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秀宏
周衛紅:山水開圖千里 花鳥精工不俗
文/付秀宏
ZHOUWEIHONGSHANSHUIKAITUQIANLI HUANIAOJINGGONGBUSU

生于蘇州的國畫家周衛紅鐘愛大自然風物,踏山水情韻而來,擷取云嵐萬物鏡像,心靈每每沉浸其中。他以大自然為師,在實地寫生中領悟山水畫的本質特點,把大自然的豐富與靈動巧妙提煉出來,賦予山水畫以新的生命形式,達到了現實體驗和藝術裝飾的全面融通,然后化作無數山川云嵐的音容笑貌;他贈孔雀牡丹以華裳,又將閑云的流波剪成心闕,于是一段寧心靜氣的時光飄搖在花鳥畫的筆墨中;他信步晤會葡萄蝴蝶的雅聚,涉溪賞讀荔枝俊鳥和工細荷花的詩篇,歷經一個個夏秋,走進自己的心靈小鎮。

周衛紅簡介
周衛紅,1970年生于江蘇蘇州,字金家堂游子,號聚寶齋主人,一級美術師。現為中國書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蘇州美術院常務理事、江南書畫院副院長。擅長大幅山水、孔雀牡丹、葡萄蝴蝶、荔枝俊鳥、工細荷花,也擅長畫虎和大熊貓。
作品曾在南京、上海、杭州、桂林、蘇州等地舉辦個展及聯展,多次在文化部等國家機構主辦的全國畫展中入選并獲獎,作品被《美術報》《中國書畫報》《中國書畫》《藝術與收藏》等報刊選載。
近年來,周衛紅的作品分別被國家藝術館、美術館、外交部等部門和港澳臺地區及歐美友好人士收藏。
周衛紅的山水畫開闊而雄奇,清秀而熱烈,透亮而澄澈,細密而潤澤,其擅長畫出山水形體的氣勢,同時對于細部精描用盡心功,他攜妙筆丹心摹寫長天云煙,通過對山之上下、遠近、虛實、賓主的深情審視,潑墨、潑彩于山水之上,用峭壁、幽谷、長水、峰嵐、心籟形成“山水之象,氣勢叢生”的震撼力量,具有運筆即開圖千里的宏大氣象。
周衛紅源自內心的不懈追求,是全面展示現代山水畫的中國精神風范所在。他以“工寫摹實”和“寫意形神”兩套筆墨相互穿插,充分詮釋山水畫的本質特色,既吸納傳統山水畫的精到幽微,又向大自然伸出靈魂的觸角,細節描摹與總體氣局巧妙整合,讓人讀后連連驚嘆。看周衛紅的畫久了,有一種身處豐富絢爛、開放奇幻神妙之境的獨特感受。
古人曰:“華之外觀者,博浮于一時,質之中藏著,得嘗于千古。”周衛紅的山水畫質厚實而靈動,如同有音樂旋律時時飄出,大大拓展了山水畫的想象空間。周衛紅著力探求山川氣骨,以線立形質,加之多層皴染,以山嵐云煙的白、藍色曲帶自然過渡,韻律感十分強烈。這些流動質感的巧妙營造,猶如太極般抱陰附陽,是那般和諧統一,因而畫面中產生強有力的精神氣場。
譬如,《溪山染翠圖》,畫面意趣生動,虛實相間,用筆變化多端,密處層層深入,空處不著一點。一眼望去,以山襯水,以水烘山,有虛有實,繁而不亂,加以樹姿、橋態、人形、船影,充分地體現峰巒渾厚、草木華滋的藝術風格。
周衛紅山水畫的最美之處,在乎“山有豪情,勢在必得,樹木云煙,蒼翠如黛”,此時近處水墨渲染的云煙和遠處起伏不斷的群峰都是他筆下的“觀眾”。他的《源遠流長》依山勢表現形姿,起伏交錯而不亂,再加上樹木輕重、干濕、濃淡、剛柔等微妙變化,構成了一片淡墨輕嵐的山巒風云圖。周衛紅深得董源披麻用筆之法,同時用濕筆點苔法畫遠近的樹石,使畫面具有靜遠幽深而又蒼茫渾厚的宏大氣度。

