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軍吳青(.天津自行車隊 天津 30038;.天津體育學院圖書館 天津 30038)
自行車項目中心率和乳酸活動規律的研究①
劉建軍1吳青2
(1.天津自行車隊 天津 300382;2.天津體育學院圖書館 天津 300381)
目前在自行車項目的日常訓練中通常使用的監控手段是兩種:使用心率表了解和控制訓練的負荷,使用血乳酸判定運動員的肌肉動員的程度。這兩種方法分別對自行車運動員在運動中的供能方式進行了控制與判定。通過測試得出:心率能通過輕巧的快的節奏達到很高的程度,并能維持較長的工作時間;乳酸在較多的堆積下可以提高運動員的工作能力。因此作為自行車運動員提高耐乳酸能力更為重要。
自行車 乳酸 心率 體能 運動訓練
面對當前自行車運動訓練水平突飛猛進,理念的更新及越來越強調訓練的效果,而效果如何取決于訓練手段。專項專練是目前高水平訓練的理念,收效的基礎是心率和乳酸。運用心率監控是掌控訓練的強度層次,使用乳酸判定功能區域使訓練更加的精確。
訓練的效果取決于訓練的指導思想,指導思想決定訓練的內容,而指導思想建立的基礎是對于項目規律認識的程度和對于項目的供能特點的深刻了解。
自行車運動是操器械的體能項目,是近端支撐求位移的項目,用速度決定勝負。運動員做在車坐上,雙腿在360°圓周內進行圓滑協調的踏蹬,通過自行車的鏈條帶動由后輪推動前輪求位移的速度,實際是比速度的項目,所有比賽項目最終的獲勝均建立在速度的基礎上,任何的技術、戰術均建立在體能的基礎上。自行車項目的供能系統主要是兩方面:循環和肌肉兩個大系統。

表1 心血管系統訓練完成情況

表2 心率和血乳酸活動規律

表3 公路爬坡專項力量訓練
隨著自行車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科研的結合進一步緊密,訓練的科研內涵性更強,為使訓練工作的成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訓練中必須對于給予的任何手段達到的作用十分了解,目前教練員通常使用的監控手段是兩種:中長項目是使用心率表了解和控制訓練的負荷,使用血乳酸判定運動員的肌肉動員的程度,這兩種方法分別對自行車運動員在運動中的供能方式進行了控制與判定,自行車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供能方式主要是肌肉和心血管兩大系統,通常使用心率表監控訓練強度負荷和體能狀況的評定,對于自行車運動中長項目的運動員是必備的。而使用血乳酸來判定供能的屬性。對于教練員如何準確的安排訓練強度是訓練計劃的核心,而了解在各種環境中心率與乳酸的活動規律則是核心的基礎。血乳酸隨著運動強度的增高由肌肉中釋放,通過血液的流通被氧化掉。血乳酸的急劇增高與運動員的肌肉輸出功率成正比的關系。這是人們過去的認識:認為乳酸與肌纖維募集的組數成直接的關聯,實際通過近幾年實驗發現不成正比的關系。而這當中骨骼肌的運動速度才是關鍵,同時在運動中采用適當的負荷阻力,即有經濟的頻率又使心血管功能充分的動員,訓練效果才能體現。
2.1測試一:心血管系統訓練完成情況
時間:2014年12月26日下午。
天氣:晴,北風4級,最高氣溫2℃。
地點:北京蘆城體校體育場外道,周長500 m。
訓練內容:心血管系統訓練,勻速跑60 min。
負荷要求:使用機能測試的通氣閾心率:王X170次/min于XX175次/min(兩名均是我國優秀的自行車運動員)。
測試目的:是通過運動員在進行一般身體素質練習時與專項同樣的心率負荷的情況下,血乳酸活動是否一致。測試情況見表1。
2.2測試二:心率和血乳酸活動規律
時間:2014年12月8日,上午。
天氣:晴,東南風3級,最高氣溫9℃。
地點:北京大興縣馬居橋路牌9 km~4 km,距離5 km。
訓練內容:個人騎行5 km×3組,傳動比53×19=5.86 cm。
訓練目的:使用3種心率進行穩態測試,找出無氧閾速度。對照專項與一般身體素質使用一樣心率的情況下血乳酸活動的規律。
負荷要求:
王X第一組5 km,HR150次/min;第二組5 km,HR160次/ min;第三組5 km,HR170次/min。
于XX第一組5 km,HR155次/min;第二組5 km,HR165次/ min;第三組5 km,HR175次/min。
注:在測試途中傳動比不要變化,(不論是在任何的情況下)速度盡量平穩,最后接近終點不要做加速的動作。組與組之間間隙時間為10 min。可進行小傳動比的遛車幫助恢復。
測試情況見表2。

