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駿
“從1954年至2000年,年霾日數基本在10天以下。近5年的年霾日數快速增長,以寧波為例,2010年是74天,2011年是121天,2012年是96天,2013年是138天,2014年是118天,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日子受到不同程度的灰霾影響。”省人大代表、寧波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錢燕珍對灰霾天氣歷史記錄進行了分析。
她認為,區域性的成片灰霾天氣,往往是在北方地區出現灰霾以后,由北風帶至我省,加之本土產生的工業、機動車及其他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導致我省灰霾天氣頻繁出現,“盡管我省在全國較早啟動了清潔空氣行動和大氣復合污染防治專項行動,但現實提醒我們,加強灰霾治理仍非常迫切。”
在2015年初的省人代會上,錢燕珍代表提出了《關于加大灰霾治理力度的建議》,為省級相關部門提出了三條治理意見:一是進一步落實大氣污染防治相關措施,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增強森林生態功能,加強信息公開等;二是加強季節性防治,在冬季要特別減少當地的能源消耗、建筑揚塵、汽車尾氣等污染物的排放,并在可能出現有利于霾形成天氣時,及時應對;三是加強針對外來污染物防治的綠化建設,在我省北部地區種植防護林,爭取攔截一部分臟空氣,也能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