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春燕 劉欣欣
【摘要】融資租賃業在我國發展時間十分短暫,只有二三十年的歷程,因此目前發展還不成熟,業務相對也比較單調。但是融資租賃業在市場經濟中有較大的比重,所以營改增對這個行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合理的運用稅收制度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只有對融資租賃業企業的營改增政策做出有效的運用,才能使企業利潤達到最大化。本文探討營改增給融資租賃業企業造成的一系列的變化和帶來的各方面影響。其中包括積極影響以及消極影響,特別是發現融資租賃業實施營改增后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系列措施予以優化。
【關鍵詞】融資租賃業務 營改增政策 稅負 影響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上市公司的經濟規模也在逐步擴大,融資租賃業企業間的競爭也異常激烈。企業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只能最大化地減少成本,而稅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成本的預算起到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對融資租賃業的營改增政策的研究是必要的。營改增的試點和不斷深化,對融資租賃業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方面給企業發展帶來了積極的一面。更值得注意的是,營改增政策的深化所造成的一系列問題不斷加劇。本文探討營改增政策給融資租賃業造成的各方面的影響,以及給對企業帶來的消極方面,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系列措施予以優化,使融資租賃業能夠健康地發展。
一、營改增和融資租賃的基本概念
營改增就是將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把經濟業務中原來征收營業稅的交易改為征收增值稅的一種政策。融資租賃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扮演者舉足輕重的角色,強調的是“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在合同期滿時,租賃資產的所有權轉移給承租方。在租賃期間,如果沒有特殊變化,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該租賃。在我國,融資租賃業分為幾種形式,其中包括直接租賃業務和售后回租業務等相關業務,業務形式相對歐美老牌融資租賃國家來說比較單調。
二、營改增前后融資租賃的稅收方面的變化
營改增之前融資租賃征收是營業稅,稅率為5%;營改增之后融資租賃征收的是增值稅,一般來說融資租賃業的投資額比較大,會被作為一般納稅人。一般納稅人的稅率少了12個百分點,而小規模納稅人的稅率是3%。雖然小規模納稅人的稅率比營業稅來說比較低,但是融資租賃業很難符合小規模納稅人的條件,所以這個表面上稅率降低對融資租賃業來說沒有什么實質性的用處。而對融資租賃業來說稅率增加了,稅負反而增加。
三、營改增實施后對融資租賃公司的積極影響
(一)營改增的實施避免了重復征稅,使融資租賃公司的稅負降低
營業稅征收方法是在生產流轉過程中的每一道流轉階段都按照銷售額總量來征稅,頻繁征稅的問題很嚴峻;而增值稅是是將很多個征稅環節合并成一個環節進行征稅,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復征稅環節,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企業收入。根據企業的自身情況決定該企業的經營范圍和規模大小,實現稅收中性。[1]
(二)營改增的實施提高了融資租賃業的稅收征管效率
營改增之前的營業稅和增值稅一起征收的政策已經不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現狀,稅收環節比較頻繁,增加了違規使用發票和企業偷稅漏稅的可能性。而且一起征收還加大了稅收機構的征收管理,造成了征稅的效率很低。營改增后在管理力度上明顯要大于征收營業稅,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稅收征收的效率,同時也減少了稅收環境不公平的現象的出現。
(三)營改增的實施使得融資租賃公司的企業競爭力增強
伴隨營改增的不斷深入改革,企業為了適應政策的變化,必然會對公的司各項經營和管理方式做合適的變革,使得企業的管理和經營更適合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在會對財會人員的專業水平要求更高,進行定期的專業培訓,學習營改增方面的內容,加強和其他企業的合作和交流,使得員工更好的適應工作崗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企業自身的競爭力,使其在融資租賃業的影響力更大。
(四)營改增的實施使得承租方的融資成本降低
融資租賃在承租企業融資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一般企業融資分為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但是對于小公司來說,更多會選擇以融資租賃的方法來融資,因為小公司相對來說能用的資金較少,對這些籌資能力缺乏的公司來說,融資租賃是個“一石二鳥”的相對可靠的融資方法。所以融資租賃業實行營改增政策,對承租方企業的融資方面來說起到很大程度上的幫助。
四、營改增實施后融資租賃公司的消極影響
(一)融資租賃業涉稅變化給融資租賃公司稅負帶來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規定,實際稅負高于3%的部分就可以使用即征即退的政策,但是這個政策的使用范圍不包括城建稅和教育附加稅。和營改增之前比較,企業的稅負反而提高。營改增政策前,企業的營業稅計入附加稅;營改增政策后公司增值稅得扣除,不在可以使用即征即退政策的范圍內,稅負提高。
(二)營改增實施后專用發票的開具中存在問題
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融資租賃企業如銀行利息等無法取得符合條件的憑證。[2]另外以發行債券、租約轉讓等方式借口,也不能獲得符合要求的有效憑證,造成了企業計稅銷售額過大,稅負增加[3];此外營改增實施之后發票的申請、開具、更換、以及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資格審查等方面,對國家稅收征管部門和各個融資租賃業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三)營改增實施后“即收即退”政策實施起來很困難
