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蕊 劉方 呂茜茜 于麗萍 張麗娟 陳東立

[摘要]目的 針對醫學類研究所離退休工作的轉型,解決好矛盾,探討制定更加適合他們生活的工作方法。方法 采取問券調查的方式,對個人信息,家庭情況,心理狀態自我評估和人際關系與社會和諧程度等方面采集數據做出分析。結果 本研究在抽樣調查的138份問券資料的基礎上,分析影響醫學類研究所離退休工作人員退休后的心里狀態,包括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其中94人最關注的依然是工資問題,占68%;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問題,是離退休職工目前最關注的問題。其次關注問題,43%的離退休職工選擇養老問題。再次關注點,29%的離退休職工選擇的是醫療的問題。結論 離退休職工年紀偏大,需要加強服務管理工作,傳統與創新相結合,使他們安度晚年。
[關鍵詞]離退休職工;管理;政治;醫學類研究所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12-146-04
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12億,占總人口的15.5%m。老年人口尤其是失能老人數增長快,規模大,家庭空巢化等將造成社會很大的負擔。高齡老年人口已上升到2400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增長到3500萬,慢性病老年人和空巢老年人數規均已突破1億大關。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當今的離退休管理工作與以往相比,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有顯著不同。人們的思維模式,精神追求,物質需求與以前相比都有很大差異,這就要求我們醫學類研究所的管理工作必須做到銳意創新,加強研究,與時俱進。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中國醫學科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是衛生部所屬國家級公益型科研事業單位,離退休職工福利待遇較好,離退休費穩定。但整體人員平均年紀較高,已進入高發病期,生活、醫療難等問題凸顯。空巢家庭,人員身體失能的情況普遍。為在實際工作中幫助他們解決真正的困難,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分析了不同調查方式的優缺點以及在整個調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為今后工作思考,創新,探索提供實踐依據。
1.2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是中國醫學科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以下簡稱放射所)離退休工作處管理范圍內的離退休職工134人,以及近年即將退休的職工4人,共138人,占全所離退休職工91%。本次調查采用問卷法和訪談法相結合的方式,主要采用問卷形式收集相關數據,以自評為主,對于一些無獨立能力填寫的老同志,采用填查者宣讀作記錄,調查對象口答的方法。
1.3研究工具
我們借鑒參閱國內外文獻,編制了調查問卷。調查問卷設計二類指標。一是個人信息(包括年齡,生活水平,收入狀況,健康狀況)和家庭情況(包括居住狀況,醫療狀況,子女狀況等)。二是心理狀態(包括心態、兒女孝順程度、家庭和睦氛圍)和人際關系與社會和諧程度(包括社會保障、社會環境、人際關系交流等)以及目前最關心的問題等。
1.4統計學處理
為了得到真實可靠的調查數據,保證統計結果與現實的相對一致性,共發放調查問卷138份,回收138份,其中有效問卷138份,有效率100%。全部測評數據量化后輸入Excel表中建立數據庫進行統計分析。結合統計學原理進行計算,最后又召集相關離退休職工采取座談會形式座談,認為得出的調查結果是符合真實情況的。
2.結果
2.1離退休老同志的一般情況
放射所參加調查問卷的老同志為138人,男61人,女77人。正常退休121人,在職4人,內(病)退13人。年齡55歲以下的9人,56~60歲的25人,61-70歲的34人,71~80歲的52人,80歲以上的18人。專業技術人員93人,管理人員17人,工勤人員28人。身體健康良好為14人,較好的為27人,一般的為54人,不太好的32人,需要住院的為11人。放射所離退休職工呈現專業技術人員多,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占絕大多數,年齡大、身體健康狀況一般及以下的占70%。放射所離退休工作處工作非常艱巨,任重道遠。
2.2家庭情況
自有住房的117人,占85%。租房4人,借住房1人。與子女住在一起的51人,空巢家庭39人,獨身的12人,與孫輩住在一起的7人。空巢和獨身的離退休職工51人占37%,即三分之一多;希望放射所提供志愿者服務,提供心理慰藉疏導。每天都需要的為2人,每月一次需求的7人,半年一次的2人,一年一次的8人。
2.3心理狀態
有85%的離退休職工認為自己的家庭和睦或較和睦,子女孝順或較孝順。92%的人認為自己心態非常好或較好。有65%的離退休職工堅持每周進行鍛煉。有87%的離退休老同志愿意出行去旅游,地點首選是國內游,其次是天津北京周邊游,43名老同志愿意出國游。調查表中,47人為離退休工作處提出的主要建議就是多組織各項活動。退休后每天主要的生活方式,62%的人選擇看電視,39%的人主要看書看報,買菜做飯干家務的老干部為24%。生活方式比較單一。71%的離退休同志有事才來離退休人員活動室,每天都來的有5人。
2.4社會環境
目前居住在天津的離退休職工為130人,1人北京,1人四川,4人國外,2人其他省市。對當地治安情況59%的人認為比較滿意,小區的居住環境42%的滿意度,食品安全25%的滿意,醫療服務26%的滿意,具體見表1。分析:對社會環境滿意的人只有6%,較滿意的占30%,一般的占46%,不太滿意的占11%,不滿意的占7%。尤其是對環境污染最不滿意,其次是食品安全,再次就是醫療服務。體現了離退休職工比較關心國家發展建設,關注社會上比較敏感的問題,不滿意的地方也應是國家未來需要重點治理的關鍵問題。
2.5最關心關注的問題
