討物流產業集群的演進模式(見圖2)。

圖2 交易效率、物流分工、物流集成互動機制
共生組織演進模式。根據物流產業集群內各共生單元之間的連接程度,可以依次分為點共生模式、間歇共生模式、連續共生模式。點共生模式是之后共生模式形成的基礎,點共生模式反映的是物流產業集群內共生單元隨機性聯系的過程。間歇共生模式與點共生模式相似,集群內部之間的聯系依舊是隨機的,不具有連續性。連續性共生模式則反映了集群內共生單元之間持續的交流合作。該共生模式是現代物流產業集群發展的必然選擇,集群內共生單元可以獲得穩定的共生能量,有利于促進物流產業集群的發展(傅淞,2014)。
共生行為演進模式。現代物流產業集群的共生行為模式主要包括寄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三種情況。這三種共生行為模式分別對應著物流集群從小到大逐漸衍生的過程。比如海爾物流集團在創立初期,主要靠核心企業孵化其他企業,形成一種寄生的關系,當集團內部其他企業慢慢成長起來,又會形成一種偏利共生關系,即較強企業扶持較弱企業。當集團內企業發展逐漸趨于均衡時,就會形成理想的互惠共生模式。整個共生行為的演進模式也反映了集群內企業由分散發展到集中式發展的方式。
(二)物流產業集群共生演進路徑
結合現代物流發展實踐,物流產業集群內鄰近性和供應鏈網絡化的存在提高了物流的交易效率,促進了專業化分工,從而帶動現代物流集群實現互惠共生。現代物流集群的鄰近性是指物流企業一般集聚在地里位置優越的地點,由于各企業地理上的鄰近性降低了企業間的交流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促進了集群內企業的專業化分工和創新。交易成本的降低促使企業之間的知識溢出效益增大,有效地提高了集群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物流產業集群共生系統運作模式
對稱性共生網絡運作模式。在該共生系統運作模式下,物流產業集群內企業不再存在依附關系,而是彼此實現資源的共享,企業之間的地位是一種平等的關系。集群內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合作依靠市場調節機制來實現增值,當合作關系終止時,彼此的共生關系也會相應停止。目前在我國的現代物流產業集群中,對稱性共生系統運作模式廣泛存在,一般為中小型物流企業通過共生系統實現資源共享,從而形成錯綜復雜的對稱性共生運作模式。
非對稱性共生網絡運作模式。非對稱性共生系統運作模式也是現代物流產業集群內廣泛存在的組織形式之一。在該組織運作模式中,大型物流企業在共生系統中處于支配地位,小型物流企業則處于依附地位。大型物流企業專心經營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將其他功能性物流工作外包給小型物流公司,在外包過程中,物流產業集群內部逐漸形成多條穩定的供應鏈。非對稱性共生系統運作模式依靠物流企業之間彼此的信賴關系,最終形成穩定的集群關系。
混合型共生網絡運作模式。隨著現代物流產業集群的發展,混合型共生網絡運作模式逐漸成為實踐中的主流發展方向。該模式是由多家大型物流公司與眾多小型物流企業共同形成一種嵌套共生網絡模式。大型物流企業通過自身的資源、人才等優勢形成主體網絡,同時每家大型企業又吸附大量的中小型物流企業,這樣大型物流企業與中小型物流企業之間就形成了物流子網。物流產業集群內各物流子網不斷交織在一起,就形成了多級嵌套共生模式。
現代物流產業集群作為解決物流市場結構化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徑之一,發揮著優化社會資源使用效率的作用。本文基于共生理論對物流產業集群內的供應鏈共生網絡和共生演進模式進行了研究。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得出以下結論:物流產業集群共生系統中產生的共生能量是共生系統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因此提出了基于供應鏈網絡的現代物流集群共生系統發展機制;物流產業集群的演進模式主要包括組織和行為兩種演進模式;在演進模式的基礎上,分析了物流產業集群共生網絡的三種運作模式。物流的產業集群是企業自主選擇的結果,其實際運作中的具體問題還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作進一步分析。
1.傅淞.我國物流產業集群形成機理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4(6)
2.劉彬彬.基于產業集群形成機理的第三方物流產業集群[J].經濟研究,2012(5)
3.王秀宇.物流園區產業集群形成機理研究[J].經濟研究,2014(3)
4.沈潤.中國物流產業集群模式研究[J].經濟研究,2013(5)
5.騰佳.物流產業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J].財貿經濟,2013(11)
◆F276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