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治玉 夏紹群
【摘要】ERP系統是一個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統,它集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理念于一身,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運行模式,是對企業資源進行有效共享與利用的一個信息平臺。隨著企業ERP系統的實施,必將促進企業內部審計發生變革。企業實施內部審計后,隨著管理流程發生了變化,內部審計的重點也發生了轉移,解決了一些由于傳統方法造成的不便,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足之處,具體內容將在文章中進行闡述。
【關鍵詞】企業資源計劃 內部審計 內部控制 審計對策
一、ERP環境下內部審計工作的概況
(一)內部審計及ERP的定義
內部審計,是由企業內部員工參與、服務于管理部門的一項獨立的審查、監督和評價的活動。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指的是企業資源計劃,主要針對的是產品研究與設計、產品的運營控制、生產計劃、采購、銷售、庫存(輸入品、半成品和成品)以及財務和人事等方面的集成優化管理,還有相應模塊的組成部分。
(二)ERP對內部審計工作的影響
1.對審計環境產生影響。通過計算機的自主化,針對檢驗、核對、評判、督查還有針對系統內部各項功能執行高效有用的權限控制等已在后臺進行同步操作,企業的內部控制已經更新改變成了根據整體業務流程的實時控制、決策為重點,進而產生了同時注重管理和系統控制、人機控制互相結合的各方各面的集中控制,同時,內部管理權限的嚴格性還有核心的風險控制點被設定成為了內部控制的重點。
2.對審計風險產生影響。審計數據的全面集中很可能產生新的風險:第一點是ERP系統中存在的職責相對較為集中,由此增加徇私舞弊的風險;第二點是機密數據被盜的可能性,乃至被非法分子無痕篡改;第三點是系統對可能出現的錯漏的處理方法存在重復與連續;第四點是由于數據傳輸與儲存的故障或是系統軟件的不完備,導致的數據出現異常錯報的可能性;第五點是可能存在的計算機病毒或是“黑客”對系統進行蓄意損壞,還有計算機自身存在的物理性能的脆弱性等等。
3.對審計實務產生影響。
⑴對審計范圍和對象產生影響。由于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將供應鏈管理當作其管理思想的核心,企業加深了處在供應鏈兩端的供應商與客戶的聯系,正因如此,供給給企業相關服務與產品的,平日和企業有資金及利益往來的第三方個體也應當被列入需要審計的名單內,這樣來看,系統自身也就成為了被審計的重點對象。
⑵對審計內容及重點產生影響。第一,隨著ERP系統的深入了解與使用,針對當前所使用的系統、程序還有目前正在從事的運營活動的安全審計變得愈發重要。第二,在當前使用的系統環境下,企業每個部門所參考并使用的是從相同的數據庫輸出的信息,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錯漏與失誤,就將會有連鎖反應隨之出現,這時,企業的原始數據與信息就隨之成為了審計工作的重點對象,它的具體內容包含一個商業企業經濟業務本身的合理合法性與真實性以及精準的原始憑證錄入。
二、實施ERP后內部審計工作出現的問題
(一)信息技術方面的問題
企業資源計劃(ERP)實施以前,處理內部信息的方法是把會計與審計的資料留給審計人員,通過審閱、對比以及函證等方式來收尾。而企業資源計劃在大部分企業施行后,原先使用的審計方法雖然依舊存在,但所有的會計審計信息資料將不再被孤立,而是結合企業的人力、生產、財務、供給,最終構成了綜合性、系統性的一個整體。由此,審計的內容、風險、證據采集還有內部控制等等在這個系統的審計過程中都有了重大的轉折與變化,這些轉變也就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新展開產生了新的挑戰。
(二)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問題
信息系統現代化審計需要審計人員熟練掌握現代化審計的實際意義,并且在計算機技術方面有深入的了解。當前審計員的審計的新認識依舊不夠全面,有不少審計員仍然把審計當作糾錯的方式,這種看法極有可能致使信息系統下審計整體的忽視,我國目前審計員采用的審計方法依然停留在手工方式上,計算機只起到了很薄弱的輔助作用,這些問題都有可能使ERP的全面實施受阻。
(三)企業內部審計對象中出現的問題
內部審計的對象,亦可稱為內審的客體,可以簡單的概括成企業經濟活動。它的范圍很廣,包含了企業自身的經管活動以及經營管理相關活動的信息載體。原始的審計對象其信息載體大多是紙質的,具有信息量大、不便于查閱與校正的弊端,存在導致審計工作的錯漏,并且原有的審計沒有將ERP實施以后會產生的風險控制等因素考慮進去,對風險控制的考慮不周將有可能造成重大失誤。
三、針對現存問題提出的對策
(一)增強審計信息化建設,完善信息化系統和操作平臺
合理的審計軟件應當集“審計工具”、“管理軟件”和“法規、制度查詢系統”三大功能于一體,這就對審計軟件產生了要求:具備直接取數、財務分析、數據處理、報表及附注合并、審計底稿自動生成等多項功能,與此同時,一部分如被審計企業資料管理、審計檔案管理、信息資料管理等管理功能也應該同時具備,審計過程中需要的審計計劃與小結、文檔清單等模板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增強對內部控制風險的評估,完善內部控制體系
ERP系統的實施改變了企業以前的內部控制機制,對內部控制的要求也就更為嚴密,因此,對內部控制風險進行評判與審計的重要性也就由此增強。然而,盡管ERP系統下企業內部控制風險是在既定的程序下進行監督與控制的,企業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仍然有產生重大差異的可能性,因此,ERP環境下應加強對審計內部控制體系的有效評估與測試,從而促使企業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并合理確定審計重點,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舞弊等重大事項,以提升內部審計工作的工作效。
(三)增強對ERP系統中原始數據錄入的抽查
在ERP系統內,系統使用的審計數據都是無縫對接的,自終端業務開始,財務與生產、采購、銷售等環節都有密切聯系。因為ERP系統使用的是相同的數據源,這就要求原始數據具有更高的精準性與完整性。在審計的過程中,審核原始數據的精準性也是ERP下內部審計工作極為關鍵的基本要素之一,這樣可以做到從源頭上控制審計錯漏的出現。
四、結語
在ERP環境下,隨著審計線索的變化,改變內容、數據載體和技術手段,傳統的內部審計已經無法滿足現在信息化系統的需求。因此,我們應該加強ERP環境下內部審計工作體系的建立,明確內部審計人員的職能要求與專業素養,建立并完善在新形勢下符合現有條件的內部審計體系。將內部控制,特別是組織機構與管理制度列入重點加強范圍,將數據錄入與輸出控制,計算機與網絡安全納入內部審計之中,促進內部審計在信息化系統下順利展開。
參考文獻
[1]黃作明.佶息系統審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劉冰,溫立健.在ERP環境下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的措施[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8,4.
[3]劉文漢.關于ERP環境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審計[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08,9.
[4]葉玲.ERP環境下內部審計策略[J].財經界,北京:財經界雜志發行部,2012:241.
[5]張欣.ERP環境下的企業內部審計研究[J].冶金經濟與管理,2010,5.
[6]張洪波,桑麗霞.基于ERP的企業審計研究[J].審計信息化,2008,12.
[7]趙紅英.ERP環境下的企業內部審計[J].經濟研究導刊,2009,2.
作者簡介:韓治玉(1993-),女,漢族,安徽巢湖市人,管理學學士,單位:天津財經大學會計專業碩士,研究方向:會計;夏紹群(1993-),女,漢族,安徽馬鞍山人,管理學學士,單位:天津財經大學會計專業碩士,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