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光華
摘 要:隨著我國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醫院之間的競爭也隨之越來越激烈。因此,必須要扎實醫院競爭的基礎,以得到穩定的發展。醫院員工掌握的專業知識是醫院能夠穩中求勝的基本,由此可知,醫院員工培訓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對醫院員工的培訓、培訓后效果以及跟蹤評價進行分析。
關鍵詞:醫院員工培訓;培訓后效果;跟蹤評價;重要性
這個時代的各行各業都處于激烈的競爭中,而醫院想要得到發展,不僅僅是講究規模,還需要對醫院內部員工進行培養,注重醫院的涵養。醫院員工的成長以及素質是醫院能夠經久不衰的基本,因此,醫院需要對員工的素質等方面進行重點培訓,從而提升醫院的競爭能力。
1 進行員工培訓的意義和目的
員工培訓主要是指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員工培養和培訓,以提升員工的醫學知識、技術以及能力等專業素質。進行有效的員工培訓也是醫院進行人才開發、幫助員工提升自身潛力的主要方式之一。醫院培訓的內容主要包含素質培訓、知識培訓以及專業技能培訓。
素質培訓:縝密的思維、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及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是醫院能夠發展的主要條件之一,可見,素質培訓是醫院需要堅持的培訓內容之一。
知識培訓:醫院員工所儲備的知識以及能力是醫院發展和前進的燃油,因此必須要對員工進行該項內容的培訓,以幫助醫院持續發展。
技能培訓:員工掌握的知識需要轉換為技能才能夠顯示知識的魅力和價值,員工掌握的技能是醫院能夠不斷發展的源泉,可見,技能培訓也是對員工進行培訓的重點。
2 建立.醫院員工培訓體系
2.1 把握員工培訓的重點
2.1.1系統性、前瞻性以及針對性
系統性: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以及制定的發展目標,對于各個部門以及各個崗位制定系統的計劃。對進行培訓的內容、知識點、培訓人員以及培訓需要用到的經費等做好系統的規劃和安排。
前瞻性:把將來發展的需求以及目前發展的需要進行結合,從而來制定出相應的培訓計劃。
針對性:確定員工培訓的主要方向以及目的,明確進行培訓的重點和主體。
2.1.2擴大參與培訓的員工數量
想要擴大員工參與的數量,必須要了解員工的需求以及主要的特點。首先對員工進行全方面的培訓,提升員工的素質;其次對于不同職位的員工,制定不同的培訓方案和形式。
2.2 進行培訓的思路
2.2.1員工培訓階段
前期階段:結合醫院制定的培訓方針以及醫院目前的情況,對員工的實際需求進行調查和了解,隨后制定有效并且有針對性的員工培訓方案。
中期階段:按照原先制定的計劃進行員工培訓,了解培訓的效果和情況,對于培訓期間出現的問題進行記錄和分析。
后期階段:在培訓過后對培訓進行有效的評估,將此次培訓與以往培訓做比較,總結培訓的經驗,善于發展不足和優點,從而尋找出正確的培訓方法。
2.2.2員工培訓的層次
根據員工的工作崗位等方面,可將員工培訓分為三個層次。專業技術培訓,管理培訓以及后勤培訓。與此同時,該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培訓分為三個級別。一級、二級、三級培訓。
一級培訓:主要的培訓內容為,醫院的發展歷史、概況、規章制度以及員工的基本福利保障。可由醫院的人力資源部門進行培訓。
二級培訓:主要的培訓內容為員工需要掌握和了解的知識和專業技能,例如病人病理的書寫規范和要求等。可由職能部門進行培訓。
三級培訓:對于員工的工作崗位以及工作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例如手術室的工作注意事項以及流程等。可由各個科室分類進行培訓。
2.3 醫院培訓課程
進行培訓的內容和方式會對培訓的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醫院需要對培訓課程的內容進行優化,對于不同崗位的員工進行不同的培訓。
態度方面的培訓,例如醫院的歷史文化以及相關的人文素質等。觀念方面的培訓,與患者和諧、友好相處等。能力方面的培訓,員工的職業生涯、服務態度以及與患者進行溝通的技巧和能力等。大部分醫院在人員管理方面會出現不同成都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醫院的管理人員對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由此可知,對于醫院管理人員的培訓是必須的。還需要對管理人員的級別進行分類培訓,例如高層管理人員培訓課程以及至中層管理人員培訓課程。還可以根據培訓內容的不同,將培訓內容分為管理培訓以及專題管理培訓。通過有效并且有針對性的培訓來提升管理人員的能力。專題管理培訓通常包含醫療質量方面的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培訓。
2.4 員工培訓的方式
2.4.1在崗培訓
顧名思義,在崗培訓就是指員工在崗期間,利用少部分的工作時間以及空閑時間進行培訓,這種培訓也是采用做多的方式。在崗培訓針對醫院的管理人員方面是為了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相關的法律知識等內容;針對于技術人員方面主要以專業的知識為培訓的重點。還可以鼓勵技術人員外出進行更為專業的培訓,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術,再將學習到的知識和技巧傳授給其他員工。
2.4.2內部培訓
培訓班:可開展長期的培訓或者是短期的培訓。長期培訓主要是系統并且連續性的培訓,短期培訓主要是培訓單一的內容或者是禮儀方面的培訓。
參觀學習:可到其他醫院進行參觀學習,看看其他醫院是如何進行管理培訓,做一個對比,總結經驗。
3 培訓效果評估
培訓最后就是需要對其效果進行有效的評估,這也是培訓的核心部分。培訓工作人員不但需要在進行培訓之后對此次培訓的問題以及效果進行交流和總結,而且還需要定期進行培訓評估(培訓內容的實用性,對員工績效的影響),從而為以后的培訓奠定良好的基礎。
培訓評估主要分為四個等級。反應評估,對于被培訓者的滿意度進行有效評估;學習評估,對于被培訓者學習到的知識進行評估;行為評估,對于被培訓者實際運用知識的評估;成果評估,對培訓產生的效益等方面進行評估。評估的方式可為:問卷調查、當場測試、跟蹤評估以及效益評估。有效的評估能夠提升醫院資源的利用率以及收益,提升員工的整體、綜合素質。
4 小結
積極開展各項內容的培訓工作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風氣和氛圍,提升員工的專業知識以及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醫院在激烈的競爭中屹立不倒,并且快速發展、前進。
參考文獻
[1]戴美芬,邱翠竹,區曉敏.基層醫院護士急救技能系統化培訓的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09):85.
[2]張翠雁,何翠雁,呂遠軍.基層醫護人員急救知識培訓與效果評價[J].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2016,1(03):190-194.
[3]楊艷麗,劉忠俊,丁荊妮.臨床護士關懷能力培訓的實施與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5,29(10):3791-3793.
[4]白雪玲,王雪晴.實習醫生外科手消毒崗前培訓效果評價[J].當代護士,2014,(09):150.
[5]陸紅,韓衛紅.護理人員對醫療器械不良事件認知培訓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刊,2014,49(09):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