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煒,王 虹,徐彥懷,郭煒信
(1.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陜西測繪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陜西 西安 710054; 2. 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陜西 西安 710054)
?
基于現行質量標準開展測繪質量監督檢查
王煒1,王虹1,徐彥懷1,郭煒信2
(1.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陜西測繪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陜西 西安 710054; 2. 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陜西 西安 710054)
針對現階段監督檢查工作開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對監督檢查的內容進行了設計與分解,歸納了檢查流程與方法,并就技術檢驗部分的檢查依據及檢驗參數不完整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技術方案。可為各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統一測繪質量監管及專業測繪質檢機構技術檢驗提供參考。
監督檢查;質量管理體系;技術檢驗
監督檢查是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行使質量監管職能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多個省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持續開展了年度監督檢查工作。為規范測繪成果質量監督檢查工作,強化測繪質量監督管理,各地相繼出臺了《測繪成果管理條例》《監督檢查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條例、制度,以促使監督檢查工作落到實處、取得成效。以陜西省為例,2015年3月1日即將實施的《陜西省測繪成果管理條例》明確規定了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測繪成果監督檢查制度,對測繪成果質量實行以抽查為主要方式的監督檢查[1],《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質量監督檢查管理辦法》規定監督檢查的技術檢驗(監督檢驗)工作由省級測繪質量監督檢驗機構承擔[2]。因此,根據現行的測繪成果質量檢驗標準與相應的法規條例,研究監督檢查的內容與方法,確定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兼容性強的監督檢查技術方案顯得很有必要。
1. 監督檢查的現狀
測繪質量監督檢查由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按年度下達任務,由省級測繪質量監督檢驗機構與轄區內各設區市測繪管理機構分別組織實施。通常,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甲、乙級測繪資質單位成果的質量監督檢查和重大測繪項目的專項監督檢查工作;設區市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丙、丁級測繪資質單位成果的質量監督檢查工作。
2. 執行中遇到的問題
(1) 檢驗技術標準體系涵蓋不完整,檢查內容不一致
1991—2001年,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曾先后制定了包括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等的4個《產品質量監督抽檢實施細則》,在監督檢查工作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測繪技術的發展,由于其抽樣方案、合格質量水平、缺陷分類等與現行標準存在出入,已經不適用。現行國家標準《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GB/T24356—2009)與《數字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GB/T18316—2008),共涉及“42+4”項測繪成果,基本覆蓋目前的測繪成果類型[3],可滿足當前成果質量監督檢查技術檢驗的需要;對于監督檢查包括質量管理體系[4]檢查項的,目前尚缺少統一的國家、行業標準以供遵照執行,各地在執行過程中也不一致。
(2) 檢查的范圍與周期不易掌握
監督檢查工作一般按年度開展。監督檢查要本著公開、公正的原則,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組織實施,監督檢查項目的抽取方法和過程要透明[5];要建立質量管理的長效機制,制定詳細的分級分類檢查目錄和計劃,擴大監督檢查的覆蓋面,縮短覆蓋周期。各地測繪單位數量、分布差異較大,對于轄區內測繪單位數量較少的設區市,容易造成上年度檢查合格的單位本年度又被再次列入檢查范圍,出現抽檢頻次過高、覆蓋范圍過大、測繪單位增負的現象。
(3) 監督檢查公信力尚需提高
監督檢查工作的重點在質量檢查上,對于檢查結果,各地均在不同程度上采取在公開媒體、門戶網站上進行公告的方式向社會公布,對不合格成果或單位的處理手段單一,質量管理與測繪資質管理尚未形成合力,檢查結果未納入測繪單位信用體系考核,成效有待提高。
(4) 技術檢驗能力與成果類型的多樣性仍需逐步適應
監督檢查面向測繪單位多,專業類型豐富,涉及各資質等級,質量水平與技術要求行業間存在差異,涵蓋多測繪專業甚至跨測繪學科專業。因此,單純從事某一領域質量檢驗工作的質檢人員,面臨挑戰,檢驗技術能力建設需跟進適應。尤其是設區市一級的測繪管理機構由于未設立專業質檢機構,往往依靠外部檢驗力量完成監督檢查工作,質檢人員的構成呈多樣性與臨時性特點,技術檢驗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1. 監督檢查內容與分解
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即質量管理體系與測繪成果質量。檢查內容如圖1所示。

圖1 檢查內容
(1) 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包括測繪單位職能管理設置、質量管理制度建設、質量體系運行情況3個主要方面。
(2) 測繪成果質量
測繪成果質量包括測繪成果技術設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原始觀測記錄、計算資料及成果資料主要技術指標是否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技術總結的全面性,檢查報告及驗收報告的正確性,成果資料的規范性和完整性5個方面。
(3) 監督檢查內容分解與權重
綜上所述,檢查內容分解與權重分配見表1。

