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平 劉 月
中國.西華師范大學(四川南充) 637002 △通訊作者 E-mail:ly16121@163.com
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與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李雪平 劉 月△
中國.西華師范大學(四川南充) 637002 △通訊作者 E-mail:ly16121@163.com
目的:考查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幸福感之間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Campbell幸福感量表,對西華師范大學的560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結果:時間管理傾向及其各維度與自我效能感、幸福感均存在顯著正相關(P<0.01),自我效能感與幸福感存在顯著正相關(P<0.01);時間效能感和時間監控感均能直接影響幸福感,又均能通過自我效能感對其產生間接影響,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分別是24.80%、33.61%。結論: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幸福感之間起中介作用。
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
3.2大一新生自我概念情況
根據以上研究得出,性別的不同和城市農村的差別都會引起學生在自我概念上的差別。本研究結果顯示,男生的自我概念優于女生的自我概念,這與顏秋實等人對高中生自我概念的研究基本一致,但與張爽等人對大學生自我概念的研究完全相反,她的研究結果表明,女生的自我概念好于男生,并認為女生可能從小得到更多的夸獎和鼓勵,從而產生更積極的自我概念[6,9]。城市學生自我概念優于農村學生,可能是由于城市家庭更注重對學生各方面的培養,家長對學生的內心世界更加關心,使學生更有自信,擁有積極的自我概念。
3.3大一新生學校適應不良與自我概念的回歸分析
本研究發現,大一新生學校適應不良的總體狀況與其自我概念的總體水平呈高度正相關;一般自我概念和非學業自我概念對大一新生學校適應不良狀況影響很大,具有很強的預測力。這表明大一新生的自我概念水平越低,自我概念越消極,學校適應不良的狀況越明顯,這與劉薇對高職生的和陳支那對大學生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10-11]。陳支那認為大學生具體維度上自我概念水平與其在學校適應各具體維度上適應狀況均呈現極為顯著的正相關。
從本研究得出可以從培養大學生積極的自我概念入手,來加強大學生學校適應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樹立對自我的積極認識,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會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
[1]余武明,代萍,姚雪,等.大學新生適應研究綜述[J].亞太教育,2016,12(1):244-244
[2]鈔秋玲,郭祖儀,王淑蘭.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其行為問題的相關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0,8(3):147-149,152
[3]劉志軍.高中生的自我概念與其學校適應[J].心理科學,2004,27(1):217-219
[4]李仲平,張海霞,張霞.大一學生學習倦怠與學校適應不良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9):1418-1419
[5]陳國鵬,崔麗娟.自我描述問卷Ⅱ型在中國的試用報告[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7,5(2):78-82
[6]顏秋實,井西學,孟肖路.高中生自我概念及其與學業成就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7(11):1376-1378
[7]郭梅英,張平,張玉英.大學新生適應與安全感、生活事件、社會支持[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4):584-585
[8]才果.青海藏族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3,24(3):47-52
[9]張爽,孫航,曾燕蘭.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社會適應的關系問題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5,36(3):137-140
[10]劉薇.自我概念對高職生學校適應的影響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7
[11]陳支那.大學生自我概念與其學校適應[J].滁州學院學報,2010,12(6):56-58
http://www.cjhp.com.cn/
部分大學生感嘆時間如白駒過隙自己卻碌碌無為,說明一些大學生缺乏時間管理傾向的能力。時間管理傾向是一種包含時間價值感、時間監控觀、時間效能感3個維度的多層次的人格特征,是一種體現在掌握和支配時間上的心理和行為特征[1]。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表明,個體的時間管理能力與學業拖延、壓力、抑郁、焦慮[2-6]等呈負相關,與成就動機、自信、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幸福感[7-11]等呈正相關。可見優化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對提高學習成績,培養積極品質,提高幸福感有重要意義。自我效能感是對自己行動控制的知覺或信念,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勝任某一行為的推測和判斷[12]。它又分為一般的自我效能感和特定的自我效能感。德國心理學家Schwarzer認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對自己能否戰勝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的一種總的自信心水平[13]。有研究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能負向預測個體的壓力與抑郁狀態[14-16],能正向預測心理健康和幸福感[17-20]的高低。
