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舉辦G20峰會對中國的好處非常巨大。但很多人覺得G20似乎離我們普通人太遠,就算對經濟有影響,那好像更多的是在宏觀層面。其實這些看似“高大上”的議題,與每個中國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下面我們來盤點G20峰會期間作出的相關決策將為中國百姓帶來哪些值得期待的實惠?G20峰會成果將如何影響百姓的錢袋子?
人民幣納入SDR:人民幣更“好用”
杭州G20峰會中的一個重要討論內容就是擴大SDR使用,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決議正式生效,成為SDR籃子內第三大貨幣。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有助于增強SDR的代表性,有助于完善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對于中國和世界是雙贏的結果。在老百姓感知的層面,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對于我們的錢袋子有哪些影響?
可能減輕中國人“錢袋子”縮水壓力。納入SDR貨幣籃子的貨幣通常被視為避險貨幣,人民幣“入籃”后,將增加公私部門對人民幣的需求。這樣,市場預期就有了:人民幣“入籃”未必會馬上引起資產配置的巨大變化,卻會增強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在美元升值預期增強背景下,“入籃”利于穩定人民幣匯率,減輕貶值壓力。而這顯然利多人民幣資產,減輕中國人對錢袋縮水的擔憂。
旅游、留學、海淘或將更加便利。從中長期看,人民幣“入籃”將加速人民幣資本市場國際化,進而推動人民幣在更大范圍成為結算貨幣,并最終成長為國際儲備貨幣。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長期來看,持有人民幣的中國消費者出境旅游、購物和投資將更便捷。換句話說,中國人今后或許可以在更多國家,直接用人民幣在境外消費,增加交易便利度,規避匯率風險。
跨境投資可能更容易。人民幣“入籃”可能促進中國加速推進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倒逼資本和金融賬戶加速開放,這可能有利于中國老百姓在全球范圍進行資產配置和交易。
另外,伴隨配套的渠道建設,中國人今后拿人民幣在海外炒股,購債,買保險,投資房產會更加方便。伴隨國內外雙向資金流動更加便利,即便您不直接投資海外,也可通過購買理財產品,間接配置海外資產。
貿易便利化:進口產品更多 價格更便宜
近年來,中國在推進貿易便利化方面步子邁得很大,四大自貿區蓬勃發展,與國際金融接軌。此次G20杭州峰會,中國更是積極推動將貿易與投資擺上G20的議題。中國堅持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如何影響百姓生活?
百姓消費:商品價格更實在 選擇余地更大。貿易便利化提升后,給咱老百姓消費帶來的好處將會很直接。比如,進口商品、旅游、醫療等商品服務,不僅價格更實在,而且可選擇的余地也更大。
創業就業:就業質量高 有望拿到“國際工資”。自貿區致力于營造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必然會對高層次的人才產生不小的需求,特別是在金融、物流和IT等領域,許多大學畢業生以及專業人才將有機會不出國門,就拿到遠超同行業水平的“國際工資”。
投資理財:個人可投資港股、美股。想要更高的存款利率,想要更舒心、更放心的金融服務,想直接進軍美股……貿易便利化以后,得到這些不再困難。隨著自貿區政策漸趨明朗,老百姓將能夠獲得更多與國際接軌的理財產品、更多的海外投資機會、更好的投資理財服務。與此同時,隨著更多國外的銀行進入自貿區與本地銀行競爭,百姓還可以有更多的理財選擇。
娛樂休閑:明星“大腕”離我們越來越近。中國堅持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近年來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改革舉措,努力提高對外開放程度。按照規定,自貿區允許設立外商獨資的娛樂場所,允許設立外商獨資演出經紀機構。這可是外資文化巨頭眼中的“香餑餑”!以上海自貿區為例,在去年美國倪德倫環球娛樂公司入駐自貿區后,外資演藝公司紛至沓來。
科技數碼:游戲機不再只能玩水貨。如果你是個游戲迷,恭喜你,通過正規渠道擁有“行貨版”的游戲機再也不是夢。貿易便利化提升后,按照規定,自貿區允許外資企業從事游戲游藝設備的生產和銷售。這意味著,國內巨大的游戲娛樂市場正逐步開放,更多的海外游戲產品可以通過正規渠道拿到手中。
普惠金融扶貧助微:金融服務更有實惠
國務院印發的 《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首次樹立了普惠金融的國家戰略。普惠金融也是今年G20峰會的重要議題。做好微小、確切而有幸福感的金融,有利于每個人、每個小企業實現自己的夢想。普惠金融到底是什么?它將如何惠及我們尋常百姓的生活?國家將會有哪些監管、財政、稅收等政策支持?
普惠金融立足于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發展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普惠金融的重點服務對象是小微企業、偏遠地區居民、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殘疾人、老年人等。它主要目標是有效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明顯增強人民群眾對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到2020年,我國要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普惠金融服務和保障體系,特別是要讓重點服務對象及時獲取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
普惠金融如何“惠”及尋常百姓家
《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 2020年)》提出,鼓勵大型銀行加快建設小微企業專營機構;要基本實現鄉鄉有機構,村村有服務,鄉鎮一級基本實現銀行物理網點和保險服務全覆蓋;鼓勵銀行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面向農村地區,提供安全、可靠的網上支付、手機支付等服務;支持有關銀行機構在鄉村布放POS機、自動柜員機等各類機具等。
有哪些監管和財稅政策支持
完善貨幣信貸政策。積極運用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等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增強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擴大涉農、小微企業信貸投放。
健全金融監管差異化激勵機制
推進小微企業專營機構和網點建設。有序開展小微和“三農”專項金融債的申報和發行工作。推進落實有關提升小微和“三農”貸款不良容忍度的監管要求,完善盡職免責相關制度。扶持小額人身保險,支持保險公司開拓縣域市場,對中西部設立省級分公司和各類分支機構適度放寬條件、優先審批。
發揮財稅政策作用
立足公共財政職能,完善、用好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落實小微企業和“三農”貸款的相關稅收扶持政策。
強化地方配套支持
鼓勵地方財政通過貼息、補貼、獎勵等政策措施,激勵和引導各類機構加大對小微“三農”和民生尤其是精準扶貧等領域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