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亨池,楊 峰,鐵曼曼,涂 建,江家榮,李 勇,曾德權
(四川省達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四川達州 635000)
?
黃花菜銹病抗源材料抗性評價
邱亨池,楊 峰*,鐵曼曼,涂 建,江家榮,李 勇,曾德權
(四川省達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四川達州 635000)
[目的]探明黃花菜材料抗銹病的水平及黃花菜銹病發生規律。[方法]通過田間試驗,調查40個不同來源的黃花菜材料在自然條件下發病時的抗銹病水平,并對40個黃花菜材料進行抗病性評價。[結果]14個材料對銹病表現高度抗病;4個材料表現中度抗??;10個材料表現感病;12個材料表現高度感病。[結論]該研究可為黃花菜抗病育種提供理論參考。
黃花菜銹?。豢乖床牧?;發病規律
黃花菜(HemerocalliscitrinaBaroni)為百合科(Liliaceae)萱草屬(Hemerocallis)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多地重要的特色經濟作物[1]。黃花菜具有多種用途,園藝上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布置庭院、切花等很好的材料[2];黃花菜鮮花、干花均可食用,其味道鮮美、富含各種維生素、營養價值高;同時黃花菜還可以作為中藥使用,據相關藥典記載,其具有多種藥用功能[3]。銹病是危害黃花菜的主要病害[4-5],萱草柄銹菌(Pucciniahemerocallidis.)是黃花菜銹病病原[6-7]。其危害嚴重,可導致黃花菜產量下降,嚴重時可致絕收,嚴重制約了黃花菜產業的進一步發展[8]。黃花菜銹病傳統的防治手段是化學防治,但這種防治效果一般且有農藥殘留,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對食品安全也構成一定的威脅[6,9]。萱草柄銹菌具有多個生理小種且其變異速度非???,新的變異毒性小種會對化學藥劑產生抗性,從而進一步降低化學藥劑的防治效果[5]。運用抗病品種、改良抗病基因、合理基因布局是防治黃花菜銹病最簡便、有效、經濟且對環境友好的措施[10]。該研究選取的黃花菜材料來源各異,其遺傳背景復雜,基因多樣性豐富,對發掘新的黃花抗源材料具有巨大的利用價值。基于此,筆者通過多地、多點田間調查,摸清黃花菜材料的抗病類型和遺傳背景,以期為進一步利用這些抗源材料提供理論指導。
1.1試驗材料選取來源于各地栽培種、各地野生黃花品種及部分農藝性狀表現優異的黃花品種雜交組合為試驗材料。
1.2試驗方法2014~2015年在四川省達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地及渠縣黃花主栽區設置調查點,不同材料栽植于不同小區。小區面積為15 m2(3 m×5 m),采用寬窄行種植,邊距50 cm,窄行60 cm,寬行80 cm。株距25 cm、每行20株,每個小區80株。銹病調查開始時間為夏末秋初,此時,試驗地濕度大,溫度適宜,適合銹病的發生。11月初,黃花菜植株開始枯萎,銹病特征不明顯,停止調查。為區分各黃花菜材料發病程度,參照小麥銹病鑒定標準,制定黃花菜銹病定級標準(表1)。

表1 黃花菜銹病定級標準
黃花菜銹病鑒定結果見表2,各調查時期的環境溫度及濕度見表3。由表2可以看出,組培花、三月花、渠縣花、沖里花等14個材料整個調查期間均表現為“高抗(R)”,這些材料從銹病開始發生到植株枯萎,其葉片均沒有銹孢子產生,表明其對銹病表現為高度免疫,占供試材料35%;早四月、萬源花、變異花-2、早四月·武坪早4個材料在銹病發生初期或晚期有零星銹孢子產生,其抗病性水平為“中抗(MR)”,占供試材料10%;實生種苗、渠縣花變異、長嘴花、白花猛子花等10個材料在銹病發生早期或后期產生大量銹孢子,其抗性水平為“感(S)”,占供試材料25%;大烏嘴、豐城花、甘引-5、甘引-1等12個材料前期感病,銹孢子幾乎布滿整個葉片,表現為“高感(HS)”,占供試材料30%。
該研究中,三月花、渠縣花等14個材料抗性水平優異,其基因組中含有抗銹病基因,其具體的抗病基因類型未知,在后續的研究工作中,可以借助遺傳分析、分子檢測等手段來確定抗病基因所在位置及抗病機理等。這14份抗源是很好的抗病遺傳育種材料,可以通過雜交育種的方式將抗病基因導入綜合農藝性狀良好的黃花菜品種中,提高原品種的抗病性,從而改善黃花菜的商品性及價值。