在離退休職工最關心的問題調查中,其中94人最關注的依然是工資問題,占68%;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問題,是離退休職工目前最關注的問題。其次關注問題,43%的離退休職工選擇養老問題。56%的離退休職工愿意選擇居家養老,即兒女伺候或者請保姆護工。再次關注點,29%的離退休職工選擇的是醫療的問題。醫療狀況中,116人能夠自理,占總人數的84%;10人門診的醫保費用不需要動用,43人需要增加很多自費項目。分析:離退休職工最關心的三個問題都是他們的切身利益問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才能逐漸改善,國強人民才能富裕。具體到放射所,離退休工作處要做好參謀助手作用,為所領導獻計獻策,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逐步、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使絕大多數離退休職工能夠滿意,快樂幸福的度過晚年生活。
3.討論
醫學類研究所離退休人員是個特殊群體,他們以知識分子為主。大多學歷和職稱較高,長期主要從事腦力勞動,養成自己特有的職業素養和人生價值觀。他們關心政治、勇于接受新鮮事物,重視精神和文化生活。他們與其他離退休職工的最大區別,就是精神生活需求勝于物質待遇需求。所以,根據這個原則,不僅在物質生活上給予他們關心,更重要的要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給予關心,這是做好當前醫學類研究所離退休轉型工作的基本要求。
3.1以思想建設為核心,以組織建設為基礎,以制度建設為保障
針對離退休職工最關心的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問題,我們要做好相應的政策宣傳,以思想建設為核心,讓他們安心放心。天津市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在2016年3月1日起全面實施!養老金由天津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通過社會保障卡實行社會化發放。很多離退休職工擔心以后工資社會化,將和原來的單位完全脫離關系,這樣除了享受基本的養老金之外,不再享受原來的福利待遇。我們要提前做好相應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放心下來。改革事關每一位離退休職工的實際利益,也關系到事業單位發展和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絕對不是把離退休職工推向社會。改革后放射所加強了對每位離退休職工的服務保障,按照黨和國家有關離退休工作方針政策的指導下,制定放射所自己的離退休管理制度。以常規管理為基礎,以制度建設為保障,努力構建良好的管理環境。按照“統籌兼顧”去謀劃離退休工作,要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的利益,既要保證離退休職工的整體各項福利待遇得到不斷提高,又要重點解決好個別離退休職工的特殊困難。在部署工作時,既要考慮滿足離退休職工的精神文化需要,又要保證離退休職工的生活質量與社會發展同步。從政治上、思想上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
3.2激勵離退休職工調整狀態,做好養老服務輔助工作
上了年紀之后,心態容易發生變化,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出現孤獨寂寞等等不良的心理,這成為他們晚年生活最主要的阻礙。工作中要做到政治上關懷、經濟上關心、生活上關照、感情上關愛他們。遇到離退休職工看不慣或想不通的事時,可充分發揮離退休黨支部和志愿者的作用,與之溝通,變被動為主動,變消極為積極,變不利為有利,及時消除心理障礙。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熱情樂觀、積極進取。只有學會調整自己,保持積極向上,健康的心態,才能擁有幸福的晚年生活。在重大節日前夕,組織研究所領導開展走訪慰問工作,對高齡、重病、空巢等特殊離退休群體進行慰問,使離退休職工感受到組織的溫暖,領導的關心。
3.3為豐富離退休職工精神文化生活搭筑平臺
不斷豐富離退休職工精神文化生活,一直是離退休干部們晚年生活重點關注的內容,也是一項重要的幸福指標。興趣愛好可以使離退休職工充實自己退休后的業余生活,更好地預防老年抑郁癥。充分有效的利用離退休職工活動室,適時地將活動室建設納入研究所發展的總體規劃,建立正常的經費支持保障機制。離退休職工活動室可以提供給離退休職工一個娛樂的場所,以此來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繼而排遣他們因離退休和空巢期所帶來的心理上的抑郁,以及其他的負面情緒,讓離退休干部的生活更加快樂。在離退休職工活動室,可以設立一些適宜老年人的文體活動,要在文化、娛樂活動上努力創造條件。要針對離退休職工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文化需求,開展多樣化的講座和多媒體教學,指導、支持離退休職工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成立興趣愛好小組,主動開展有益于離退休職工身心健康的豐富多彩的各種文體活動,確保他們能夠精神充實,生活愉快,身心健康,老有所樂。
3.4傳統與創新相結合,全面發揮離退休職工作用
醫學類研究所的離退休人員中不少人仍然從事著相關的學術研究,比如放射所專業技術人員占離退休職工總數的70%,他們仍十分關心研究所的發展,學術上的動態;特別留意周邊的人與事,愿意表達自己的思想,樂于為研究所的發展獻計獻策,愿意用知識和專業技術優勢,繼續為研究所和社會作貢獻,有很強的參與社會事務的意識。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許多離退休職工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能力,甚至是一些在職職工所無法比擬的,他們又有著非常強烈的愿望,希望能繼續發揮余熱,實現自我。這就需要為他們發揮余熱創造條件,使他們能進入社會體現價值。把離退休職工中的專業技術人員納入研究所總體人才規劃之中,建立完善的離退休職工人才信息服務平臺,為盡可能多的符合條件的離退休職工發揮作用提供支持和技術保障。把離退休職工中的管理人員發動起來,組織他們為研究所青年一代講黨課,講所史,積極發揮正能量。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鼓勵和支持通過多種渠道發揮余熱。運用現代媒體特別是網絡技術,微博和微信等載體,開辟網上學習、網上教育、網上活動等,開拓創新不斷推進離退休工作。
總之,通過此次問卷調查活動,使我們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方向,了解到離退休老同志們的需求與困難,找準了問題所在。下一步要加強創新思路,在現有的基礎上,多創造新方法,多想新點子,使離退休工作處工作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