《溪山染翠》
采訪周衛紅時,他十分謙虛地說:“我最鐘愛的山水名家是張大千,他以彩墨造磅礴意象、構筑水暈墨章的多層次表現技法,自己遠沒有學到。雖然在營建多重景觀群和描繪細小而動態的‘山水器官’方面,自己有所心得和探索,但在山勢、形神與云水心旌的情態融通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實際上,周衛紅山水畫已初具大家風范,他對“云中山頂”“石為氣魄”“樹作圖騰”等方面領悟很深。在亦工亦潑的處理方面,周衛紅頗具獨創,細微處存情態,浪漫間有節制,不拘泥,不壓抑,得從容。
周衛紅是一位天才型的畫家,對山水、花鳥、人物、動物無一不通,他又是一位善于思考、才情敏慧、勇于實踐、努力進取的畫家。花鳥在山間,無言有大美。他以深邃之心聽取鳥鳴,化云海禪意;他以微笑面目讀蒼狗,揉人世冷暖;他與周遭共享一劍一壺走世界的俠氣,聽風嵐靜靜訴說陶淵明的其中真意。
周衛紅的花鳥作品崇尚寫真意趣,以工細見長,其作品受到宋代工筆花鳥畫的影響,精工富麗,艷而不俗。同時,他對牡丹、葡萄、荔枝、玉蘭、海棠、荷花、孔雀、俊鳥、蝴蝶、草蟲等觀察細致入微,筆墨隨著時代具有創造性的革新,其花鳥畫帶有鮮明的時代感和現代氣息,尤其適合當代家庭收藏。
大家知道,工筆畫講究慢工出細活,《紫玉》《冰玉》《秋韻》《碩果圖》等葡萄作品表明周衛紅在工寫上極有天賦。畫面上葡萄、露珠、蝴蝶、俊鳥、綠葉及其黃梢等形象完美生動,尤其作為主體的葡萄晶瑩剔透,真切若動,而繪畫手法卻謹細嚴整,一絲不茍,就連葡萄上的露珠也如在眼前。
周衛紅的花鳥繪畫在題材、構圖章法和設色用墨上,均別具一格,給人以身臨其境、生機盎然的視覺享受,呈現出超然精到的大家風范。他創作的《吉慶滿堂》,在圖中運用多次渲染的藝術表現手法,以工筆技巧描繪了的荔枝+喜鳥的景色,通過使用不同的工筆線條,分別表現荔枝、綠葉和喜鳥的異樣之美。畫面中荔枝紅果壓枝,喜鳥啾啾歌鳴,彼此呼應,栩栩如生。

《碩果圖》
孔雀是人世間最美麗的觀賞動物,是吉祥、善良、美麗、華貴的象征。周衛紅從孔雀之祥、之潔、之傲、之貴出發,狀其姿,取其態,宏其意,揚其志。他身為孔雀高手,把孔雀的美描繪得雍容華貴、自然瀟灑和儀態萬千,他領略了孔雀的優雅與野逸,用中國畫的筆墨之道,將其姿態生動地表達在紙面之上,色墨氤氳,渾然飽滿。
《紫氣東來》是周衛紅的精品孔雀扛鼎之作,一串串紫藤花紫、粉相間,爭奇斗艷,花下兩只“白頭翁”孔雀棲息于新枝老干之上,一只轉身鼓翅,翩然開屏;一只矜持凝神,略顯羞澀,畫面和諧、可愛。一雙孔雀的白頭寓意夫妻白首,愛情不渝。在民間普受歡迎而流傳已久的紫藤與“白頭翁”孔雀配搭,叫作“好運到白頭”。這幅畫作的形象足以使觀眾愉悅不已,而其內涵又不能不教人心中向往。
在工筆花鳥的寫生過程中,周衛紅大多會先畫簡略的寫生稿,回來后再根據寫生稿進行多次創作。因而他有很多造型相似的工筆花鳥畫作,是反復創作的結晶。他的工筆花鳥作品首先以嚴謹的線描勾勒花鳥的形體物象,然后再反復渲染豐富的肌理、底色。其畫風在精致細膩之余不但擁有了一種優雅雋永的魅力,而且更多了一種男性開放大方的氣概。

《紫氣東來》

《吉慶滿堂》
周衛紅的工筆花鳥作品形神兼備,開合有度,追求雅俗共賞,非常適合大眾消費需要,既有冠壓群芳的霸氣,也有艷若蒸霞的壯觀。中國畫是辯證的藝術,歷來強調中和之美,中和之美要求“度的把握”恰到好處,如此方能不激不厲,風規自遠,顯然周衛紅的花鳥畫作已然達到這種爐火純青的程度。
周衛紅將山水的磅礴氣概注入心胸,吸納月桂香氣歸入丹田,一種亦豪亦雅的氣息氤氳在畫間。一剪青山一溪月,一枝牡丹一凝香,人人都在尋找那個屬于閑情的心鄉。每當看到周衛紅的山中云煙、花間孔雀和葡萄俊鳥,很多人心神氣爽,沉醉其間,已經忘記了時間,不知身處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