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農村信用社通過完善制度建設、加大信貸投入、提升金融便利化、積極推進普惠金融、深入踐行“掛包幫”等措施,積極主動做好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以實際行動、用真金白銀助推各地扶貧事業發展。
加大工作力度,強化金融扶貧措施
省聯社黨委辦公室印發了《關于成立全省農信社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通知》,成立高規格的金融扶貧領導小組,完善領導工作機制,形成三級聯動的工作合力。此外,省聯社下發《農信社金融服務重大工作考評辦法》,將金融扶貧工作作為各級農信社年度考核的內容,與領導班子考評、干部任用、履職問責、獎懲等掛鉤,確保全省農信社各項扶貧措施得到有效落實。省聯社還印發了《云南省農村信用社精準扶貧(扶貧到戶)小額貸款管理辦法(試行)》《省聯社2015年度定點掛鉤扶貧方案和落實領導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制度做好2015年掛鉤聯戶工作意見》等文件,進一步了明確精準扶貧小額貸款管理辦法及定點掛鉤扶貧工作方案,切實指導全省農信社認真開展定點扶貧、掛鉤扶貧工作,做好精準扶貧貸款工作。
省聯社領導分別赴保山、會澤等地開展扶貧攻堅重點調研,共商金融支持扶貧攻堅的具體措施,出臺專項實施方案,為全省農信社做好金融精準扶貧起好示范帶頭作用。省聯社辦公室還下發了《關于農業發展銀行易地扶貧搬遷貸款代理結算業務相關合作協議的通知》,雙方優勢互補、各展所長,共助扶貧事業發展。
不斷增加信貸投入
云南省農村信用社于2006年開辦了針對貧困農戶的小額扶貧貼息貸款,2014年又在33個縣試點開辦了精準扶貧小額貸款。省農信社瞄準扶貧攻堅的“主戰場”,積極加大對連片特困地區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16年5月末,省農信社在93個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縣貸款余額達2201.08億元,較年初凈增127.60億元,增速為6.15%,高于各項貸款增速0.91個百分點。
截至2016年5月末,省農信社已為79.80萬戶貧困戶發放小額扶貧貼息貸款209.37億元,其中“精準扶貧”貸款25.94億元;向18.02萬農戶發放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設專項貸款82.27億元;為36.37萬戶創業者發放“貸免扶補”創業小額貸款218.60億元;為4694家微型企業發放兩個“10萬元”微型企業培育貸款4.54億元;為5.12萬戶黨員群眾發放“基層黨員帶領群眾創業致富貸款”39.99億元。
云南省農村信用社在省內率先開辦林權抵押貸款、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農村房屋抵押貸款,2016年1-5月累計發放貸款65億元,貸款余額達142億元,通過產品創新,使“死資產”變為了“活資本”,提升了貸款的可得性。
加大對“五網”建設等基礎設施的資金支持,解決瓶頸制約,為脫貧攻堅和產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積極推進普惠金融
在全省設立2431個營業網點,主動承擔了包括獨龍江鄉在內的111個農村金融空白鄉鎮網點覆蓋工作。
與省人社廳聯合積極推廣“基層金融服務站工程”,在全省117個縣的12444個行政村(居)委會,招募培養了一批村級金融協辦員隊伍,有力提升了貧困地區和貧困群體金融服務便利化水平。
在全省布放ATM機等自助設備1.33萬臺,布放惠農POS機1.40萬臺,為全省12848個社區、行政村提供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達到全省14262個社區、行政村的87.84%。
為全省754萬戶農戶建立信貸檔案,占全省農戶總數(948萬戶)的79.53%,給予593萬戶農戶授信1677億元,在全省評定信用戶538萬戶、信用組1.83萬組、信用村3020個、信用鎮203個。
云南省農村信用社還利用自身的網點優勢,為縣鄉財政代理發放各類財政直補農民資金76種,2007年至今發放金額總計660億元。
深入開展“掛包幫、轉走訪”工作
云南省農村信用社有效開展“掛包幫、轉走訪”工作,派出扶貧工作隊隊長及駐村工作隊前往思茅區六順鎮實行駐地扶貧,并響應省委組織部關于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紅色股份”試點工作要求,省聯社向嘎里村捐贈產業發展資金50萬元,入股嘎里村農民專業合作社。同時,根據農民合作社規模及建設進度提供優惠貸款,探索以“特色優質資源產業合作社+優惠貸款支持+人才支援+致富帶頭人培養”推動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的新型扶貧方式。
“十三五”期間的金融扶貧規劃
“十三五”期間,云南省農村信用社將全面完成涉農貸款“一個高于”目標,力爭涉農貸款余額總量翻一番;實現小微企業貸款“三個不低于”目標;力爭“十三五”末投向國家級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區涉農貸款余額翻一番,年均增速高于全省農信社涉農貸款平均增速,為全省打贏扶貧攻堅戰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