幸福感是人們自古至今追求的永恒的主題。學者們基于快樂論與實現論的觀點把幸福感分為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主觀幸福感主要是對生活的情感體驗和主觀評價,心理幸福感主要是自我潛能和價值的實現[21],同時近年來社會幸福感成為一個新的視角,它主要是對集體和社會的認同感與貢獻感[22]。本研究認為,幸福感是一個整體,包括個人的主觀體驗和自我實現。國內外關于幸福感的研究有很多,它受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如社會支持,教養方式,神經質人格,心理韌性,感恩,自尊[23-28]等。同時有研究表明,時間管理能力[29]和一般自我效能感[30-31],往往被認為是預測幸福感的重要變量。
處于成年早期的大學生,雖是風華正茂,幸福感指數卻不容樂觀。一般來說,時間管理能力越強,學習效率和生活質量就會越高,幸福感隨之就越強。因此,對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與幸福感之間的關系進行科學地考察,有針對性地尋找提高幸福感的方法和策略,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以往文獻主要是對時間管理傾向、一般自我效能感、幸福感中的某兩個變量來研究,較少同時考察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學者在有關時間管理傾向的研究中,通常把它作為一個整體,而對其3個維度的具體作用研究較少。基于上述的分析和問題,本研究將以大學生為被試,探討時間管理傾向各因子對幸福感的具體影響,并結合一般自我效能感考察時間管理傾向對幸福感的作用路徑,以期為提高大學生的幸福感提供心理學依據。
1.1對象
從西華師范大學中隨機抽取620名大學生作為被試,經數據分析有效問卷為560份(90.3%),其中男生260人,女生300人。
1.2方法
1.2.1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 該量表由黃希庭、張志杰等編制,包括時間價值感(10個題目),時間監控觀(24個題目),與時間效能感(10個題目)3個維度。量表采用5點計分法,其中(9、17、27、30、41)5個題目是反向計分(輸入數據時已轉換),得分高者意味著時間管理能力好。量表的重測信度在0.70~0.85之間,內部一致性系數在0.62~0.81之間,信效度良好[1]。
1.2.2一般自我效能量表 該量表英文版是Schwarzer編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修訂,采用4點計分法,得分高者意味著一般自我效能感高。量表的重測信度是0.83,分半信度是0.82,內部一致性系數是0.87,信效度良好[32]。
1.2.3幸福感指數量表 該量表由Campbell等人編制,包括總體情感指數(8個題目)和生活滿意度(1個題目)兩個維度,權重是1.1。采用7點計分法,本量表是反向計分(輸入數據時已轉換),平均分是將第一個維度的平均得分與第二個維度的得分相加之后再求平均值。第一個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1,兩個維度的一致性為0.73,量表總體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2。信效度良好[33]。
1.3統計處理
采用SPSS 22.0,對錄入的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相關分析、回歸分析和中介效應檢驗等。
2.1描述性統計結果和變量間的相關
本研究的數據均來自問卷調查,因此在分析前先采用Harman單因素檢驗法進行共同方法偏差檢驗[34]。對所有題目進行未旋轉的因素分析,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有19個(不是1個),第一個公因子解釋的變異量只有16.16%(未超過40%),這說明本研究的共同方法偏差問題并不嚴重,研究結果不會受到嚴重干擾。表1是3個總量表及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3個因子的平均分、標準差以及相關系數的矩陣。相關分析表明,幸福感、時間管理傾向總分及其因子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兩兩都呈顯著正相關(P<0.01)。

表1 描述性統計結果和變量間的相關(r)

表2 時間管理傾向3因子對幸福感的逐步回歸分析
2.2時間管理傾向對幸福感的回歸分析
以幸福感為因變量,時間管理傾向的3個因子(時間價值感、時間監控感和時間效能感)為自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表2所示,時間效能感和時間監控感因子進入回歸方程,兩因子對大學生的幸福感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β=0.352,P<0.001;β =0.341,P<0.01),兩者的解釋量共占10.9%。
2.3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時間效能感、時間監控感與幸福感之間的中介效應檢驗
根據溫忠麟等提出的中介效應檢驗程序[35],來進一步探討一般自我效能感、時間效能感、時間監控感和幸福感之間的關系。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時間效能感與幸福感之間的中介效應分析結果,表3所示,可以看到每一步的檢驗都顯著的,所以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在兩者之間的中介效應顯著。而第四個t檢驗也顯著,所以是部分中介效應,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為0.384×0.197/0.305=24.80%。同理,對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時間監控感與幸福感之間的中介效應進行分析,表4所示,4個t檢驗也都顯著,說明自我效能感在兩者之間也起著部分中介效應,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為0.476×0.197/0.279= 33.61%。

表3 自我效能感在時間效能感與幸福感的中介效應檢驗

表4 自我效能感在時間監控感與幸福感之間的的中介效應檢驗結果
3.1時間管理傾向、自我效能感、幸福感的關系
