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冠儒延邊第二人民醫院關節外科,吉林延吉 133000
關節鏡微創技術治療膝關節骨創傷的效果分析
喬冠儒
延邊第二人民醫院關節外科,吉林延吉133000
目的 探討膝關節骨創傷采取關節鏡微創技術治療的效果。方法 整群選擇該院2013年3月—2015年10月接診的膝關節骨創傷患者74例進行研究,按照隨機數字法將他們分為2組,每組37例,對照組實施常規治療,研究組實施關節鏡微創技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結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4.59%,對照組則為78.38%,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關節鏡微創技術應用在膝關節骨創傷患者中可明顯改善臨床效果,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值得借鑒。
膝關節骨創傷;關節鏡;微創技術;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rauma of knee arthroscopy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to take effect.Methods Group selection hospital in March 2013 to October 2015 admissions of 74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knee osteoarthritis were studied,according to the law they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37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o implement conventional therapy,the study group to implement arthr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comparison of two clinical effect in patient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59%,compared with 78.38%in the control group,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 in arthroscopic knee bone trauma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clinical results,and promote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it is worth learning from.
[Key words]Knee trauma;Arthroscopy;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Effect
意外損傷與交通事故在近幾年頻繁發生,導致膝關節骨創傷發生率逐年上升。膝關節屬于人體結構比較復雜與重要的關節,不管是臨床診斷還是治療,均有很大的難度[1]。隨著近幾年微創技術不斷發展與普及,關節鏡微創技術在骨科應用開來,為膝關節骨創傷診斷與治療提供了新技術手段。為了進一步探討膝關節骨創傷采取關節鏡微創技術治療的效果,該院針對2013年3月—2015年10月接診的74例膝關節骨創傷患者實施了對照,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整群選取74例為研究對象,均為該院接診的膝關節骨創傷患者,納入研究的患者有完整臨床資料,入院后確診符合膝關節骨創傷診斷標準,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該次研究,同時排除神經系統損傷、血管損傷,以及嚴重心肝腎等臟器病變患者[2]。按照隨機數字法將他們分為2組,每組37例,對照組:男患25例、女患12例;年齡20~59歲,均值(37.8±4.9)歲;左側骨折17例、右側骨折20例;Schatzker分類Ⅰ、Ⅱ、Ⅲ、Ⅳ級分別為13例、11例、9例、4例。研究組:男患27例、女患10例;年齡22~58歲,均值(37.5±4.7)歲;左側骨折16例、右側骨折21例;Schatzker分類Ⅰ、Ⅱ、Ⅲ、Ⅳ級分別為12例、12例、10例、3例。在前述一般資料上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方法治療,而研究組則實施關節鏡微創技術治療,措施如下:將患者膝關節固定在支架或石膏托上,對患者實施全麻或者腰硬聯合麻醉,并常規止血帶止血;于膝關節外側作切口,用生理鹽水將切口沖洗干凈后,于關節內留置關節鏡鏡鞘;從膝關節內側前方作切口,置入關節鏡后觀察換的骨創傷情況,若有影響視野的血塊或骨膜,則及時清理干凈,確保視野清晰,然后繼續全面觀察膝關節各個組織情況,比如交叉韌帶、半月板、軟骨及其周圍組織等,以便進一步明確患者膝關節組織結構損傷情況[3];若膝關節內存在骨折碎片等游離物質,則要予以清除,然后復位半月板;其中Ⅰ級與Ⅱ級骨折直接采取擠壓復位與拉力螺絲固定治療,而Ⅲ級與Ⅳ級則先于平臺下切小口,然后對塌陷或分離軟骨實施撬撥與擠壓復位,同時暫時用克氏針固定復位的軟骨或骨塊,之后以小切口植骨,支撐塌陷處,最后以螺絲釘固定;術后應實施膝關節負壓引流,冰敷2~4 h,放松止血帶后密切觀察足背部動脈與肢體末端微循環系統,同時合理實施抗生素抗感染;術后5~7 d根據恢復情況,鼓勵或輔助他們實施被動、主動鍛煉,促進早日康復。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變化,記錄臨床效果。
1.4療效評價標準
該研究臨床療效評價標準為:膝關節疼痛完全或基本消失,可正常活動為痊愈;膝關節疼痛有所改善,基本可完成日常活動為有效;膝關節疼痛無好轉甚至惡化,日常工作與學習等嚴重受影響為無效。總有效率按照有效率+痊愈率計算[4]。
1.5統計方法
將該次研究的相關數據錄入Excel表格中,計數資料用[n(%)]表示,予以χ2檢驗,而計量資料則用均數(±s)表示,予以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4.59%,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38%(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膝關節屬于人體組織結構中比較復雜的一種關節,若出現骨折,則會引發嚴重損傷,造成膝關節移位、脫位、韌帶拉傷、股骨平臺塌陷等[5]。膝關節骨創傷屬于骨科常見疾病,多伴有半月板損傷或韌帶拉傷[6],傳統手術切開治療或復位固定,有一定效果,但手術時間長,對增加對患者的創傷,術后恢復也較慢,逐漸被微創技術取代。關節鏡微創技術可提高手術視野清晰度,有效減少術中半月板損傷漏診,手術創傷更小,使得患者術后恢復更快,同時基本不會暴露關節腔,使得感染幾率明顯下降。
