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高校《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的特點、現狀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如何提高《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質量進行了探討,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土木工程概論;教學實踐;課程考核;建設
《土木工程概論》是土木工程及工程管理相關專業的專業必修課,是土木工程及工程管理相關專業新生入學后接觸到的真正意義上的專業課,這門課程在該專業學生的人才培養計劃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先導作用,負責將該專業學生帶入土木工程這個行業,引導他們熱愛這個專業,激發他們對土木工程的學習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土木工程專業課的學習方法,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的特點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內容涉及到土木工程的各個方面,如建筑工程、交通土建、港口橋梁、城市排水、水利水電、地質災害防治,還有工程監理、項目管理、CAD工程制圖等,該課程有以下的特點。
1.教學內容廣與知識點淺。《土木工程概論》所涉及到的土木工程內容非常廣。幾乎包括了土木工程的所有領域,如土木工程的歷史演變、土木工程材料的發展、建筑與基礎工程、交通土建、橋梁與港口工程、地下與給排水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土木工程施工與管理、工程監理與項目管理,甚至還有工程制圖、仿真系統、結構工程、工程力學等方面的知識,以此相對應的,就是書中關于這些知識的描述卻是點到為止。很多高校將該門課程設置為32學時,任課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因為總學時的原因很難展開,然而教學內容如果不適當展開則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
2.理論教學與動手實踐結合。《土木工程概論》教學基本上是以理論講授為主,但該課程里的很多內容與工程現場有密切關系,如在進行土木工程施工這一章節教學時,里面的內容就同學生以后“工程實習”實踐教學中的部分內容一致,實踐內容如果只是理論講授,不僅使課程教學枯燥而且給任課老師的講解也帶來一定的難度。如能將動手實踐環節和理論講授相結合,最好能到工地現場實際操作,那么教學效果就將事半功倍。
2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的現狀
1.教學內容更新不及時。《土木工程概論》教材一般都是“十一五”或者“十二五”時期編寫的,其中很多工程例子都是以前的,由于教材出版等問題,該門課程的教材內容很難做到每年更新,而課堂教學的內容則需要與時俱進。當今建筑業發展迅速,很多新材料新工藝的運用,也是近幾年的事,以前的案例不能反映出土木工程的最新發展。在進行《土木工程概論》講授時,都是以工程案例為主來進行分析,書中的很多工程案例都需要及時更新,這就需要任課老師及時了解行業發展動態和世界建筑業的最近技術,不斷根據世界各國的建筑業發展來補充和完善教學內容,特別是一些國家標志性建筑的建設和使用情況。
2.實踐教學環節時間偏后。很多高校的《土木工程概論》一般安排在第二學期,“工程實習”卻安排在第五或者第六學期,這樣設置更多的考慮是學生在沒有系統學習土木工程專業課之前,沒有必要進行實踐環節,認為就算去了學生也會因為不懂專業知識而無法進行實際操作,動手實踐成為走過場,造成資源和時間浪費。而現實情況卻是該門課程因為沒有實踐學時,造成學生興趣缺失,甚至是排斥情緒。《土木工程概論》作為將學生引入到土木工程的關鍵課程,這對于學生以后專業課的學習會產生不利影響。
3.教學方法落后與課程考核體系單一。不可否認的是,《土木工程概論》任課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大多采取傳統的課堂灌輸式教學法,加以書中案例進行分析,如果一旦課堂教學互動開展得不理想,就會出現教師在課堂上講授得口干舌燥、案例分析枯燥乏味,學生卻在下面趴著睡覺或者玩手機,造成課堂教學結束后學生卻不知道講了哪些內容的情況。此外,該門課程的考核體系需要完善。《土木工程概論》作為基礎必修課,一般情況下都必須進行閉卷考試,然而很多教師都認為該考核方式可以適當改變,單一的閉卷考試不能反映出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況。
3 提高《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質量的思考
1.教學實踐環節的改革。土木工程及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最終目的還是實踐,需要到工地上進行實際動手操作,該門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很有必要增加實踐環節,將實踐和理論結合起來,才能達到開設這門課的教學初衷,就算是在教學中將視頻教學法作為重要手段加以輔助教學,也很難達到去工地上親自操作和現場參觀的效果。為此,《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可以適當增加實踐學時,組織學生去工地上參觀或工地實踐,不但可以激發他們濃厚的興趣,也可以使他們更好理解理論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2.加強教學團隊的建設。《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和課程建設的程度,關鍵在于任課教師,良好的課程教學是需要優秀的任課教師來完成的,由于該門課程涉及到很多土木工程的專業知識,這就對任課教師要求比較高,不僅需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而且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完全掌控和駕馭課堂教學。為此,必須建立起具有土木工程專業背景、穩定的老中青結合的高素質教師隊伍。老教師傳授教學經驗,青年教師收集資料完善教學內容,保證每年講授內容的更新,形成梯形結構的教師隊伍建設。
3.多元化的教學與考核體系建設并舉。由于《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內容比較多,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不能完全采用講授法,在實際教學中不拘泥于形式,將視頻教學、分組討論、案例分析等一系列教學方法相互交叉融合到教學中,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該門課程的考核系統建設也應該創新,考試方式除了閉卷考試之外,還可以開卷考試或是以論文形式進行。平時考核以課堂考勤、布置作業、分組討論、課堂發言、PPT制作等多種形式并舉,在實際中不斷探索,盡可能的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形成對學生能力培養更有利的考核評價體系。
《土木工程概論》對于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會對他們今后專業課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該門課程教學的好壞同樣對任課教師尤為重要,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手段和靈活的評價體系并舉,盡可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專業興趣,為培養出適合新時期國家土木工程建設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清標,等.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論》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研究,2012,(04).
[2]林龍鑌,等. 《土木工程概論》省級精品課程建設的體會及其對教學啟示[J].福建建筑,2012,(02)
[3]蔡小玲,李繼明.提高《土木工程概論》課堂教學質量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09).
作者簡介
劉奇欣,男,講師,碩士,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管理學院工程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從事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