表2 不同黃花菜材料銹病發病調查結果

表3 各調查時期的環境溫度與相對濕度
該研究發現,渠縣野花、長嘴花、百花猛子花、雅安野花、達州野花等黃花菜材料在環境溫度高于20 ℃時,其葉片沒有銹孢子,對銹病表現免疫;當環境溫度為13~20 ℃時,其葉片產生大量銹孢子,表現高度感病。對比分析大烏嘴、豐城花、忻州金針等黃花菜材料,在環境溫度高于20 ℃時,其葉片產生大量銹孢子,表現高度感??;當環境溫度為13~20 ℃時,其葉片沒有銹孢子,表現高度免疫??梢姡≡恢?個變種,柄銹菌的不同變種在不同的環境因子下侵染黃花
植株,同時,不同的黃花菜材料對不同的銹菌變種表現感病或者抗病。另外,調查結果顯示,銹病發生時田間濕度均較高,說明銹病在高濕度、適宜溫度下易發生。銹病病原菌變種復雜,其致病機理多樣化,還需進一步研究。
[1] 陳麗飛,董然.萱草屬植物研究進展[J].北方園藝,2007(6):66-69.
[2] 趙天榮,徐志豪,施永泰,等.大花萱草在寧波地區觀賞性和適應性的綜合評價[J].浙江農業學報,2015,27(4):560-566.
[3] 鄧放明,尹華,李精華,等.黃花菜應用研究現狀與產業化開發對策[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6):529-532.
[4] 沈瑞清.寧夏植物病原真菌區系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
[5] 楊正鋒,王本輝,范學鈞,等.黃花菜銹病轉主寄生及其發生、流行與防治研究[J].蔬菜,2005(8):24-25.
[6] 雷福成,劉紅敏,楊國興.黃花菜銹病的發病規律及防治[J].廣東農業科學,2010(5):102-103.
[7] 朱琮意,王本輝.慶陽地區黃花菜銹病的發生與防治研究[J].甘肅農業科技,2002(10):41-42.
[8] 李鈞.黃花菜銹病的綜合防治技術[J].湖南農業科學,2005(4):65-66.
[9] 丁新天,鄧曹仁,朱靜堅,等.農藝措施對黃花菜病害影響初探[J].中國農學通報,2003(1):112-113,155.
[10] 邱亨池.小麥抗源抗條銹性評價及秦農142成株期抗條銹性遺傳[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to Rust in Day lily Germplasm
QIU Heng-chi, YANG Feng*, TIE Man-man et al
(Da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 Dazhou, Sichuan 635000)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explore rust resistance level and incidence law of day lily materials. [Method] Through field experiment, rust resistance level of day lily materials from 40 sources under nature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and evaluated.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4 varieties are highly resistant to rust, 4 varieties are moderate resistant, 10 varieties are moderate susceptible and 12 varieties are highly susceptible to rust. [Conclusion] The study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disease-resistant breeding of day lily.
Day lily rust; Resistant materials; Incidence regularity
邱亨池(1987-),男,重慶南川人,助理研究員,碩士,從事蔬菜高產育種研究。*通訊作者,高級農藝師,從事蔬菜高產育種研究。
2016-06-20
S 644.3
A
0517-6611(2016)20-0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