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澤宇
【摘要】隨著互聯網信息的爆炸性增長,搜索引擎作為信息查詢工具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其商業價值也隨之被發掘,。目前各大高校開始重視對搜索引擎優化與營銷人才的培養,在電子商務與網絡營銷專業開始開設“搜索引擎優化與營銷”課程。但是教學的過程中也頻繁現出很多問題:理論教學為主,課堂是教師講授為主,課堂授課的形式單一,學生學后不知如何運用等等。所以基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提出了“搜索引擎優化與營銷”教學改革措施,詳細闡述課程改革方法,讓課程與崗位需求充分結合,更好的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 課程改革 工作過程 多元評價
一、引言
前段時間一則由“魏則西”、“莆田系”、“百度推廣”等關鍵詞組成的社會事件成為各大新聞網站的熱點內容。具體的事件發展過程自不必多說,但從這起悲劇中反映出了一個常態:人們對搜索引擎的依賴。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信息化的推進,搜索引擎對人類工作生活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遇到問題時,下意識地依靠搜索引擎搜索已經成為當下社會的普遍現象。人們通過搜索引擎學習知識、了解新聞、更多情況下通過搜索引擎完成商品的購買過程。因此,基于搜索引擎展開的營銷推廣成為了網絡推廣的重要手段,關于搜索引擎優化與推廣相關的課程開設與建設改革成為了高職市場營銷與網絡營銷、電子商務等專業的必然的需求。
二、“搜索引擎優化與營銷”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教學現狀與職業教育需要、企業要求有距離
搜索引擎優化與營銷課程單獨作為網絡營銷與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時間不長,雖然在發展中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但不得不說現行的課程存在著不少問題。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基本上是重理論輕實踐,教學內容與實際不相符,再加上不重視學生方法能力與社會能力、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的思想僵化,在工作中面對出現的變化反應不靈敏,缺乏競爭能力。
(二)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不靈活
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的內核是強調學生的中心地位,教師的作用是指揮、引導、協調。但在目前的高職教學中仍套用普通教育的“傳遞─接受”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體,教師是主角,學生是配角,顛倒了現代教育理念中的師生關系,制約了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模式不改變,新的教學方法難以實施。
(三)課程評價不客觀、不全面
目前的課程教學評價中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1)評價內容太過注重知識評價,忽略實踐能力、職業素養、創新能力等方面的考察;(2)評價指標單一和過分強調一般趨勢,忽視個體差異與個性化發展;(3)評價主體主要為教師,沒有形成教師、學生、企業、社會等多主體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多元評價模式;(4)評價手段單一,主要以傳統考試方式為主,過多的注重量化結果,忽視實踐能力的考察評價、也沒有在評價中體現新的評價思想、質性的評價手段與方法。
三、“搜索引擎優化與營銷”課程的改進措施
(一)探索《搜索引擎優化與營銷》課程與行業(企業)崗位(群)的準確對接,分析相應崗位的工作過程,提煉典型工作任務
通過調研發現,搜索引擎作為信息查詢工具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其商業價值也隨之被發掘,從而產生了競價排名、關鍵字廣告及搜索引擎優化等網絡營銷方式。其中SEO與SEM作為主要的搜索引擎營銷方式,因其具有低成本、高回報等優勢而得到廣泛的應用。
SEO優化工作主要負責網站推廣。網絡營銷推廣人員在實際工作崗位中主要通過根據已建好的網站對其進行優化,深入地運用搜索引擎優化技術,剖析搜索引擎優化的每個細節。包括關鍵字優化、URL優化、代碼優化、圖片優化、網頁網站結構、鏈接策略及服務器的選擇等等。
SEM推廣工作人員主要負責在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中的廣告帳戶維護工作。網絡營銷推廣人員通過賬戶計劃、單元結構的劃分,科學的選定對應關鍵字,出價并合理選擇匹配方式,再通過編寫具有吸引力的創意提升在搜索引擎中推廣區域的排名,從而提高網站訪問量、轉化率等,最終達到營銷的目標。
(二)以搜索引擎優化與營銷中工作過程為主線、典型工作任務為節點,分析、細化出與各節點操作密切相關的知識、技能、能力,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序化和重構
(三)采用新型課程開發模式,創新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重點探索慕課、翻轉課堂以及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課程中的運用
在課程學習中如果要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并提升專業能力,僅僅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是完全不夠的。只有及時將最新教育技術納入,才能勝任新形勢下的教學工作,學生專業化發展道路才會通暢。。《搜索引擎優化與營銷》的課程改革需要融入慕課與翻轉課堂等現代教育手段。通過在課程學習中使用教師個人制作動畫、電子手寫板書等新型微課資源;百度互聯網實訓室提供的企業導師視頻資源;以及適用于手機平臺瀏覽的短時間、小容量的片斷式微課視頻資源進行課程翻轉,形成讓學生在做中學、在課堂上學、在課下同樣可以學的新型教學方式。
四、細化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多元評價評價指標體系。
多元主體評價的各個部分都注重以人為本,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和最終歸宿。評價指標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個性化發展,通過學生自評與學生互評,將評價標準的設計權利下放給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通過評價都能夠能力的提升和學習的樂趣;各項任務中用目標激勵的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努力都能都從自己的起點進步,完成任務,提高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同時,采用教師、企業、社會三方評價,有效減少教師評價的單一性;企業參與評價,對學生掌握能力的評定更科學客觀,能讓學生找到差距與不足,為學生提供改進提升方向以便更好的適應滿足實際崗位需要。
參考文獻
[1]丁金昌.實踐導向的高職教育課程改革與創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
[2]劉孟良.從高職課程改革現狀談高職課程改革[J].中國成人教育,2009.
[3]魏振乾,朱曉煒.高職課程改革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職業教育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