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 薇鐘洪民(1、渤海大學管理學院 2、渤海大學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研究院 遼寧錦州 12101 、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遼寧朝陽 122000)
遼寧沿海經濟帶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牽動作用
■ 高 薇1、2鐘洪民3(1、渤海大學管理學院 2、渤海大學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研究院 遼寧錦州 121013 3、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遼寧朝陽 122000)
遼寧沿海經濟帶作為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前沿口岸,在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促進東北亞區域合作發展方面發揮著先鋒帶頭作用。遼寧沿海經濟帶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擁有豐富的資源,還有支持經濟發展所需的科技人才。但由于各沿海城市產業結構相近,港口發展各自為政,現代產業體系尚未建立,這些都制約著遼寧沿海經濟帶的發展。因此,本文提出要牽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城市群協調發展,由臨港產業向腹地推進經濟發展,從而推動東北地區及東北亞的全面發展。
遼寧沿海經濟帶 東北老工業基地 牽動 區域經濟一體化
(一)地緣相近且交通暢達
包括大連、營口、錦州、盤錦、葫蘆島等沿海6市21個市區12個沿海縣(市)組成的遼寧沿海經濟帶,土地3.63萬平方公里,占東北(包括蒙東五市)面積的2.2%,人口占12.2%。地理位置優越,地處環渤海經濟帶和東北亞經濟圈,交通暢達,是連接京津唐和東北的咽喉要道,是東北地區唯一的出海口,海岸線2290公里,占全國的1/8。該區域有鐵路、高速公路、大連港、丹東港、錦州港等5個主要港口、機場等交通設施。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開發,對于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促進東北亞區域合作,均具有重要的區域價值。
(二)資源豐富且產業基礎雄厚
2013年,遼寧沿海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占到東北三省的25.2%,沿海6市實際利用外資達193億美元,是2005年的15.46倍。2014年,遼寧沿海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占到東北三省的23.7%,沿海6市實際利用外資達187億美元,是2005年的14.96倍(見表1、表2)。隨著經濟增速下降,遼寧沿海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有所下降,個別城市利用外資情況降幅較大,吸引外資能力在減弱。
石油化工、裝備制造、船舶制造及配套、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已成為支撐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的支柱產業。大連的船舶制造、裝備制造;丹東的汽車零部件;營口的電子信息制造、生物制藥;錦州、葫蘆島兩市的石油化工;盤錦的遼河油田。有色金屬行業是全省的重點行業;大連的造船能力在省內以及國內都排名靠前;錦州的光伏產業、硅材料居全國領先地位。
(三)科技人才多
遼寧沿海經濟帶內教育資源較好,大連、錦州的高校數量僅次于沈陽,大連擁有30多所高校,錦州市擁有7所高校,87所獨立科研機構,高端人才相對充足,大連的軟件基地和軟件學院全國聞名。同時,各市還有與相關產業配套的各式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發展得如火如荼,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儲備了水平較高的產業工人和技術人才。
(一)產業結構相似
遼寧沿海經濟帶中眾多城市都擁有石化產業,但是石化產業主要是原油的冶煉和加工,下游精細加工產業發展不足。在船舶制造方面,大連爭取建成東北亞航運中心,船舶制造業較發達;營口、丹東也在從事船舶配套方面的工作;葫蘆島、盤錦兩市也有一些船舶配套工作,但產業優勢發揮不充分,功能還不完善。在裝備制造業方面,錦州的光伏產業、硅材料實力較強,但相比沈陽這樣的裝備制造業發達城市實力就顯得薄弱。
(二)港口發展各自為政
遼寧沿海經濟帶存在著大連港、營口港、丹東港、錦州港、葫蘆島港五個港口,港口經濟是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經濟支柱,可現階段各港口缺乏統一規劃,港口功能相似,這既不利于每個港口的發展,也不利于實現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開發開放戰略,更無法將港口經濟優勢向腹地延伸。五個港口中大連港規模最大,開發最早,但大連港要想建成為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還要進一步擴大規模,完善港口功能和配套服務。營口、丹東、錦州、葫蘆島港輔佐大連港,應重點發揮支線港口的作用,優化港口結構和功能,打造成服務遼寧沿海經濟帶以及東北發展的港口群。
