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盈盈 王 倩
合肥:“家電之都”的傳奇樣本
若要選一個最能代表合肥的產業,家電當之無愧。這里,誕生了中國家電產業的多個第一,書寫了中國輕工業制造的榮光
若要選一個最能代表合肥的產業,家電當之無愧。這里,誕生了中國家電產業的多個第一,書寫了中國輕工業制造的榮光;這里,上演了跨越趕超的生動實踐,塑造了產業演進的傳奇樣本。
曾經,家電三分天下,合肥有其一;如今,中國家電,合肥獨領風騷。2011年合肥超越青島、順德,成為全國最大的家電生產基地,并連續蟬聯全國四大家電基地首位。預計2016年合肥四大件全國占有率將達到20%,這也就意味著,大家電市場,全國每5臺家電中就有一臺貼上“合肥制造”的標簽。“家電之都”美名遠揚!
時光荏苒,傳奇永續。以家電產業為切入點,合肥不斷發展平板顯示、集成電路等多個產業,為家電產業補強鏈條,為轉型升級平添后勁。如今,平板顯示、集成電路不僅為家電產業提供了最為核心的科技支撐,更自成一體,成為“中國屏”、“中國芯”的代名詞。
今日之合肥,產業林立,百花齊放,而家電產業仍是其中最亮麗、最具生命力的一枝。它讓合肥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家電產業基地,國內家電品牌最為集中的地區,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家電制造中心,并將加冕“全球家電制造中心”的皇冠。
家電產業發展,合肥經歷了破繭成蝶。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合肥依靠榮事達、美菱、天鵝等多個本土知名家電品牌,成為引領中國家電產業發展的排頭兵:我國第一臺窗式空調,世界第一臺VCD、第一臺仿生洗衣機、第一臺變容式冰箱,均誕生于此,合肥輕工業由此聞名全國。
2000年以后,合肥抓住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引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品牌相繼落戶。海爾、美的、長虹、格力、尊貴等企業紛紛在合肥投資建廠或追加投資建設工業園。合肥家電產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
但彼時,合肥在全國家電行業還只是排在青島、順德之后的“第三角色”。合肥人不等、不靠,對內不斷夯實發展現有產業基礎,對外招大引強,完善產業鏈。2011年,合肥家電產業一舉突破千億元,成為合肥市第一個千億產業,也就在這一年,合肥超越青島、順德,成為全國家電最大的生產基地。
現在,合肥已經擁有美菱、榮事達、海爾、美的、格力、三洋、惠而浦、長虹、華凌、尊貴等國內外眾多知名家電企業和配套企業500余家,擁有4個國際品牌、10個國家級名牌產品。
2014年,合肥四大件產量達到5408.1萬臺(套),占據了國內近20%的市場份額,形成集家電研發、生產、銷售、物流及相關配套企業集群的完整的產業體系。
家電產業,技術創新是其核心競爭力。而其中,屏幕、芯片等技術攻關是重點、難點。這些難點在合肥不斷被攻克。
2010年9月3日,中國大陸第一塊TFT-LCD六代線液晶屏在合肥點亮。當年12月底,中國大陸第一塊50英寸全高清等離子顯示屏在合肥下線。2012年8月14日,京東方與合肥市簽署《投資框架協議》,追加285億元在合肥建8.5代線。
“京東方合肥六代線打破了32英寸以上液晶電視面板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填補了我國中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制造的空白。”合肥京東方副總經理張羽告訴記者,京東方面板主要用于電視和手機,不但解決了“中國缺屏之痛”,更是讓老百姓直接感受到好處。

TCL家電(合肥)產業園——滾筒洗衣機生產線

聯寶(合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產

帝度洗衣機“透明工廠”
如今8.5代線也已經投產。該產線的順利投產,對于我國半導體顯示產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拉動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全面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破解了中國“缺屏之痛”的難題,加上已有的家電及電子信息產業根基和自身良好的基礎,合肥“招大引強”的底氣更足。2011年秋,聯想簽約落戶合肥,與臺灣仁寶合資建設合肥聯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家電及電子信息產業實力大增。聯想在合肥,如風吹皺一池春水。它的到來,激活合肥早已埋下的電子信息產業的種子。英特爾、微軟、三星、松下、飛利浦等國際IT巨頭看到了高速發展中的合肥;聯想更是帶動IT產業在合肥形成集聚,產業集群的輻射效應已經開始體現。
而在芯片領域,家電、平板顯示是其天然的市場。據預計,僅合肥家電、平板顯示、汽車電子和綠色能源等產業,每年對各類芯片的需求就達數十億片,需求超過300億元。巨大的市場,合肥絕不拱手讓人。近年來,合肥市積極搶抓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舉市而為,集中發力,將集成電路產業列為加快培育發展的首位產業,成立了高規格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編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規劃,在全國率先出臺了集成電路產業扶持政策,成立了產業投資基金,連續引進了50多個集成電路項目,逐步形成了產業發展的濃厚氛圍。
按照規劃,到2020年,合肥市計劃培育發展集成電路設計企業100家以上,成為國內最大的面板驅動、汽車電子、功率集成電路、特色儲存器等特定芯片的生產基地,打造“中國IC之都”。
如滾雪球一般,合肥家電產業的發展帶動平板顯示、集成電路等產業的崛起,同時這些產業發展又反哺家電產業,強化了家電產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