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華
法庭應當是公眾尋求解決一觸即發爭議的安全港灣——加利福尼亞最高法院大法官羅納德·M.喬治
法院是一個解決爭端的場所,這一工作性質決定了法院是一切矛盾集中之地,因此法院常被認為是所有工作場所中最可能存在潛在暴力的地方。
法官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很容易受到威脅、恐嚇乃至暴力的侵害,這一現象在全世界都是普遍的。一般認為,美國法官的社會地位及其司法權威是比較高的,但這也并不必然能使美國的法院和法官免受不法侵害的困擾。加利福尼亞州法院行政辦公室下設的“應急反應與安保署”于2007年做過一次調查,接受訪問的855名各地區法官共報告了296起發生在2005年至2006年間所受到的各類威脅,其中24%(75件)被認為是“迫在眉睫”的。美國也發生了多起槍殺法官及法院工作人員,或者發生在法院的槍擊事件,近幾年影響較大的案件包括:2011年9月,在阿肯色州克勞福德郡,一個探視權案件中的當事人攜帶自動武器進入法院重傷了法官的助理后繼續尋找法官,之后被警方擊斃;2012年3月,一名兇手為竊取包含自己定罪判決與家庭暴力的文件,在華盛頓州格雷斯港郡法院內刺傷一名法官和值班警長,兇手于次日被捕;2013年2月,特拉華州新堡郡一名子女撫養權案件中的當事人持槍進入法院,并在法院大廳槍殺其兒媳和她的朋友,兇手在重傷兩名警員后飲彈自盡……令美國社會對法院及法官的安全產生了擔憂。

這一狀況與我國目前正在發生的情況頗為類似,因此,美國在保障法院安全以及法官人身安全保障方面的一些舉措和建議也值得我們參考和借鑒。
2007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部名為《法院安保促進法案(2007)》的法律(以下簡稱“CSI法案”),在聯邦層面上提高對法院、法官以及其他相關人員的保護力度。與此同時,由時任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沃倫·伯格倡導發起的,旨在推進美國及全世界司法行政管理工作的非盈利性智庫國家法院中心也時刻關注州法院及地區法院的安全問題,相繼出版了一系列關注法庭安全與法官人身保護方面的研究報告,NCSC也是積極推動CSI法案通過的機構。
綜合CSI法案以及NCSC的報告,我們可以對美國法院及法官保護的情況做一個大致的了解。美國的司法安保工作整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面——
專門的刑事保護
CSI法案的第二部分是對美國刑法典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修改,突出對法官的特殊保護。美國刑法不乏懲罰破壞司法秩序與司法權威行為的罪名,比如包含了我國的偽證罪及妨害作證罪、擾亂法庭秩序罪、幫助毀滅及偽造證據罪等罪名在內的藐視法庭罪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罪名。一些單行法規也有專門針對公務人員人身保護的規定。CSI法案通過后,美國刑法典在此前的基礎上將法官列為獨立的被保護主體,當法官及其他司法工作人員因履行職務而致使其或其家人受到侵害時,對加害人設置了專門的罰則。刑法將故意殺害司法人員的法定刑上限從10年提高至20年,針對司法人員的過失殺人的法定刑從六年上升至十年。對于持槍支或其他危險武器進入聯邦法院建筑或導致槍支或其他危險武器出現在聯邦法院建筑物內的行為,可判處兩年以下監禁刑,單處或并處罰金。相比較而言,同樣情形出現在其他聯邦機構設施的,只對行為人處以一年以下監禁刑,單處或并處罰金。另外,在CSI法案出臺以前,上述條款中只規定對攜帶槍支的處罰,CSI法案增加了“其他危險武器”的規定,但對于哪些屬于“其他危險武器”,CSI法案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界定。有研究認為“其他危險武器”的定義過于寬泛,包括鞋子、皮帶、戒指、椅子、桌子、螺絲刀等在內的日常用品都可能被納入“危險武器”的范疇,在實踐中可能會引起問題。當然這最終還是要留待法院來決定“其他危險武器”的范圍。
增強法官及其家人的隱私保護
美國非常注重對法官及其家人身份信息的保護,盡量減少他人與法官在辦公場所之外接觸的機會。CSI法案將以針對法官及其家人威脅、恐嚇或煽動暴力為目的獲取法官限制性個人信息的,或明知這些限制性個人信息將被用于針對法官及其家人的威脅或協助暴力的行為列為犯罪,最高可判處五年監禁刑,單處或并處罰金。
聯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在申領駕照或其他身份證件過程中可以用最高法院的地址代替其居住地址;其他聯邦法院法官則可用其供職法院的地址取代居住地址。
明確法院安全的責任機構
美國法律規定,美國法警局是保障法院安全的主要責任機構。法警局下設司法安保署,負責全國范圍內司法人員住所及人身的安全保障工作,對受威脅的聯邦法官、法院工作人員、證人及其他人士提供人身保護。司法安保署分為司法行動部與司法服務部兩大機構,司法行動部負責安全保障具體工作;司法服務部則負責安保后勤服務。司法行動部通過全國司法安保中心、保護行動辦公室、保護情報辦公室和行政管理辦公室四個機構具體運行。保護行動辦公室從事對高危險司法官員以及聯邦法官的安保工作提供監督、支持和指導;保護情報辦公室負責情報收集、分析,協助法警局保護任務的開展;全國司法安保中心為法院、法官及其他司法工作人員提供教育、操作和技術性指導。行政管理辦公室則承擔司法安保署的業務流程管理。除法警局以外,司法會議的司法安保委員會、司法部、國土安全部都會在司法安保工作中提供幫助和合作,形成了系統的司法安保框架。
提升法院設施的安檢能力
法院是法官受襲擊危險程度最高的地點,加之美國社會持槍自由,如果發生槍擊事件,往往后果很嚴重。因此美國也開始重視法院設施的安檢問題。NCSC專門發布了一份稱為“最佳實踐”的提升法院安檢水平的決策報告。報告建議各級法院加強技防措施,建立控制中心負責法院所有角落的監控等等。當然,大部分措施在我國法院已經成為標配。
建立法官遇害經濟補償制度
當法官因履行職務被刺殺時,其親屬可以獲得經濟補償。根據美國法典第28章的規定,法官及其他司法人員因職務行為遇害后,分不同情況,其親屬可以獲得不同比例的補償:如果該法官或司法人員只有配偶在世,則其配偶可獲得法定的經濟補償;如果除配偶外還有獨生子女的,則向其支付法官平均工資10%的年金;有多子女的,則向其支付法官平均工資的20%的年金,由其平均分配。
法官近親屬獲得經濟補償的前提是,法官遇害是因為其履行職務行為所致。該判斷由美國法院行政管理辦公室主任作出并由司法會議復審確認。
強化培訓提高法官自我保護意識
NCSC也提出了很多針對法官自身自我保護的報告和建議。我們一般認為美國的法官與大眾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保持中立形象以及維持司法權威,而這種距離感還有保護法官安全的作用。NCSC發布過多份安全建議,如果一名法官完全按照這些安全建議生活,那基本就是處于一種“隱居”狀態。比如,NCSC發布的“法官及法庭工作人員101條個人安全提示”中對法官的家庭生活、電話號碼、郵件地址管理、在法庭上的行為等作出指示,提示細致到建議法官經常更換上下班路線,不要在公共場合公開自己的法官身份,更不要以法官身份去“多管閑事”而是當好一個目擊者配合警察調查,提示甚至涉及要求法官盡量避免使用公共衛生間、別讓人家發現你的座駕等這樣細枝末節的事項……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