該院針對接診的74例膝關節骨創傷患者實施對照,分別以常規治療、關節鏡微創技術治療,結果顯示關節鏡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4.59%,而常規治療僅為78.38%,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該研究與同類研究結果相似,白云鶴等[7]針對收治的124例膝關節骨創傷患者進行研究,以隨機抽樣方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對照組以常規治療,觀察組以關節鏡微創技術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55%,顯著高于對照組74.19%。張保龍等[8]針對94例膝關節骨創傷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以常規治療,觀察組以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達95.74%,顯著高于對照組76.60%。由此可見,關節鏡微創技術應用在膝關節骨創傷患者中可以顯著提高臨床效果,促進患者更好康復。
傳統治療方法往往是利用手術將骨折部位切開,使其恢復到原來位置,這種方案需要在患者髕骨旁切開較大的一個弧形切口,同時還要將關節腔打開,以便充分將骨折部位暴露,從而充分確定骨折部位受傷情況,進而以針對性措施予以治療。傳統治療方案盡管可以使得骨折部位恢復,但是會給關節結構帶來較大的損傷,加上手術傷口不利于患者盡快恢復,甚至會延緩患者術后早期功能鍛煉時間,導致大多數患者難以接受[9]。相比傳統治療方案,關節鏡微創技術主要是利用微小創傷、清晰視野處理,可更好地觀察患者關節內部受傷情況,從而更好地避免常規治療方案對半月后角損傷的遺漏;微創技術處理期間不會將患者關節腔暴露,從而更好地避免術后感染,降低了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幾率[10];手術期間對患者關節周圍組織損傷很小,便于骨折處愈合,從而促進患者術后盡早進行康復鍛煉;此外,與傳統治療方案比較,關節鏡微創技術可更好地提高臨床效果,改善優良率,從而更好地改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
關節鏡微創技術治療膝關節骨創傷盡管有不錯效果,但是關節鏡微創技術畢竟屬于新型技術,目前該院還有很多術者未能熟練掌握這門技術,為此要加強對術者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培訓,提升他們的操作能力,尤其是關節鏡的操作與復位技能[11]。同時,在術中與術后還要注意一些重要問題:術中若有骨折塊較多、錯位嚴重或缺乏復位參照的時候,可轉為切開直視下復位處理;術后要加強肢端循環觀察,避免骨筋膜室綜合征,影響術后康復;術后可能有平面視角下骨折線對合良好而透視下卻有骨折塊傾斜的現象,此時可能為骨斷端有組織或碎骨卡壓關節面,從而向上傾斜,也可能是松質骨缺損關節面往下傾斜,這些都要及時檢查與診斷,從而對癥處理,確保復位良好,穩妥固定[12]。
由此可見,關節鏡微創技術應用在膝關節骨創傷患者中可明顯改善臨床效果,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值得借鑒。
[1]黃競敏,李冬超,吳疆,等.前十字韌帶黏液樣變性的關節鏡治療[J].中華骨科雜志,2015(9):948-954.
[2]陳飛強,鄧雪峰,黃麗儀,等.關節鏡下自體腘繩肌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韌帶[J].廣東醫學,2015(13):2124.
[3]謝景瑞,陳濱,張寧生,等.雙股鋼絲前交叉韌帶前后擠夾固定修復脛骨嵴撕脫骨折[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29):4742-4746.
[4]陳濤平,焦建寶,劉曉峰,等.膝關節鏡輔助微創手術治療老年脛骨內側平臺骨折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 (12):3355-3356.
[5]胡月正,許心弦,余華晨,等.關節鏡治療不同年齡段膝關節盤狀半月板的療效分析[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15,36(5):335-338.
[6]張江禮,竇珊珊,王華軍,等.關節鏡下有限與廣泛清理術治療不同分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1):3071-3073.
[7]白云鶴,吳若丹,盧斌,等.關節鏡微創技術在124例膝關節骨創傷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7):1131.
[8]張保龍,尤笑迎,尹萬樂,等.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膝關節骨創傷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6(3):41-42.
[9]何罕亮,石瑄,張厚慶,等.關節鏡手術聯合富血小板血漿治療半月板損傷臨床療效[J].重慶醫學,2015,44(36):5079-5081.
[10]顧海峰,畢擎,孟可馨,等.關節鏡下360°去神經化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85例[J].中華創傷雜志,2014,30(6):555-559.
[11]郭東輝,李曉明,姜金順,等.關節鏡輔助治療簡單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河北醫藥,2015(23):3589-3591.
[12]劉玉強,劉寧,梁振雷,等.關節鏡下止點重建治療膝關節外側半月板后根部撕裂[J].中國骨與關節雜志,2015,30(11):885-889.
Treatment of Knee Trauma Effect Arthroscopic Technical Analysis
QIAO Guan-ru
Joint Surgery-Yanbia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Yanji,Jinlin Province,133000China
R687
A
1674-0742(2016)08(a)-0074-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22.074
喬冠儒(1981.10-),男,吉林延吉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創傷及關節。
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