表4 BT-ATS功率車專項力量訓練
2.3測試三:血乳酸在公路爬坡中的變化
自行車運動員項目主要是體能,對于自行車項目供能差別較大,短距離項目主要是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調動肌肉的更深層參與工作,而中長項目運動員的耐乳酸水平是取勝的基礎,沒有很好的耐乳酸水平就不可能使速度發揮的更好,目前中長項目的教練都努力研究提高運動員的高速耐力也就是耐乳酸的能力,要提高耐乳酸的能力首先要能將乳酸釋放出來,制造乳酸才能夠耐乳酸,過去人們對于乳酸的認識局限在肌纖維募集的組數方面認為肌纖維目集的組數越多乳酸就會更高,但實際并不是這樣乳酸的高低實際和肌肉的做功速度有關,見測試表3。
從表3和表4兩張表格中能明顯的看出:并不是因為頂風上坡負荷阻力的加大而乳酸就增高了,為了能更好地說明筆者的觀點,進行了表3和表4的測試。
剛開始采用此手段的目的:是在一定力量的基礎上進行乳酸訓練認為乳酸會在8~10 mmol/L 這樣會跟公路計時賽項目相匹配,結果通過幾次的訓練和測試均反應傳動比大心率低,雖然功率相差不多但乳酸水平相差甚大,在這種情況下改變傳動比將傳動比減小到踏蹬頻率在70~75次/min,功率則不變,明顯的頻率上升乳酸也隨之提高,當進行這方面了解之后,又采用BT-ATS功率車試,驗證結果反映是一致的。
根據這個原理筆者在安排隊員負荷阻力的前提下更多考慮踏蹬頻率,大大的提高了運動員的耐乳酸水平,并能充分的調動心血管系統參與工作,使運動員的供能系統均得到了加強。
2.4測試四:通過在BT-ATS功率車上的訓練發現血乳酸的變化BT-ATS功率車專項訓練的情況見表4。
(1)自行車運動員在訓練中頂風與順風時的心率雖然是相同的,但是乳酸值有明顯的差別,這主要源于肌纖維募集的數量。由于頂風時所需的能量較大,肌纖維的動員遠遠大于順風。加之上肢在頂風時也積極的參與工作,因此乳酸的堆積較多。血乳酸的動員條件是肌肉的募集肌纖維的數量。但骨骼肌的收縮速度在其中是起關鍵性作用。
(2)在進行一般身體素質訓練,采用改善心血管系統手段。使用無氧閾心率進行長距離的跑與自行車的順風騎行以及在無風的情況下使用小傳動比訓練,在心率要求同樣的情況下血乳酸值大致相同。而采用大傳動比或是在頂風的情況下雖然心率要求相同,但是由于肌力的不同乳酸急劇的堆積,使工作能力也隨之下降很多,縮短了工作時間。
(3)通過測試使筆者能清楚的認識到,輕松地跑步與自行車專項小傳動比的快節奏訓練,對于運動員的心血管刺激強烈,而采用大傳動比訓練則對于肌肉系統的刺激強烈,在阻力合適的情況下使乳酸堆積加快,心率也隨之成正比的上升。當運動員沒有能力勝任歸于的阻力情況下第一時間是心率的下降。使用輕、快的節奏對于心血管系統的刺激效果明顯。而使用較大的傳動比只要能夠承受較高的頻率。頻率如何將產生對于肌肉負擔加大的作用,使乳酸急劇的上升,影響工作的能力。因此大家在訓練中一定圍繞經濟的踏蹬頻率,不做加大傳動比而丟到頻率事情。
(4)根據以上的測試依據,心率與血乳酸的活動規律。人們在自行車運動訓練中雖然在同一個距離中,但由于使用不同的傳動比就會出現不同的訓練效果。因此可以利用自行車項目的特性,使訓練手段有機的結合。盡可能不使運動員練就一種固定的模式,又能結合超量恢復原則合理的安排運動量和強度。
自行車運動是操器械的體能項目,自行車運動需要運動員隨著傳動比的增大,速度的加快,為了獲得更大的速度運動員就要克服越來越大的阻力。從以上測試看出,心率能通過輕巧的快的節奏達到很高的程度,基本可以達到最高的心率情況下,并能維持較長的工作時間。因為血乳酸動員的水平比較低。而且運動中邊釋放邊被恢復了。但是使用較大的傳動比需要肌纖維更多的參與,這作為一種力量訓練還是可行的。在乳酸堆積較多的情況下提高運動員的工作能力,作為自行車運動員更為重要。提高運動員的耐乳酸能力是教練員、科研人員研究的主要課題,尤其作為中長距離運動項目。
[1]李之俊.自行車運動的科學與實踐[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2]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G872
A
2095-2813(2016)08(a)-0008-04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2.008
劉建軍(1967—),男,漢,天津人,碩士,中級教練員,研究方向:運動訓練學。吳青(1970—),女,漢,天津人,本科,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圖書情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