(三)現代產業發展滯后
現代裝備制造業體系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大連要想建成我國先進裝備制造業的重要基地還需努力。石化產業方面,大連要在現有石化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煉油生產基地,爭取建成為規模達到世界級水平的生產基地;盤錦在石化副產品方面延伸產業鏈條,如重交瀝青、潤滑油方面的發展;營口也要在石化方面擴大生產規模;錦州灣的石油五廠、石油六廠,向著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的目標發展。高技術產業方面,繼續發揮大連東軟的軟件優勢,做強軟件基地,培養軟件人才;錦州繼續發揮光伏產業的比較優勢,做大做強;營口延長產業鏈條,在材料加工方面繼續深加工。現代農業方面,遵循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的理念,重點發展有機農業,比如盤錦的大米和河蟹養殖;錦州的蔬菜基地建設和花卉養殖;大連、丹東、營口大力發展海、淡水漁業及海珍產品養殖加工。現代服務業方面,重點培育大連長興島、丹東鴨綠江、錦州葫蘆島的臨港產業園區,營口沿海產業基地物流園區,還有服務于服務業的現代商貿企業,發展適合現代臨港工業區所需要的金融工具,發展現代旅游業。
(四)腹地經濟欠發達
遼寧沿海經濟帶的腹地,其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其中,阜新、朝陽生產總值2014年分別為606.16億元和993.52億元,在遼寧省14個城市中分別排在倒數第1和倒數第4的位置。蒙東五盟市(呼倫貝爾、通遼、赤峰、興安、錫林郭勒)的生產總值也只達到全區水平的50%。腹地經濟多以資源型經濟為主,阜新和朝陽北票都是煤炭的重要產區,隨著近幾年煤炭價格的一路走低,阜新和朝陽的經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迫切需要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但這并不容易。蒙東五盟市雖然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能源儲備,但由于開采成本的上漲,物流的制約因素,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也落后于內蒙的發達城市,如呼和浩特、鄂爾多斯等。
(一)牽動區域經濟一體化
推動遼寧沿海經濟帶與東北腹地、環渤海、京津冀地區統籌規劃,融合發展。東北地區、內蒙古地區建立合作機制,落實合作措施和細節,推動東北地區以及內蒙古東部地區的一體化發展。
進一步加強遼寧沿海經濟帶與遼中城市群、遼西北地區、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的產業、資本和技術的承接與配置,由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地區帶動腹地經濟發展,在腹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促進自身發展。承接來自京津冀地區的產業梯度轉移,優化遼寧沿海經濟帶的產業結構,進而優化遼寧以及東北腹地的產業結構,改變東北國有企業比例過大、民營經濟占比過小的局面,積極融入其產業分工協作體系。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有利于推進東北沿海區域的開發開放局面,促使遼寧沿海經濟帶面向海洋經濟,《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戰略》和《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等區域規劃有力協調,在區域一體化開發戰略中,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中,發揮著排頭兵的積極作用。

表1 遼寧沿海經濟帶各市生產總值與東北三省生產總值對比

表2 遼寧沿海經濟帶各市利用外資情況
(二)牽動城市群協調發展
加強與遼中城市群協調發展。遼中城市群以沈陽為中心,包括鞍山、本溪、撫順、遼陽等大中城市,有著鋼鐵、石油等重化工業產業基地,交通便利,雖是內陸城市但近海。遼寧沿海經濟帶與中部城市群在裝備制造、石化、新材料、能源等產業發展方面加強合作與協調,進行產品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打造遼寧以致在全國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向營口沿海延伸,通過多種辦法,使得中部城市群到沿海投資興業,做大優勢產業,以沈陽為重要節點,建設沈陽區域性物流中心,促進遼寧沿海經濟帶與中部城市群的物資流通和商貿發展。
加強與遼西城市群協調發展。遼西沿海經濟區以錦州灣為中心,連接遼中城市群和京津冀,地理位置優越,一方面承接來自京津冀產業的轉移,另一方面在裝備制造、冶金、化工等項目上與沈陽合作,打造遼西產業群,將錦州打造成為遼西區域中心城市。充分發揮錦州港和葫蘆島港的港口承運功能,構建以盤錦為中心的區域物流網絡,將經濟觸角向遼西腹地延伸。將錦州港打造成遼西核心港口,配套港口功能、設施和物流,加強遼西腹地向內蒙東部地區的發散作用。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帶動朝陽和阜新的腹地經濟發展。
