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悅
摘 要:當前,在我國以保險產品為代表的金融產品發展運行體系中,對于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相關法律、法規領域依然存在著大片空白。此類空白使得金融產品在市場運行中的創新度不高,相互抄襲的問題嚴重。與此同時,金融產品運行公平性的缺失,多種原因導致市場秩序被打破。由此可見,建立并完善金融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勢在必行。本文就要以保險產品為例,簡要分析金融產品知識產權屬性及其保護的相關問題以供參考。
關鍵詞:保險產品;金融產品;知識產權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正不斷提高,眼界視野也在不斷提升。這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投資金融產品獲得當前利益的保障和升值,為金融行業的發展創造了更為廣闊的市場前景,也使金融行業在國民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愈發重大。隨著時代的發展,市場在經濟中發揮的決定性作用已經顯而易見,而在當前這個經濟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趨勢不斷增強的新形勢下,市場中求變求新已經成為各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金融產品的創新已成為金融行業的核心問題,但是金融產品內容存在較大的雷同,往往是換湯不換藥,嚴重打擊了金融產品創新的積極性,極大地破壞了金融市場的體制機制。這一情況的存在與知識產權證券化的深入是不可分割的,可是我國目前對于金融產品知識產權的保護仍舊存在更大程度的不足。對于此種市場現狀,需要有關單位部門予以關注,并在適當的時候,建立健全的以保險產品為代表的金融產品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對以保險產品為代表的金融產品的未來發展帶來更為健全的保護和積極的引導作用。
1 金融產品的知識產權以及屬性
1.1 金融產品的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指在一段時間內,權利人對自己創造生產的智力勞動成果享有的專有性,具有排他性。知識產權所涵蓋的范圍極廣,包括社會生活的各行各業。所以具體到金融產品的知識產權就是指在金融領域內對權利人智力勞動成果,工商業標記享有者、使用者等依法產生的各種權利義務的統稱,常見的權利主要包括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等。
金融產品創新的本質是以現有的思維模式為基礎,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金融產品生產體系中進行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重新組合的充滿智力創造性的過程。可以說在金融產品創新這個復雜龐大的體系中,每一步看似微不足道的前進都是無數工作人員心血與智慧的結晶。對金融產品知識產權的相關問題的忽視和缺乏保護,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市場秩序的健全發展,長此以往也會降低金融產品開發人員的積極性,縮小金融產品所能產生的商業價值,最終甚至會使金融行業的發展停滯不前。
1.2 金融產品的知識產權屬性
金融產品作為創造性智力勞動成果,知識產權對其的創新保護更是存在天然的優越性。而相比起其他的金融產品,因為保險產品涉及的范圍更為復雜,不能明確地計算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因此保險產品雖然也是典型的金融產品,但是其不僅擁有金融產品的屬性,還有自身特殊的屬性,具有專有性、創造性、社會性、公開性等屬性。以保險產品的知識產權屬性為例進行簡要分析。
1.2.1保險產品知識產權的專有性。
因為保險產品不需要生產,在設計開發后就可以直接投放市場之中,所有設計就是保險產品的靈魂所在。保險產品的設計過程是十分艱巨的,首先要依據市場情況進行調研產生創意方案,其次要對創意方案進行可行性考察并進行不斷完善,最終才可以將保險產品投入市場。可是當保險產品進入市場流通后,很快會出現類似產品,搶占原產品的市場份額,給原產品的所有者造成極大的損害。因此,承認并重視保險產品知識產權的專有性是保護保險產品設計創造者以及使用者合法正當利益的前提。
1.2.2保險產品知識產權的創造性。
保險產品的創造性,是保險實用性的一種體現,是保險服務性的一種要求,更是無數工作人員智慧的凝聚。具體來說,面對廣泛復雜的不同個體,真正的保險產品應當是能夠滿足被保險人需求的,應當是對符合被保險人情況的產品,而不是單純地復制粘貼。因此,根據年齡、性別、需求等的不同,設計出適合的保險產品,則更需要注重保險產品的創造性,突破當前市場上傳統的保險形式。
1.2.3保險產品知識產權的社會性和公開性
保險產品在市場流通的基本要求就是面向社會公眾,因此保險產品具有知識產權的公開性和社會性。主要表現為保險產品向消費者推廣的時候需要公開保險產品的內容,幫助消費者充分了解產品后依據自身的需求選擇購買。同時,保險產品的出現和發展都離不開社會公眾,其所滿足的是社會廣泛群體的需求,其所產生的財富也是社會財富的一部分。
2 以保險產品為例的金融產品的知識產權問題
2.1 以保險產品為例的金融產品的知識產權問題在其他地區的現狀
目前國際上對金融產品知識產權的保護只要有兩種,第一種是以明確的立法形式對知識產權進行直接明確保護;第二種是相信金融產品經營者的信譽,要求相關人員自我約束和保護,而未建立明確的保護機制。
美國是發達國家中率先將知識產權轉化為實際的生產要素的國家。近些年來,美國對于金融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正在逐步建立起一個新的框架,完善傳統保護機制中的漏洞,同時以政府為代表對金融產品的商標權和貿易機密等知識產權進行保護,采取相關措施以提高知識產權犯罪的偵破率和懲治率。但是,美國的保險公司對于保險產品專利申請并不多,且多集中在保單管理、風險投資等層面,對于保險申請及理賠等方面的創新還需要進一步發展。
我國香港相比起內地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也更加完善和具體,不僅成立了獨立專利制度,對于商標和版權的取得也有明確的條例,更是依據注冊設計條例成立了一個獨立的設計注冊處。香港采取了諸多措施對保險產品的知識產權予以保護,以此提高保險設計者的積極性,推動經濟的發展,這都是值得借鑒的。
2.2 以保險產品為例的金融產品的知識產權問題在國內的現狀
