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覃靜
寶寶生長如何,看曲線還是平均值
編輯 | 覃靜
讓寶寶吃好、睡好,不就是為了讓寶寶長得好嗎?如果無論父母如何努力,寶寶的生長還在平均值之下,做父母的會不會有挫敗感?會不會有擔心?
豆豆爸爸身高180厘米,家里人都希望豆豆將來跟爸爸一樣,長成個高高的帥小伙兒。可是,豆豆現在的長勢,一點兒也沒有朝著爸爸媽媽期望的目標邁進的意思:豆豆的身長一直都在50百分位線上下徘徊,體重一直在50百分位線以下。為什么豆豆連個平均數都達不到?豆爸豆媽有點兒著急了,總覺得小家伙是不是吃得不夠多,所以生長不達標?
寶寶小檔案
豆豆,男寶寶,4個月。
出生時身長49厘米,體重2.95千克。
3個多月時身長62厘米,體重5.9千克。
4個多月時身長64厘米,體重6.7千克。
從孩子的生長曲線(右圖)可以看出,孩子出生時,身長在25百分位線上,體重在15百分位線上,而且生長曲線呈穩定上升趨勢,非常正常,家長完全不用擔心。
看一個孩子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重點不在于看孩子是不是達到了平均水平,而在于持續觀察孩子的身長和體重的增長趨勢。如果孩子的生長曲線一直在出生時的百分位上穩定增長,就說明他的身長和體重增長都很正常。
家長千萬不能以50百分位線水平作為達標標準,因為50百分位只是一個平均值,代表人群的平均水平。每個孩子出生時所在生長曲線的位置和父母的遺傳因素決定了他們一定會有自己的生長軌跡,因此,在自己的生長曲線上持續穩定地增長就是正常的。也不能單看某個點,而要連續地觀察,單看某個點會覺得孩子的生長不夠好,而連續觀察孩子的生長曲線,會發現孩子的生長其實是很好的。
每個孩子出生時所在生長曲線的位置是不可選擇的。孩子今后的生長,特別是2~3歲之前,應該以生長曲線作為比較的基礎。家長可將孩子從出生至現在所有能夠得到的不同時間的身長(身高)、體重、頭圍的測定值畫在曲線上,長期堅持下去,才能看出孩子的生長軌跡是否正常。只要曲線在同一水平,就是正常的。
要提醒年輕父母的一點是,不要因為孩子沒有達到心中的標準而想辦法讓他增加體重,這樣會干擾孩子自然生長的節奏,對孩子的生長反而不利。孩子早期體重增長過快,容易增加今后患成人慢性疾病的風險。所以,觀察孩子的生長曲線,不能看某個點,而要動態地看曲線的走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