表1 檢查項權重及分類說明
2. 監督檢查流程設計
圖2歸納了監督檢查的主要流程。監督檢查可分為8個步驟組織實施,在技術檢驗至結果報告階段,上一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對檢查活動進行過程督導。檢查工作結束后,條件成熟的地區可逐步建立省級或市級質量信息數據庫。圖2給出了質量信息數據庫參考模塊功能,本文不再贅述。

圖2 監督檢查工藝流程
1. 技術依據環節
1) 主要依據現行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國家標準,項目生產過程中執行的國家、行業規范與圖式標準等,各受檢成果的技術設計書、技術總結和檢查報告等。
2) 常規檢驗項目,檢驗技術標準嚴格執行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認定的《資質認定授權證書附表》;若檢驗項目涉及多行業交叉,生產技術標準采用其行業標準且超越《資質認定授權證書附表》范圍時,僅引用其專業技術設計書,避免造成專業質檢機構超范圍檢驗。
3) 一般情況下應進行標準查新,當由于規范標準更新晚于生產時間,生產采用的技術標準早于現行有效標準版本時,檢驗時可沿用生產技術標準,但需在檢驗技術方案中予以明確。
4) 當企業標準、項目設計文件和合同約定的質量指標低于國家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或推薦性標準的強制性條款時,以國家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或推薦性標準的強制性條款作為質量判定依據[6]。
經過三個晝夜的苦思冥想,甲洛洛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身上,他決定不惜一切代價,自己去偵查誰是小偷,并根據以下情況列了排序:
2. 抽樣方案環節
(1) 檢驗批的組成
檢驗批應由在同一技術設計書指導下生產的同等級、同規格測繪單位成果匯集而成。現行質量標準規定,當批量大于200時,根據生產時間的不同、作業方法不同或作業單位不同等條件分別組成檢驗批,實施分批檢驗[7-8]。上述規定適用于大多數測繪項目。
隨著測繪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批量達到數千幅甚至接近萬幅的數字測繪成果項目,如省會城市的DOM生產項目。現行質量標準未針對此類情況規定如何劃分批次抽樣。若執行批量大于200,按200劃斷取樣會造成檢查工作量過大、檢驗周期過長等問題。類似超大批量項目的抽樣方案,可作為現行標準修訂內容之一考慮。目前可按行政區劃單元抽樣或按某特定規則(生產時間、影像類型等)劃分批次抽樣,檢驗結論僅針對劃定的檢驗批出具;也可采取其他相適宜的規定,均需經任務下達部門批準后執行。
(2) 樣品抽取
按照《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要求確定樣品數量,根據測繪產品類型的不同分別以點、測段、幅等為單位,采用計數抽樣的方法在檢驗批中抽取樣品,同時提取與項目有關的專業技術文檔資料。一般采用簡單隨機抽樣,也可采用分層隨機抽樣。
(3) 樣品管理
嚴格按照專業質檢機構《程序文件》執行樣品的接收與標識、樣品的流轉、樣品的存儲、樣品的處置要求,正確區分模擬測繪樣品與數字測繪樣品(電子樣品)的處置方法。
(1) 樣品檢驗
按照《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區分受檢成果類型,依據檢驗技術方案和檢驗標準中關于測繪成果質量特性、檢查內容的規定,結合抽檢項目的技術設計書,確定需要檢查或檢測的質量特性、質量指標等;檢測使用全站儀、GPS RTK、全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計算機、相關的軟件、越野汽車等(測繪計量儀器與軟件符合檢定要求)。根據確定的檢查內容、質量指標,按照檢驗標準規定的程序與方法,結合項目的技術設計書、相應技術標準和規范,對各單位成果的質量特性和質量指標進行逐一檢查或檢測,并做好質量問題檢查記錄、檢測原始記錄。
(2) 單位成果檢驗參數覆蓋不完整情況處理
部分測繪項目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實施外業實地檢驗,造成檢驗參數覆蓋不完整的現象。應在技術檢驗實施方案中予以規定,以便于操作與一致執行。現以大比例尺圖類成果檢驗為例,說明處理的方法。一是對于具備外業數學精度檢驗條件的地形圖產品,各質量元素均采取預置100分,通過分析檢驗、實地檢測和巡視,按所發現的各類錯漏相應扣分后,按照表2根據各質量元素加權進行質量評定[7];二是對由于實地工程建設改變原有地形地貌的、控制點已遭損毀的或采用地形圖縮編等技術生產的圖類成果,不具備外業數學精度檢驗條件的,檢驗參數除數學精度外,其他參數應覆蓋完整。已檢質量元素均采取預置100分,通過內業分析檢驗、人機交互檢驗等方式,按所發現的各類錯漏相應扣分后,按照表3加權進行質量評定。