法律上保險產品保障機制和救濟追償機制的不健全,令有關的法律法規之間銜接運行不通暢,導致無法可用、有法難依的尷尬局面出現。雖然我國以《知識產權法》《商標法》《專利法》等法律法規對金融產品知識產權加以保護,但都不夠充分,尤其是在保險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更是缺失嚴重,以致于在實踐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漏洞。比如說,保險產品的原設計使用單位在追償時,雖然有《知識產權法》第39、40條以及其他法律對侵權行為的處罰規定,但是在實施中卻有舉證困難的問題。
另外在保險產品行業內部運行中,缺乏一個統一的標準體系和監管機制。同時,各單位對自身保險產品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淡薄,也致使各單位之間的保險產品相互抄襲現象嚴重。當合法權利受到損害無法得到補償,當嘔心瀝血設計的產品被他人無償獲得,當所有人都處在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創新觀念薄弱、競爭意識落后,自然也就沒有人再愿意對保險產品進行創新,也就無法發揮出知識產權對于經濟建設應有的積極作用。
3 以保險產品為例的金融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
以上所說的就是當前我國金融產品知識產權的發展現狀,與其他國家相比依然存在較大的差距,落后于當前時代對金融產品的最新要求。所以,接下來做好金融產品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完善金融產品知識產權體系是發展的必然。
3.1 鼓勵以保險產品為例的金融產品的創新研發
發揮知識產權在保險產品中的積極作用,首先需要提高保險行業的整體素質,完善自身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建立保險產品的創新競爭機制。
具體來說,需要保險公司在選擇保險設計人員時注重其綜合素質,并對所有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工作培訓和業績考核,對敢于創新的員工予以獎勵,以此激勵其他人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發揮自身的潛能,實現保險產品的創新,打造出更多更符合社會不同需求的保險產品,最終做好以保險產品為例的金融產品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
3.2 政府及相關部門借助國家強制力規范金融產品的知識產權體系
保險產品包括保險單、投保單、保險條款、費率規章、電子保單、與保險電子商務有關的計算機軟件、保險產品名稱、保險標志與商標、保險產品說明書、投保提示書等。由于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體系,所以需要做好保險產品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發揮知識產權在保險產品中的積極作用,還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依靠國家強制力的保護。
也就是說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掌握保險行業運行的整體情況,建立一個統一的機制標準,并對各個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以及各個保險產品的投放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控。同時,對于知識產權受到損害的公司及時進行有效的幫助,并對侵害人進行嚴厲的懲罰,且告誡行業中其他公司。從而盡可能打造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機制。
3.3 從法律法規入手打造金融產品知識產權的發展環境
法律是最后一道保護屏障,營造一個良好的金融產品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十分必要。因此,以一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為基礎,保障金融產品設計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金融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對于保險產品中的知識產權的認定、登記、批準等環節都要制定直接明確的法律法規,對于保險產品知識產權追償保護機制也要逐步完善,從而將保險產品知識產權體系所涵蓋的環節真正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3.4 注重以保險產品為例的金融產品知識產權的網絡安全保護
當今時代是信息化時代,網絡的發展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金融行業自然也不例外。當網絡進入金融行業后,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同時也帶來了貿易機密等信息外泄的不良情況。因此,做好保險產品知識產權工作還要重視金融產品知識產權的網絡安全保護,在發揮網絡時效的同時,也要采取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要充分考慮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便及早制定應對方案,確保金融產品安全。
綜上所述,做好以保險產品為代表的金融產品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有利于激勵保險產品的創新,保護公司創新性利益,維護市場公平的競爭秩序,并對保險資源進行合理的優化配置。因此需要政府、有關組織以及相關單位的一致努力,注重金融產品的知識產權,不斷促進金融產品知識產權的創新,滿足人民群眾多種多樣的金融需求,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巨大利益,推動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張俊巖,楊德平.金融產品的知識產權屬性及其保護——以保險產品為例[J].保險研究,2011,01:91-97.
[2]楊才然.知識產權:金融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J].金融電子化,2012,04:49-51+6.
[3]聶勇.保險產品屬性問題研究——基于保險典型判例考察[J].福建金融,2014,04: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