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育云
【摘要】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優化,我國市場企業的經營方式也在不斷發生改變。自從2012年,我國財政部實行了長期股權投資準則的修訂,該修訂從根本上優化了財務報表信息的實用性和全面性,但是,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而言,財務報表的編制有較大的改變。對此,為了更好的掌握財務報表的變化,本文詳細分析長期股權投資準則的修訂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關鍵詞】長期股權投資準則 修訂 財務報表 影響
一、引言
長期股權投資準則的修訂主要是在理論層面重新設計了聯營企業與投資企業之間的內部經濟交易方式和抵銷方法,將多個企業之間的交易定義為原則性規則,從而更完整、細致的體現財務報表的信息實用性和全面性。借助會計人員制定財務報表,能夠更直接的體現交易當中的利益損益以及抵銷調整等等,這也必然導致財務報表會從多個方面發生改變。
二、修訂后使用范圍的影響
在新經濟環境之下,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越發明顯,我國大多數企業的經濟都邁向國際化,資產市場逐漸明顯,投資行為以及經濟活動的頻繁性也越來越高。長期股權投資主要是資本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屬于企業借助投資行為獲得其他企業股份的一種長期受益。在修訂實施之前,長期股權投資的準則普遍是以長期債權投資以及短期投資等多種投資為基本形式的交易為主,在修訂實施之后,長期股權投資的準則只能夠規范和約束長期股權投資,在一定范圍之內能夠將短期投資變更為帶交易性質的經濟性投資[1]。在準則被修訂之后,使用范圍有明顯改變,其主要包含以下兩種:企業將自身所擁有的子公司以及合營企業等公司實行的控制權改變性投資;企業無法再對投資企業形成較大的影響,不能實現控制目的,不具備任何市場報價的經濟性投資行為。
三、修訂后新增企業合并性計算方式
修訂后新增企業合并性計算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獲取股權投資有一種方式主要應用相同控制之下的企業獲得,實行聯合方式進行投資的過程中,投資的形式既能是現金支付的形式,還能是承擔相關債務或轉變資產擁有人等多樣化的方式作為投資的主要形式[2]。針對首發就實行長期股權投資的企業而言,支付現金以及成本、轉染資產、承擔相關債務等方式之間的差異是借助資本公積實現適當調整的。對于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而言,應當保持在同一控制方式之下,企業對中長期股權投資的啟發式成本根本之上并根據合并權益所有者的賬面價值份額進行分配;(2)對控制權不同的企業而言,合并成本投資的明確之下,應當在購入企業之后,按照合并成本來當做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成本[3]。初始投資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是證券的公允價值中的一種,主要體現在所付出的負債或資產等方面,同時也有可能在合并投資的行為中體現為各種費用;(3)在一些能夠獲取初始投資成本的方式上基本上和原準則完全不相同,這些和原則差異的方法普遍是借助合并其他企業的方法實現。這一種和原準則相依的方法主要有四種。第一種,借助企業所發行的權益性債券來獲取,這一種方法是一種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當做初始化成本投資。第二種,針對投資者個人投資的狀況而言,需要按照雙方的投資協議或合同價值來明確投資時所付出的成本。但是,有一種狀況例外,假設協議當中有價值不允許的約定則不相同。第三種,借助某種特殊的方式獲取,利用使用非貨幣性的成本資產來實現交易,這一種交易具備非常明顯的商業實用性,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良好的得到計量,假設所體現的資產公允價值不能夠通過某些可靠性路徑明確計算,則應當選擇投入資產的公允價值。由此可見,假設有補價的方式,還是應當按照實際的狀況進行適當的補價。最后一種就是借助負擔債務的方式獲取,這一種方式中,初始投資成本主要是其他企業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
四、修訂后財務報表對財務報表內容的影響
在修訂之后,長期股權投資的準則明確要求投資企業對子公司投資進行期限約束。需要對這一種投資期限實行針對性的成本核算,在制定財務會計報表的過程中,應用權益法實行適當的優化與調整。
例如,A公司買入了C公司,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收益,所獲得的經濟收益也包含了C公司的利潤,C公司利潤當中有一部分是屬于A公司的,那么C公司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將一部分經濟收益撥給A公司,一般情況下是在年末。對此,C所獲得經濟收益的這一批貨物的利潤必須要減去A公司所獲取的利潤之后才是真正的經濟收益,A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需要以權益法核算所獲取的經濟收益需要減去那一部分。合并兩個企業的財務報表需要將兩個企業內部的利潤抵消掉之后才能夠進行編制,A公司的交易直接體現在長期股權的投資當中,而C公司則是體現在經濟收益當中,最終借助年末A公司的投資回報體現利潤,常規合并財務報表必須要抵銷掉A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及C公司對應的一部分經濟收益,但這這對于利潤的真正獲取而言仍然是從C公司給A公司來實現的,那么就應當是適當調整A公司的賬面價值,也就是借助對方來體現長期股權投資。
在修訂之后,產期股權投資的處理方式便是與國家上的會計準則保持一致。以為,在應用成本法對企業的投資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實際體現投資收益的利潤與現金,在這一理論投資當中是真正的現金流通行為。對此,在應用成本法對財務報表實行獨立制作的過程中,能夠直接制造非常有應用價值的信息內容,這對于編制財務報表時的實用性和全面性有非常明顯的影響。與此同時,在對編制財務報表的過程中,必須要按照權益法對報表進行適當的調整,通過這樣的方式全面優化財務報表當中所體現出來的公司所控股權的投資權益改變狀況,從而幫助企業掌握相關事項之間會計工作中相互抵消項目的處理工作。
五、總結
綜上所述,長期股權投資準則的修訂在一定程度上參考借鑒了國外的一些財務會計準則以及會計準則。準則的修訂是基于我國國情的,其有效控制并約束了我國會計報表的處理方式,并提供了全新的實施方案,根據國際市場的企業準則實施狀況進行優化,針對我國企業而言有明顯的跨越式改變。長期股權投資準則的修訂內容主要概括了企業的合并以及會計報表準則的部分實際標準。內容主要包含:對合并企業當中同一控制的企業應用權益結合的方法進行處理;對合并企業當中并非同一控制的企業應用購買法核算方式進行有效控制,將會計報表的合并準則集中在長期投資當中。長期股權投資的目標對每一個企業而言都需要有最大量的經濟收益,從這一方式中獲得的經濟收益有非常多的途徑,能夠借助股權獲得以及其他獲利手段,從中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李小芹.長期股權投資、合并報表準則變化對集團企業價值管理的影響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4,18(12):91-95.
[2]蔡志俊.新長期股權投資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之間幾點異同的分析[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4,1(Z1):79-80.
[3]趙學群,趙新貴.《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主要變化解讀[J].財務與會計,2014,32(1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