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是“十三五”期間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黨的重大政治任務。國家開發銀行云南省分行(以下簡稱“云南分行”)一直以來將支持云南脫貧攻堅作為全行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使命和政治擔當,通過創造性地開展了大量金融扶貧工作,形成了卓有成效的階段性成果。
構建金融扶貧保障機制
2015年以來,云南分行主動邀請總行有關部門多批次赴云南調研,了解云南省脫貧攻堅實際情況,于2015年9月成功推動總行將云南作為扶貧試點的6個省區之一。
2016年5月,云南分行力促總行胡懷邦董事長赴滇與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召開高層聯席會議,推動總行與云南省政府簽訂《開發性金融支持云南省脫貧攻堅合作備忘錄》,雙方就開展醫療衛生、教育扶貧專項貸款合作達成一致意見,為支持云南脫貧攻堅進一步夯實了基礎。同時,云南分行與省交通廳、省水利廳和省教育廳分別簽署專項合作協議。云南分行以此為契機,繼續深化銀政合作關系,通過加強在專項建設基金、脫貧攻堅(含職業教育、醫療衛生等專項合作)、“五網”建設、棚戶區改造、園區建設、全域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助力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創新支持農村危房改造
2015年,根據云南省扶貧攻堅的現實需要,云南分行爭取到總行在全國唯一對云南提供每年30億元,5年150億元的農村危房改造貸款政策支持。云南分行積極與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等省級部門協同配合,已實現對農村危房改造(基礎設施部分)承諾貸款50億元,預計將支持全省2500個示范村建設。目前,云南分行已先期實現貸款發放8.6億元,支持了保山、臨滄、大理、普洱等13個州市,102個縣430個示范村的貧困農村基礎設施改造。
支持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
多年來,云南分行對云南省貧困地區的交通網絡、安全飲水、能源保障等“五大基礎設施網絡”項目累計發放貸款超過1100億元,并與省級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全力爭取到大額專項建設基金,數額居全國前列,努力破解貧困群眾“難在路上、困在水上、缺在電上”的問題,致力于改善貧困群眾生活條件,增加區域發展支撐能力。
大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今年4月,云南分行通過采取“易地扶貧搬遷到省”的方式,落實“省負總責”的要求,以省級扶貧投融資主體為貸款對象,采用“省級統貸、整體承諾、分縣核準、分筆簽約”模式,向省扶投公司全額承諾貸款227.5億元(中央貼息貸款),支持全省6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倒排進度計劃,云南分行于8月24日,第一時間率先實現貸款發放36.75億元。
突出產業扶貧在貧困群眾增收中的根本性作用
云南分行立足貧困地區資源稟賦,以特色產業為抓手,采取“產業扶貧到村(戶)”的方式,通過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統貸、“龍頭企業+農戶” “市場化運作+政府增信”等多種模式,推進貧困地區“一縣一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培育,著力滿足云南省產業扶貧金融需求;此外,還通過專項建設基金支持了云冠牌冰糖橙(褚橙)農業產業化建設項目、龍陵縣云南品斛堂石斛產業化項目等一批帶動貧困人口精準脫貧的產業化項目。
著力支持教育扶貧
近年來,云南分行按照“應貸盡貸”的原則,支持貧困地區學生走進大學校園,享有教育公平,讓貧困學生有機會走出貧困,改變命運,進而反哺鄉梓,改變鄉村貧困的局面。在金融系統中唯一堅持向全省貧困大學生家庭發放助學貸款近40億元,精準支持省內貧困大學生64.8萬人次,做到了州市、縣區、省內高校全覆蓋。特別是2015年以來,云南分行加大對云南省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及國家級貧困縣助學貸款的發放力度,全年累計發放貸款8.84億元,支持貧困學生13.7萬人(其中80%以上貸款用于支持73個國家級貧困縣貧困學生)。
為確保省內貧困生能申請貸款順利入學,云南分行與省教育廳在原計劃規模基礎上及時追加貸款規模1萬人,計劃2016年下達規模17萬人,涉及貸款規模11.7億元。
加強對教育、衛生扶貧項目的支持力度
今年5月,省領導在雙方高層聯席會議上提出希望開行對云南省提供職業教育扶貧專項貸款,重點支持全省職業教育項目建設;提供衛生扶貧專項貸款,重點支持全省縣級公立醫院、特色醫院項目建設,并簽署了《開發性金融支持云南省教育事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6月,云南分行與省衛計委補充簽署了《開發性金融支持云南省醫療衛生扶貧合作協議》。云南分行第一時間與省發改委、財政廳、教育廳、衛計委等主管部門溝通聯系,積極落實高層聯席會議精神,多次向總行領導和有關部門進行匯報協調,不斷優化貸款方案,全力推動實現項目落地,把好事辦成辦好。
精選干部到州市掛職推動脫貧攻堅
扶貧工作與其他工作相比,一個重要的特點是必須傾注真摯的感情,真正把貧困老百姓作為自己必須履行責任的衣食父母。云南分行精選了19名業務骨干(相當于全行人數的1/10)作為金融扶貧專員赴各州市交流掛職,將金融扶貧專員作為政府和開行之間的聯絡員、當地脫貧攻堅的參謀員和金融知識的宣傳員,為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融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