營改增政策后規定了融資租賃企業只要符合新規的規定范圍就可以獲得即征即退的優待權,但是在現在中很難很好的實施起來,一方面,融資租賃企業很多企業的利潤是在17%的利潤水平以下,那么如果即退政策無法按時執行,那么對企業來說企業應該放入生產經營的部分本金已上繳了,就會導致企業的資金缺乏,影響企業的經營發展。另外還有一種更糟糕的可能,如果承租人沒有交付租金,對企業來說沒有銷售稅額,相應所繳納的增值稅為負值,那么稅務機關在審核時,就會判定企業沒有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資格,所以說這個政策在實施過程中相對比較困難。
(四)營改增實施后對售后回租業務產生很大的影響
售后回租是指將機器設備賣出去給融資租賃公司,再向融資租賃公司回租使用,該業務加速了賣方公司的資金回籠。營改增之前,開展售后租回的業務的稅負很小[4],但是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對開展售后租回業務,出租方所出售的資產收獲的本金需要和利息一起交增值稅,而且不需要開具發票。而當出租人將資產從租賃方進行回租時,需要開具發票。這一新規定給融資租賃公司售后租回業務的開展帶來了很大壓力,直接影響了該公司的整體經營和利潤水平。
五、對融資租賃公司發展的意見和優化
(一)增加直接租賃業務,減少售后回租業務,拓寬租賃業務形式
直接租賃是指由融資租賃公司直接購買出租設備全部資金的租賃再出租的交易,直接租賃有很多好處,比如資金的流動快,有較高投資效益,而且當事人當面把業務的具體內容介紹清楚,包括要求和條件,對合同的理解也比較清晰。我們都知道我國在融資租賃業務中,售后租回的業務占整個業務的很大部分,但是隨著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售后租回的業務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稅負高居不下。所以企業應該針對其制定具體的方針,減少售后租回業務量,增加直接的租賃業務,拓寬融資租賃的業務渠道,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從而避免了稅負的增加,不公平的現象的產生。
(二)完善融資租賃的財務處理方法,加強內部控制
營改增政策的改革,對公司來說是一種新的嘗試。對這一變化,財務部門人員必然進行學習和培訓,無疑對提高財務人員素質和專業技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對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也是一種新的機遇。另外營改增政策也是一種冒險,讓原本按部就班的企業做出了變革,如果企業不能很好的適應這一變化,可能就會導致公司的經營利潤降低,甚至導致公司破產。所以公司需要加強各個部門的配合,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經營成本。
(三)完善落實即征即退政策,簡化返還的操作流程
營改增新政策規定如果融資租賃的稅負大于3%,就可以實行即征即退的優惠政策,但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很難有符合這個條件要求的融資租賃公司的業務,所以實施起來不大可能。所以我認為即征即退的優惠政策應該做出適當的調整,做到又能使融資租賃企業得到真正的受益,又能保證國家的正常的納稅水平。其次即征即退的返還資金的操作過程太復雜,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有的企業很久也沒有等到資金的返還,導致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開展新的業務,難以很好的發展。針對這一問題,政策應該做出簡化即征即退的返還操作過程。
(四)加強對融資租賃行業的人才培養
由于營改增政策是新規改革,企業對政策容易產生錯誤理解,這會從側面造成稅負的增加,營業成本的增長。所以培養這方面專業的人才,提高專業的能力,選拔優秀人才,采用激勵競爭的方式來迫使企業員工更好的發揮其價值,這對政策的理解有很大的作用和必要性。
(五)政府應作好政策解讀的引導作用
針對企業之間對融資租賃營改增政策缺乏正確的理解這一問題,政府應該發揮引導者的角色,開展定期的政策解讀交流會,對政策中推出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答,分析政策的具體內容和頒布目的,分析其實施困境和前景,為企業降低經營成本提供了很大的效果。[5]
六、針對融資租賃的營改增政策企業和政府的具體改進方案
目前,由于我國的融資租賃起步相對西方較晚,只有二三十年的發展經歷。企業仍然存在很多征稅上的問題,而現在所研究出的這些解決方案還不是特別完整,還不能完全對該行業應對營改增政策變化進行指導或者引導,因此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慢慢摸索,觀察企業在實際征稅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積累經驗。對于營改增政策的變化,一方面,企業自身要主動去不斷學習,融資租賃業企業必須要特別關注其變化內容,進行財務人員的定期學習培訓。
另一方面,政府應當加大對融資租賃業的支持強度,完善其稅收政策和折舊方法。我們都知道企業要發展,政府政策的扶持能起到了明確的方向,如果政府重視其發揮,對不符合規范的融資租賃企業予以整改,那么融資租賃業將會更快的步入正軌。融資租賃企業如果想生存長久,稅收的變化就會起到很大程度上的影響作用。所以企業要更加重視營改增政策,很好的把握稅收變化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調節利潤,才能使企業能夠更好更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成云.如果應對融資租賃“營改增”[J].焦點,2014:11.
[2]劉景溪.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政策效應分析及對策[J]涉外稅務,2013.
[3]雷霞.營改增對融資租賃業的影響及相關建議[J].財會月刊,2012:65.
[4]喬露.融資租賃行業稅收制度改革以及營改增稅制下融資租賃業務稅務探討[J].財經論壇,2013(6):1.
[5]王宏萍.營改增的創新效應及其實施對策[J].經濟論壇,2013:8.
作者簡介:豐春燕(1994-),女,漢族,浙江衢州人,就讀寧波大紅鷹學院,專業:財務管理,研究方向:財務信息化;劉欣欣(1980-),女,漢族,浙江寧波人,寧波大紅鷹學院老師,研究方向:信息管理,為本文的指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