表2 地形圖產品質量元素及權重表(一)

表3 地形圖產品質量元素及權重表(二)
(3) 檢測數據處理
數學精度檢測方法可分為分析檢驗和實地檢測兩類。對于分析檢驗方式,一方面需確認原成果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另一方面需提取原成果中的相關質量指標,并進行比對、分析和統計;對于實地檢測方式,主要是計算統計檢測數據,并與原成果的相應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和統計。
(4) 質量評判
根據單位成果質量問題檢查記錄、檢測原始記錄中發現的質量問題,劃分錯漏類型,以點、幅、測段等為單位,進行單位成果質量統計,若總得分在60分以上(含60分),檢驗樣品質量評定為合格,對批產品質量進行判定,否則判定為不合格。
(5) 檢查結果處理
1) 受檢單位拒檢或不按要求提供有關資料、成果的,按“不合格”處理。
2) 當檢驗中發現偽造測量數據現象,判定為“批不合格”。
3) 使用未經計量檢定的測量儀器或檢定證書不在有效期內,判定為“批不合格”。
4) 數學精度檢測,單位成果的高程精度、平面位置精度及相對位置精度檢測,任一項粗差比例超過5%,判定為“批不合格”。
5) 受檢單位對檢查結論有異議的,可在收到檢驗報告起15個工作日內向各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異議報告。逾期未提出異議的,視為認可檢驗結論。
(6) 質量分析報告
監督檢查工作結束后,需編制質量分析報告[9]。年度監督檢查質量分析報告應包括以下8個方面的內容:組織實施概況、抽檢方案的確定、檢驗的主要依據、樣品檢驗與質量評判、測繪質量基本狀況與存在的問題、質量分析、意見與建議、附錄:監督檢查結果匯總表。
本文提出的監督檢查技術檢驗方案注重定量統計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并在本省監督檢查工作中取得應用效果,統一了本省各設區市在監督檢查工作中內容方法、評判標準、檢查尺度、結果報告、后續處理等方面的一致掌握;可為各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加強統一測繪質量監管及專業測繪質檢機構技術檢驗提供參考,同時也為職能管理部門在相關法律法規框架下,出臺適宜的監督檢查實施細則等技術標準,規范監督檢查周期、范圍等一系列活動,建立質量管理信息數據庫,為推進檢查活動的權限、內容、形式和行為程序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設提供參考。
[1]陜西省測繪成果管理條例[N].陜西日報,2015-01-25.
[2]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質量監督檢查管理辦法[EB/OL].[2013-01-14]. http:∥www.shasm.gov.cn/detail.asp?id=7664
[3]曾衍偉,譚明建.國家標準《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的編制與應用[J].測繪標準化,2010(3):1-4.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質量管理體系要求:GBT 19001—2008/ISO 9001:200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5]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管理的通知[EB/OL].[2013-06-14]. http:∥www.sbsm.gov.cn/article/tzgg/201306/20130600127275.shtml
[6]國家測繪局.測繪成果質量監督抽查管理辦法[EB/OL].[2013-03-26]. http:∥www.sbsm.gov.cn/article/tzgg/201003/20100300063575.shtml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GB/T 24356—2009[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數字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GB/T 18316—200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9]徐彥懷,王煒.2010年陜西省測繪成果監督檢查質量分析報告[J].測繪技術裝備,2011(2):49-50.
[10]陳海鵬,趙有松.GB/T18316—2008在國家級測繪工程DOM成果質量檢驗中的應用實踐[J].測繪通報,2013(8): 52-54.
[11]徐國宏.2008版GB/T17941和GB/T18316的變化分析——以數字線劃圖的檢查驗收為例[J].測繪通報,2009(6): 69-71.
Surveying and Mapping Quality Supervision Based on the Inspection of Present Quality Standards
WANG Wei,WANG Hong,XU Yanhuai,GUO Weixin
10.13474/j.cnki.11-2246.2016.0175.
2015-05-25;
2015-11-13
王煒(1977—),男,碩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測繪質量檢驗應用研究工作。E-mail:way.w@foxmail.com
P20
B
0494-0911(2016)05-0130-05
引文格式: 王煒,王虹,徐彥懷,等. 基于現行質量標準開展測繪質量監督檢查[J].測繪通報,2016(5):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