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婉璐 李富昌


【摘要】庫存與運輸聯合優化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實現網購供應鏈整體效益最優,動態環境有利于實現網購供應鏈各參與方充分有效協作,討價還價模型能夠很好的解決ITIO 聯合優化收益分配問題。本文在動態環境下建立了基于庫存與運輸聯合優化的利潤分配討價還價模型,并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動態 庫存與運輸 聯合優化 分配 討價還價
一直以來,收益如何有效分配都是庫存與運輸聯合優化研究所需亟待解決的問題,而討價還價模型正好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假設供應鏈由一個網店和一個物流服務商組成,供應鏈雙方都具有自己的最優單獨優化利潤,即保留利潤。為了使供應鏈利潤能夠有效分配,發揮其最大效益,網店和物流服務商在ITIO聯合優化之前需要對聯合優化利潤分配的合作條件進行討價還價。首先,供應鏈雙方依據自身成本情況要價,經過一系列的討價還價過程最終簽訂雙方滿意的協議;然后,雙方依據簽訂的協議進行庫存與運輸聯合優化,使雙方的庫存和運輸成本達到最低;最后,利潤分配階段,供應鏈雙方依據簽訂協議取得各自應分配的利潤額。到此,此供應鏈即完成一次討價還價合作,接著進入下一周期的合作談判。
網店和物流服務商的庫存與運輸聯合優化利潤分配過程可以簡單地由討價還價模型的分析來展示,本文采用n輪報價模型來分析。假設網店和物流服務商都是完全理性和風險中性的。任一方先報價與另外一方先報價的情況類似,故本文只討論網店先報價的情況,那么網店負責在1、3、5、…、n階段(設n為奇數)報價,物流服務商負責在2、4、6、…、n-1階段報價。
一、第1階段
網店報價為αs1ITIO,αs1表示網店在第一階段的討價還價過程中希望得到的ITIO聯合優化利潤分配比例。物流服務商可接受也可拒絕,若其接受這一報價,則網店有αs1πITIO的收益,物流服務商有(1-αs1)πITIO的收益,討價還價環節結束;若物流服務商拒絕此報價,那么雙方繼續進行博弈,討價還價進入第2階段。
二、在第2階段
物流服務商首先報價,其報價為(1-αw2)πITIO,αw2表示物流服務商在第二階段的討價還價過程中所希望得到的ITIO聯合優化利潤分配比例,同樣,網店可選擇接受或拒絕,若網店選擇接受此報價,則雙方收益分別為(δsαw2πITIO,δw(1-αw2)πITIO),其中δs,δw分別為網店和物流服務商的折現因子,討價還價過程結束;若網店拒絕此報價,則雙方繼續進行博弈,討價還價進入第3階段。以此類推,直到進行到討價還價博弈的第n階段。n的奇偶性對最后階段的收益有影響,在此,本文對n的奇偶性不同的條件下對收益進行討論。因為是最后一階段,報價后不管對方接受還是拒絕,討價還價博弈都將結束。當n為偶數時,則第n階段由物流服務商報價為(1-αw2)πITIO,若網店接受此報價,則雙方的支付為(δsn-1αwnπITIO,δn-1w(1-αwn)πITIO),如果網店選擇拒絕,則供應鏈雙方的支付為(δn-1sπsIO,δn-1wπwIO),其中IO表示分散優化。當n為奇數時,則第n階段由網店報價為αsnπITIO,若物流服務商選擇接受報價,則供應鏈雙方的收益為(δn-1sαsnπITIO,δn-1w(1-αsn)πITIO),若其相反選擇拒絕報價,則雙方的支付將為(δn-1sπsIO,δn-1wπwIO)。
由上文可知,n階段討價還價是由2階段討價還價類推而來,因此n階段博弈的求解方法和2階段博弈的求解方法類似,為了簡化,下文我們只對2階段討價還價模型進行求解,以網店先報價為例,對ITIO聯合優化利潤分配的討價還價進行求解分析。
逆向歸納法(Backward Induction)的思路能夠有效解決本文中的討價還價問題,即從討價還價博弈的最后一個階段博報價方的行為開始分析,依次倒推回前一個階段相應報價方的行為,一直到第一個階段報價方的行為的分析方法,本文即采用逆向歸納法從第二階段開始求分析討價還價博弈過程。依據逆向歸納法的求解思路,從ITIO利潤分配的第二階段開始分析。在第2階段,物流服務商首先報價,在ITIO利潤分配兩階段討價還價博弈中,網店明確知道這是達成交易的最后機會,如果拒絕報價的話,則會取得收益δsπsIO,因此只要接受報價的收益高于δsπsIO,網店就會接受物流服務商的報價。也就是說不管網店在第一階段的報價如何,只要下式成立,網店在第二階段就會接受報價。
由上式可知,網店在第一階段的報價受到雙方貼現因子的影響,即不僅受到自身耐心程度的影響,也受到物流服務商耐心程度的影響。
三、結論
本文構建了動態環境下的庫存與運輸聯合優化利潤分配的討價還價模型,指出在討價還價情況下,一方的出價不僅會受到自身耐心程度的影響,也會受到另一方耐心程度的影響,因此,本文得出結論,若要使供應鏈各方充分有效合作,需要在網店和物流服務商之間建立一種有效合同,激勵雙方共同努力節約成本,達到共贏。
參考文獻
[1]朱道立,胡一竑,徐最.網購供應鏈中的競爭和協調若干問題研究[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11,(33):248-252.
[2]但斌,吳慶,張旭梅,肖劍.第三方服務提供商與客戶企業的共享節約合同[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7(2).
[3]王樺,李富昌.基于收益共享契約的網購供應鏈庫存與運輸聯合優化模型研究[J].物流技術,2015(04).
作者簡介:薛婉璐(1991-),女,漢,河南鄭州人。云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供應鏈管理;李富昌(1981-),男,漢,廣東樂昌人。博士,云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