本研究表明,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一般自我效能感都與幸福感都成正相關,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時間管理傾向也呈顯著的正相關。這與以往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4,9,11,19-20,30-31]。時間管理能力高的人,有較強的統籌時間和駕馭時間的能力,能夠合理安排學習和生活,學習成績優秀,生活充實豐富,人際關系良好。這樣的大學生幸福感往往較高;同時,高時間管理傾向的大學生,有較強的自主感和控制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得心應手,會增強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學生,相信自己具有解決問題和困難的能力,面對任何環境和情況都能處事不驚,即使受到挫折,也能夠及時地調節情緒,積極地歸因,降低焦慮水平,因此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往往有更高的幸福感。
3.2時間管理傾向各因子與幸福感的關系
本研究表明,個體時間管理傾向的不同因子對幸福感的影響強弱不同。時間效能感、時間監控感與幸福感的相關較大,對其有獨立的正向預測力(β =0.352,P<0.001;β=0.341,P<0.01),而時間價值感與幸福感的相關較小,預測力不夠。這可能是因為時間效能感高的大學生,相對而言更加相信自己可以掌控時間,時間監控感高的大學生,一般來說能夠合理地制定計劃、設立目標、分配時間等,這兩個因子都能增加正性情感,提高幸福感。而時間價值感高的大學生,說明其對時間有較強的重視和緊迫感,但這并不能增加正性情感,也不會讓人感到幸福。
3.3自我效能感在時間效能感、時間監控感與幸福感中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表明,時間管理傾向的因子時間效能感、時間監控感均可以通過一般自我效能感間接影響幸福感,中介效應是顯著的,其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分別為24.80%、33.61%。探究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一般自我效能感作為對能否勝任任務的主觀推斷,時間效能感表現為對運用和管理時間能力的估計,兩者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自信水平,自信與幸福感密切相關。而時間監控觀主要是通過設置目標、制定計劃等來管理時間,這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受自我效能感的制約,自我效能感高的個體,才會有信心實施和堅持活動,進而體會到幸福。
本研究的結果說明,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各因子對幸福感的作用不同,時間效能感和時間監控感既均能獨立地正向影響幸福感,又均可以通過自我效能感間接地正向影響。因此在改善大學生幸福感時,一方面要注重培訓大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的時間管理傾向,另一方面要注意提高大學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使他們對自己更有信心,對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時間更有把握,對監控自己的時間更加積極主動,從而增加正能量以提高幸福感。
本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結論:時間管理傾向、自我效能感對幸福感均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時間管理傾向對自我效能感也存在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自我效能感在時間效能感、時間監控感和幸福感之間起到了部分中介效應。
參考文獻
[1]黃希庭,張志杰.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編制[J].心理學報,2001,33(4):338-343
[2]Schraw G,Wadkins T,Olafson L.Doing the things we do:A grounded theory of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J].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2007(1):12-25
[3]周永紅,呂催芳,楊于岑.時間管理傾向與學習拖延: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22(3):533-536
[4]范翠英.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壓力和主觀幸福感的關系[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
[5]鄧凌,陳本友.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主觀時間壓力與抑郁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5,19(10):659-661
[6]陳本友,張鋒,鄒枝玲,等.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焦慮的相關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5,13(3):307-308
[7]陳本友,鄧凌,黃希庭,等.中學優生的時間管理傾向與成就動機的相關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32(4):5-8
[8]古玉,譚小宏.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自信的相關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30(4):51-53
[9]江君.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自我效能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1):104-107
[10]秦啟文,張志杰.時間管理傾向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相關研究[J].心理科學,2002,25(3):360-361
[11]范翠英,孫曉軍,劉華山.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與主觀幸福感[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2,28(1):100-104
[12]Bandru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Psychol Rev,1977,84(2):191-215
