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崛起,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東西方的價值觀、世界觀激烈碰撞,民族問題、宗教問題、資源等問題之間的矛盾愈見突出,各種文化、宗教等意識形態交織在一起錯綜復雜,我國和世界各國的交流愈加深入,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外來思潮也產生了一定的不協調。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互聯網的應用,致使各種思想觀念以及文化價值觀念魚龍混雜,每天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特別是對年輕人的影響。在這嚴峻的形勢下,怎樣守住我們的思想陣地,怎樣讓我們民族優秀文化和思想精粹得以傳承和發揚,已成為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任務。當前,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實施“十三五”規劃的新任務,對高校宣傳思想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要求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著眼于新的形勢,發現新問題,進行新探索,努力發揮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戰斗力。
1 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
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意見》中把新時期高校宣傳思想政治工作放到了戰略高度,這就要求我們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強化政治意識、責任意識、陣地意識和底線意識,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
在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勢下,在科技日益進步、教育改革明顯加快的新情景下,經濟、政治和文化相互滲透、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融合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國際思想文化領域斗爭更加深刻復雜。中國傳統文化和意識,和現代知識文明的不和諧以及不一致情況也越來越突出。知識分子是社會思潮形成、傳播的主要載體。高校知識分子集中,是社會思潮的集散地和思維論辯、百家爭鳴的平臺,也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面臨著諸多的機遇和挑戰。做好新時期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加強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是一項戰略工程、固本工程、鑄魂工程。因此當務之急是需要認真研究和思考,準確把握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全局和走勢,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更新觀念,發揮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戰斗力。
2 創新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原理
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創新的基礎在于實事求是,就是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宣傳思想工作不能總停留在馬克思主義的初級階段一成不變,不能死守著階級對立、壓迫剝削的老模式上,要動態的看待馬克思主義,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文明的發展,馬克思理論也需要從新的視角去解讀、去理解,形成更完善、更適合的現代社會發展的思想體系。
宣傳思想工作要樹立“全媒體”理念。互聯網和新媒體的廣泛應用,既為傳播主流思想輿論提供了形式多樣的載體和平臺,也使互聯網成為思想輿論斗爭的主陣地、主戰場。高校是青年人才的聚集地,更是新媒體受眾的集中地。為此,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必須把網絡作為主戰場,把網絡輿論引導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建好、管好、用好校園網絡,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把一切具備傳播功能和媒介屬性的載體和平臺都作為傳播渠道并納入管理體系,積極推動傳統校園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更新傳播模式,發揮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戰斗力。
3 更新理念,引領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新飛躍
創新思維首先要更新理念,不能死守著以往的老經驗、老方法,應理論聯系實際,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馬克思主義,用現代的眼光看待以往的理論,重新定義現代社會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和政治主張。深入思考和理解中國社會結構和現象與世界各國的異同、產生的歷史原因和現實需求。把我們生活的小社會,放到全球的大家庭、大社會當中去,從人類發展的大框架中看各自的異同,求同存異,保留我們優秀文化傳承的基礎上,吸收世界各國的發展經驗和理論。要讓我們的學生了解祖國的歷史和文化精髓,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再去看待世界,有分辨的、有選擇的去接受吸收世界各國的思想和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意識形態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明顯增強,陣地意識明顯提升。理念創新是宣傳思想工作改革的先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不斷創新理念,圍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嚴三實,要解放思想、創新理念,勇于打破陳舊觀念束縛和習慣思維定勢,積極傳播先進文化、傳遞社會正能量。
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堅持價值引領。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最根本任務就是要凝聚價值共識,就是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人心。
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要樹立“大宣傳”理念。隨著現代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宣傳思想工作已經滲透到學校各部門的業務和管理之中,成為“點多線長面廣”的一項系統工程。因此,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務實,統籌整合校內外各種優勢資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人人重視、各方參與、協同推進的良好局面。
4 更新理念,創新方法,提升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戰斗力
方法是宣傳思想工作的船和橋,方法創新是提升宣傳思想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證。宣傳思想工作要始終保持蓬勃生機,要打破老框框,就必須適應新形勢、立足新實踐、創造新方法。發揮激勵功能,把大家的積極性、能動性、創造性都激發出來。
(一)改造老方法。在意識形態的管理上,既要敢抓敢管,更要著力創新方法,尤其是要善于通過網絡來關注師生思想領域的新情況、新動向。在主流思想輿論引導上,要繼續保持和發揮傳統媒體的作用,通過宣傳欄、微信平臺、網絡平臺使其煥發新的活力。堅持深度報道、專題報道的轉型方向,確立內容優勢,與新媒體實現融合發展,錯位發展。
(二)運用新媒體。新興媒體的迅猛發展改變甚至顛覆了宣傳思想陣地的傳統格局。為此,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充分用好新媒體這一新途徑,在傳統新聞網的基礎上,重點打造以微博、微信、微視和客戶端為重點的“三微一端”的新媒體平臺,用新的傳播媒介來推進理論武裝和價值凝聚,傳播感人故事,貼近師生心靈,進行內容的多渠道、多媒體、多平臺發布,實現對師生、校友、社會受眾的全面覆蓋及最佳傳播效果,形成更大的輿論覆蓋面和更強的宣傳影響力。
(三)綜合多方法。既要善于使用傳統媒體的方法,又要善于運用新媒體的方法;既要善于使用理論文章、報告宣講、典型引路等正面教育方法,又要善于運用文學藝術、娛樂時尚、校園文化活動等潛移默化的教育方法,寓教于樂、有機結合,形成強大的宣傳合力和良好的校園氛圍。
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圍繞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務,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師生,創新思維、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方法。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營造更加濃厚的發展氛圍,牢牢把握宣傳思想工作主動權,為推進高校的改革發展和建設和諧提供理論支撐、輿論支撐和精神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