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糧油儲藏與檢測技術專業的教師來源比較單一,95%的教師是從大學校園直接走上講臺的,尤其是青年教師大多數對于糧庫里的糧油保管和糧油質量檢驗工作所需的實踐經驗和所必需的專業操作技能都相當的匱乏,因此教師到企業實踐勢在必行。但是目前大多數教師實踐只流于形式,怎樣讓教師去企業實踐要變被動為主動,變“要我去”為“我要去”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教師下企業實踐應該帶著任務,有針對性的到企業去。去企業實踐的目的應該明確,除了去了解糧食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相關的崗位職責、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應該熟悉糧食企業的出入庫流程及糧情檢測和糧情處理的操作規范,學習本專業的前沿的技術技能,并且轉變到教師角色后,能在專業建設中,有的放矢地完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課程標準,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高職院校;糧油儲藏與檢測技術專業;教師;企業實踐
項目來源:本文系山東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科研“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職業院校教師下企業實踐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14zcj086)的成果之一。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職業院校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的有效途徑是建立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1],同時要推進高水平學校和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所以不難看出,高職院校要想培養出高技術技能型的人才,首先要培養出高技術技能型的教師,高職院校糧油儲藏與檢測技術專業的教師也不例外,因此,教師下企業實踐鍛煉就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
眾所周知,高職院校的教師來源比較單一,通過調查研究顯示,職業院校92.5%的教師都是從大學畢業直接走上講臺的,而高職院校糧油儲藏與檢測技術專業的教師這樣的比例更高,高達95%。他們幾乎沒有在糧庫里工作的現場實踐經驗或者實踐時間偏短,尤其是青年教師他們大多數對于糧庫里的實踐經驗和所必需的專業操作技能都相當的匱乏,這樣的教師是完全不符合高技術技能型人才要求的,又何談培養出搞技術技能型人才呢?
筆者作為一名職業院校講授糧油儲藏技術的教師,曾經多次參加企業實踐鍛煉。以2014年7月至9月筆者到中央儲備糧煙臺直屬庫進行的企業實踐為例。該庫是200億斤中央糧庫項目之一,承擔煙臺、萊州及周邊地區的各種政策性糧食的儲存監管任務。主要儲備品種是小麥和玉米,從糧食入庫、儲存保管、再到出庫都有著嚴格的管理制度與操作規程,
筆者所在的實踐部門主要是倉儲業務科,該科室的主要任務是糧食入庫、糧情檢查、糧情處理、糧食出庫等工作。從實際參與生產過程中,我并沒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庫里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上,而是有針對性的放在了糧情處理的方法上,因為作為糧油儲藏與檢測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必須要找我糧食出現問題時的妥善處理,只有處理得當才能最小限度的減少糧食品質的劣變,保證糧食的食用價值,所以我掌握了玉米儲藏過程中發熱霉變處理的整個工作流程。我的主要的收獲如下:
(1)直觀地了解糧食企業的發展概況,糧食儲存流程及糧食市場的供求情況。
(2)進一步熟悉了玉米的儲存特性及在儲存過程出現的糧情及糧情處理。
(3)比較系統地了解了玉米在夏天7、8月份出現發熱霉變的處理方法與流程。
(4)切身體會到作為一名糧油保管員責任重于泰山,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是重中之重。
從筆者的親身實踐、思考和總結感到:職業學校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除了去了解糧食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相關的崗位職責、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應該熟悉糧食企業的出入庫流程及糧情檢測和糧情處理的操作規范,學習本專業的前沿的技術技能,并且轉變到教師角色后,能在專業建設中,有的放矢地完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課程標準,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因此,教師下企業的實踐鍛煉應該帶著課題,帶著任務,有針對性的到企業去。筆者經過實踐鍛煉,認為糧油儲藏與檢測技術專業的教師下企業應該深思以下幾個問題:
(1)教師應該有針對性的完成實踐工作。教師在選擇企業時應該要有針對性,實踐崗位要密切結合糧油儲藏與檢測技術專業自身的特點,選糧油保管員崗位或者是糧油質量檢驗員崗位。因為,只有結合糧食行業的專業需求和糧油儲藏與檢測技術的專業特點,才能把從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企業中去,同時把理論知識與企業相結合升華獲取的知識和技能運用于教學實踐中。切忌為了完成學校交給的任務而隨便找個企業或崗位應付了事,或者為了照顧家里而選擇離家近的企業,與照顧家有關,與實踐鍛煉無關,本末倒置。所以,糧油儲藏與檢測技術專業教師選擇的企業學校應該嚴格審核,原則上應該是密切結合自身專業,有一定規模的、有代表性的糧油企業,這樣教師才能取得實踐鍛煉的成效。
(2)教師要積極的轉變角色。教師在企業實踐期間,要積極的轉變自己的角色,把自己真正當作所在實踐企業的一員,設身處地的為企業排憂解難,從而贏得企業的信任和支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深入企業內部,親身參與糧油出入庫、糧情檢查及糧情處理工作,從實際中找出問題,加以研究,解決實際問題,才能真正在企業實踐中得到有益的鍛煉和提高。切忌浮光掠影,浮在表面而不深入。
(3)教師在實踐中還應具備前瞻性。教師到企業鍛煉之前,除了了解糧油儲藏與檢測行業的現狀,還應該具有超前意識,不僅要掌握糧油儲藏與檢測技術專業有關技術、工藝當前的現狀,還要研究它們的發展趨勢,從而為該專業的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及改革提供依據。筆者的感受是:作為一名糧油儲藏與檢測技術專業的教師,到企業實踐,最初是為了了解企業的組成、規章制度,熟悉生產規程及流程。但是,隨著實踐鍛煉的深入和教師能力的增強,教師會從看企業的發展、看企業的生產,到逐漸的和企業的技術人員溝通、交流、學習,再到和企業的技術人員一起設計糧情處理方案,最后會掌握專業技術和生產工藝的新趨勢和發展,用以指導本專業的專業教學,為本專業的課程設置及改革提供依據。
作為一名切身經歷下企業實踐鍛煉的高職教師,為了防止“走過場”,我認為我們教師能做的就是變被動為主動,變“要我去”為“我要去”,為高職院校培養出技術技能型人才而努力。當然,職業院校自身的管理、監督、考核、激勵,政府、企業的政策、資金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經過政府、企業、學校、教師的共同努力,教師下企業實踐鍛煉會越來越落到實處,在提高學生技術技能方面會發揮原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劍, 李宇紅, 田志英. 職業院校教師企業實踐的問題和促進策略[J].職業技術教育,2015,(4):49—52.
[2]傅彩虹.職業學校教師下企業鍛煉的實踐與思考[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65-67.
作者簡介
黎海紅(1977-),女,山東商務職業學院食品工程系教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