[13]Schwarzer R,Aristi B.Optimistic self beliefs:Assessment of 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thirteen cultures[J].World Psychology,1997,3(1/2):177-190
[14]Boyd N G,Lewin J E,Sager J K.A model of stress and coping and their influence on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outcomes[J].Vocat Behav,2009,75(2):197-211
[15]Heuven E,Bakke R A B,Schaufeli W B,et al.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in performing emotion work[J].Vocat Behav,2006,69(2):222-235
[16]Kar Ademas E C.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well-being:Common and specific predictors[J].Person Individual Differ,2007,43(2):277-287
[17]張曉雯,李丹丹,文小華,等.醫學生自我效能感在應對方式與幸福感的作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6):935-937
[18]卜鵬翠,農村大學生自我效能感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10):1255-1257
[19]張愛萍.維吾爾族大學生自我效能與幸福感相關性研究[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40(3):96-97
[20]孟慧,梁巧飛,石艷陽.目標定向、自我效能感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J].心理科學,2010,33(1):96-99
[21]Ryff C D,Keyes C L M.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9(4),719-727
[22]苗元江,陳浩斌,白蘇妤.幸福感研究新視角一社會幸福感概述[J].社會心理科學,2008,23(2):17-21
[23]孔風,王庭照,李彩娜,等.大學生的社會支持、孤獨及自尊對主觀幸福感的作用機制研究[J].心理科學,2012,35(2):408-411
[24]楊莉.父母教養方式、心理韌性與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關系分析[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2,34(24):2518-2521
[25]張萍.大學生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在神經質-外傾性和主觀幸福感間的中介作用[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5,29(2):139-144
[26]王永,王振宏.大學生的心理韌性及其與積極情緒、幸福感的關系[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3,29(1):94-100
College Students'Time Management Dispositon and Well-being:Sense of Self-efficiency as a Moderator
Li Xueping,Liu Yu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2,China
Objective:To inspect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nse of self-efficienc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and well-being in college students.Methods:A total of 560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by Adolescenc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ATMD),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and the Index of Well-being Scale(IWB).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of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in all dimensions with sense of self-efficacy and well-being(P<0.01),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nse of self-efficacy and well-being(P<0.01);The time effect feeling and the time supervision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ed,but also indirectly affected the well-being through the sense of self-efficiency,in which the mediating effect ratio were 24.80%and 33.61%.Conclusion:It illustrates that the sense of selfefficiency takes a moderating effect between th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and well-being in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Time management dispositon;Well-being;Sense of self-efficiency
R395.9
A
1005-1252(2016)10-1576-05
10.13342/j.cnki.cjhp.2016.10.038
2016-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