加強與東北腹地城市群協調發展。在國家“一帶一路”政策引導下,推動“長吉圖先導區”開發開放,推動大圖們江區域經濟合作,促進遼寧沿海經濟帶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相結合,拓寬發展空間,向俄羅斯及中亞國家以及歐洲一些國家拓展。目前,除已經開發的長吉圖先導區外,還有正在建設中的琿春-扎魯比諾跨境經濟合作區,依托琿春和扎魯比諾的區域優勢,跨境開展國際貿易、國際物流和國際經濟產業合作。黑龍江與俄羅斯有著3000公里邊境線,15個對俄口岸,東北三省應立足比較優勢,加快口岸城市群“走出去”步伐,讓遼寧沿海經濟帶進一步發揮沿海開發開放的先導作用,帶動沈陽經濟區、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及黑龍江和內蒙古地區的腹地城市群協調發展。
(三)牽動臨港產業向腹地推進
遼寧沿海經濟帶是東北腹地發展的“先鋒隊”、“排頭兵”,它的發展建設需要東北腹地的支持,反過來又能帶動東三省的發展,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東北地區所有的港口都集中于遼寧沿海經濟帶,大連港要建設成為東北亞的港口樞紐,其它港口也各有其重點貨運領域,港口城市為腹地城市的大宗貨物運輸提供了交通便利,促進了內陸城市的對外貿易,同時將臨港產業(臨港工業、臨港物流業、臨港服務業等)向腹地城市縱深化、多領域推進,使港口經濟與腹地經濟發展緊密連接,整合資源,促進資本、人才、生產要素自由流動。
腹地提供煤炭、能源等豐富的礦產資源,錦赤鐵路等提供港鐵聯運的出海通道,運輸內地的物資資源;建立沿海經濟帶與腹地經濟互動發展的保障機制,由行政管理轉變為市場管理,建立公平的競爭規則,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推動遼寧沿海經濟帶與省內、吉林、黑龍江在先進裝備制造、石化加工、船舶配套等產業領域的合作,優化資源配置。遼寧沿海經濟帶牽動臨港產業向腹地推動,應立足于沿海的區位優勢,發揮產業優勢,依托東北廣大的腹地經濟,建立具有地區特色的產業集群,升級產業結構,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融入東北亞經濟全球化。
(四)牽動東北地區全面參與東北亞發展
遼寧沿海經濟帶牽動東北地區全面參與東北亞發展,要像深圳帶動珠三角和上海浦東帶動長三角一樣,發揮區域引擎作用。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升級為國家戰略,以及隨后出臺的“長吉圖”開發戰略,黑龍江與俄羅斯邊境口岸城市的開發戰略,以及習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遼寧沿海經濟帶要明確自身在東北及東北亞區域振興中的引擎作用,實現示范效應。
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戰略對牽動東北地區全面參與東北亞發展,促進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東北亞區域有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儲備資源,礦產蘊藏豐富,東北地區作為東北亞區域的核心部分,受周邊國家影響較大。周邊的日本、韓國經濟發達,可以促進東北工業產業轉型升級;俄羅斯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在能源開采方面可以加強合作,同時由于俄羅斯人口少,我國東北耕地少,在現代農業經濟發展方面有著廣闊的合作前景;還有礦產資源豐富的蒙古國以及朝鮮。一方面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區域合作,參加東盟,提出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另一方面與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進程卻相對落后,因此在2014年8月國家再次提出支持東北振興,同時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加強東北與東北亞的日本、韓國、朝鮮、蒙古、俄羅斯以及中亞國家和歐洲部分國家的經濟合作,特別是與俄羅斯一起合作創建兩國邊境區域經濟振興帶。
1.苗秀杰.基于協同效應的遼寧沿海經濟一體化發展對策[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2(5)
2.韓青.遼寧沿海城市群的區域價值與發展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4)
3.楊大海.遼寧沿海經濟帶與東北腹地互動發展模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9(6)
4.李靖宇,韓青.關于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的區域價值認證[J].中國發展,2010(6)
5.高薇.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中開發錦州灣對策研究[J].遼寧經濟,2010(10)
6.王菲菲.長吉圖戰略:助推東北亞區域合作的新引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2)
▲2015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立項課題(編號:2015lslktzijjx-03)
◆F061.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