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偉威++楊艷
摘 要:在幼兒園體育游戲活動教學中,應隨時隨地開展體育游戲;應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地開展體育游戲;應有目標、有計劃地實施體育游戲;教師應親身參與,形成師幼互動,從而充分發揮其對幼兒身心發展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幼兒園;體育游戲活動;循序漸進;計劃;師幼互動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3-0064-01
體育是幼兒園五大領域教育中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開展體育游戲是幼兒園實施幼兒健康教育、實現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舉措。幼兒體育游戲種類繁多,科學地開展體育游戲活動,能增強幼兒體能、豐富幼兒生活,還能培養幼兒機智、勇敢、堅韌、頑強的性格,最終實現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新《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它明確將“體育”放在首位,強調體育對于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幼兒園保教工作,已不再只是對幼兒日常生活的安排、護理和知識的傳授,而是既關注幼兒的體育活動,使他們的身體素質得到健康發展,又讓幼兒形成積極合理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體育工作放在首位。”在幼兒園日常生活中,如何開展生動有趣的體育游戲活動,如何讓幼兒真正體驗到游戲的快樂,成為幼教工作者研究的課題。
一、隨時隨地開展或滲透體育游戲
開展體育游戲,不是在專門的體育活動或公開課活動上進行“表演性”游戲,而是在一日活動中抓住每一個教育時機。盡管有時的游戲,僅僅只有幾分鐘時間或只是幾個動作,可是都能對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和能力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早晨接待時,要積極組織幼兒開展好晨練活動;上下樓梯時,引導幼兒練習雙腳跳,鍛煉大肌肉;餐后散步時,組織幼兒進行走線,訓練平衡能力,等等。再如,簡單而有趣的“我是木頭人”“老狼老狼幾點了”等游戲,可以讓幼兒不厭其煩地玩無數遍。這些游戲,都可以滲透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
二、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地開展體育游戲
增強幼兒體質,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經常地、反復地練習,才能達到預期效果。不能因為看到幼兒參加體育鍛煉后滿頭大汗,或者出了點小插曲就停止他們的活動,這不利于幼兒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幼兒的體質也不會因一次、兩次的鍛煉而增強。同時,教師也不能有急躁情緒,要求幼兒像成人一樣活動,這同樣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應注意運用科學的方法,在活動安排上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由少到多,循序漸進地讓幼兒在持久而經常的活動中增強體質。
三、制訂計劃,有目標有計劃地實施體育游戲
幼兒園體育活動是運用游戲方式讓幼兒掌握走、跑、跳、投擲等基本活動技能。需要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和實施,積極主動地引導幼兒鍛煉身體,增強幼兒體質,并促進其全面發展。一是每次游戲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設計好游戲中要向幼兒提出哪些能提升他們能力的問題,以及要回應哪些在游戲過程中生成的內容。二是活動設計要有效自然,靈活掌握幼兒的活動量。在體育游戲教學活動中,容易出現側重花哨作秀而缺乏趣味性、幼兒等待時間過長、活動量不足等情況。因此,體育游戲要注意幼兒的活動量,一切內容和形式都是為幼兒的活動服務的。三是增添有趣情節,充分利用道具吸引幼兒。開展活動前,可根據游戲內容、目的要求進行場地布置,準備道具,為達到預期效果創造良好的物質條件,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興趣更濃,活動更專注。四是嚴格遵守規則,增強幼兒的責任意識。遵守游戲規則,一方面可保證游戲順利開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幼兒自覺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教師應在游戲前,讓幼兒明確游戲規則和要求。讓幼兒知道只有遵守規則,游戲才會正常進行,才能更加有趣。五是利用體育游戲、競賽的形式,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大、中班應選擇一些競賽成分較大的體育游戲,加強幼兒競爭意識的培養。讓幼兒感受成功的喜悅,或找出失敗的原因,幫助幼兒樹立信心,正確對待成敗,促使體育游戲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六是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應有目的地組織幼兒探索一物多玩的游戲,讓幼兒充分嘗試各種不同的玩法,以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教師在游戲中是幼兒探索的支持者、引導者和保護者,整個游戲方法都是幼兒自主探索的結果,是幼兒自身經驗的獲得和總結。
四、教師親身參與,形成師幼互動
體育游戲中,很多教師只為幼兒提供活動器材,自己懶得動或“形動而心不動”,不重視自身的參與,這或多或少會影響幼兒對游戲的興趣。因此,教師要積極參加,與幼兒共同游戲。教師以游戲者的身份去引導和啟發幼兒,來提高幼兒的積極性,達到游戲目的。
五、結束語
總之,只有以幼兒為中心,以幼兒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科學、有效地組織和實施體育游戲教育,讓游戲成為真正的、有趣的游戲,才能煥發游戲的魅力,讓幼兒體育游戲成為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方式,從而影響幼兒的生活,增強幼兒的體質,提高幼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雍世仁,張亞平.體育游戲與快樂體育[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2002(04).
[2]鄭名.學前游戲論[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