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芳
摘 要:對行業學校的辦學特色發展歷程進行研究不僅有利于推動學院自身的優質發展,對于整個職業教育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張家界航空職院為例,結合創建之初、舉辦高職之時的相關史料和國家關于職業院校的政策性文件,對學院歷史沿革中的辦學特色的發展、演變過程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行業學校;辦學特色;發展研究
近年來,在市場經濟的猛烈沖擊下,我國的高等教育快速發展,職業院校盲目的追求“高、大、全”,屈從于市場,過分的強調生產性,片面的追求經濟效益,職業院校普遍存在“去職業特色”的傾向,行業學校的“去行業特色”傾向亦十分明顯。1993年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高等教育的發展,要堅持走內涵式發展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辦學效益。要區別不同的地區、科類和學校,確定發展目標和重點,制定高等學校分類標準和相應的政策措施,使各類型的學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層次上辦出特色”。辦學特色關乎學院的生存與發展,是學校繼往開來、持續發展的源動力。行業學校本就以行業為依托,更應繼承、發揚辦學優勢,充分挖掘特色,創造同類院校中的競爭優勢。
1 行業院校辦學背景
行業教育是在改革開放初期,以特定的行業背景為依托,以為本行業或本系統培養、輸送人才的為辦學目的、辦學特色鮮明的職業培訓學校,行業學校成立之初多為技工學校,以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為適應航空工業發展的需要,加速培養大批熟練技術工人,第三機械工業部在張家界成立了013基地技工學校,也即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前身,由此也奠定了學校濃厚的航空類行業學校背景和辦學特色。學院既要為航空企業培養又紅又專的技術工人,又要抓好以摩托車為主的工業生產,服務經濟建設。2001年,學院升格成為高等職業院校,正式命名為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三十多年間,學院為軍工產業和國防建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很多優秀畢業生都已成長為行業領域的技術骨干和中堅力量。發展至今,學院面臨新的發展課題,即如何擺脫高職院校的“趨同”困境,從千篇一律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中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個性化發展道路,學院辦學特色就是這破題之筆。
2 行業院校辦學特色沿革
李化樹教授在《論大學辦學特色》一文中提到,辦學特色是指在一定的辦學思想指導下,經過長期的辦學實踐逐步形成的比較持久穩定的發展方式和被社會公認的、獨特的、優良的辦學特征,是一所大學區別于其他大學的特性,尤其是最具個性的特點和亮點。張家界航院作為一所高職院校,建校時間相對較短,但因依托航空工業辦學,突出軍工特色,也形成了一定的辦學特色,其體現在辦學思想、目標定位、學科專業、校園文化建設等多個方面,學院的歷史沿革中,學院辦學特色也隨著學院的發展呈現出動態的發展過程。
學院的辦學定位從創辦之初的軍工技校發展成為以制造和旅游兩個專業大類為主體,集航空、旅游、信息工程等多元化職能為一體的綜合類高職院校;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從創建之初的為航空工業培養技術工人轉變成為既服務國防建設又服務于地方建設的復合型人才;學院的重點工作從一手抓教學、一手抓生產,教學與生產相結合轉變成為完全以教育教學工作為主導的辦學格局。
機構改革后,行業院校劃轉地方,很多由原部委直接投資的院校失去直接的政策支持,無法滿足學校基本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原有的辦學優勢和社會競爭力正在逐漸喪失,社會影響力正在逐步下降。在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沖擊和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壓力下,行業院校更是在提升我國行業技術進步,增強產業研究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力等方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3 行業院校發展的對策思考
行業特色高校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具有獨特的優勢。正是由于企業創新能力不強和行業在共性、關鍵、創新技術研發鏈條上出現的暫時缺位,為行業特色院校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
大力培養行業特色應用型人才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發展階段后,高等教育的發展已經并不單單體現在規模上,而是更多地體現在質量和結構、規模和效益的變化上,尤其是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與適應性方面。行業劃轉院校在區域經濟振興和產業結構調整中,更應承擔起行業緊缺人才培養的重任。在人才培養模式上,行業劃轉院校應該從展現行業特色出發,利用地理上的優勢,積極總結實踐經驗、突出服務重點、凝練辦學特色、制定發展戰略,針對區域不同產業集群類型和產業集群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積極構建與產業鏈相適應的應用型行業人才培養鏈。
2.打造特色學科,提高核心競爭力。學科建設是高校發展的核心與龍頭,緊抓學科建設,可以起到提綱挈領、以點帶面的作用,有利于統籌協調和充分調動學校各項工作。要始終把學科建設作為戰略舉措,注重加強學科建設、培養優勢學科,國家對高校支持的重點也要轉向支持學科和專業建設上來;要完善富有特色的學科體系,構建合理的層次結構,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對于行業院校來說,特色學科建設是彰顯學校特色和提升競爭力的核心。行業劃轉院校的特色學科建設應以實訓基地和生產實踐為物質載體,充分發掘已有行業特色學科潛力。
3.積極探索特色化辦學道路。行業劃轉院校在辦學過程中,應根據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深化和轉變辦學思路,保持行業大學精神的獨特魅力和大學文化的歷史傳承性,緊密圍繞行業發展的時代氣質與生產關系結構,瞄準行業國際前沿科技動態與生產力水平,結合對行業知識的變革創新與人力資源需求,徹底轉變和更新傳統的人才培養觀念和科研、服務認識,以創建特色行業院校的高標準嚴格規范辦學行為,進一步推動原行業院校爭取行業和地方的雙重支持,適應新的發展環境,努力創新符合自身實際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4.積極探索培養行業亟需的創新型工程技術人才。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創新創業教育提上重要高度。人才培養模式趨同和工程實踐不足是當前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主要問題所在。應鼓勵行業特色高校積極探索具有行業特色、形式多樣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探索建立符合學院實際的創業創新教育發展模式,組建創新創業學院,加強孵化基地、創新創業園建設,加強師資、課程建設,不斷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加強資金體系建設,逐步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創業創新教育教學體系,真正為行業所用,為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5.建立行業部門與行業特色高校聯合共建的新機制。為使行業高校真正成為行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基地、行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基地、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要按多元主體組建職業教育集團要求,加快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推進行業職教集團和地方職教集團發展,引入行業辦學,不斷深化校企合作領域和內容,積極探索與企業開展定向培養、訂單培養及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張家界航空職院積極探索建立和完善具有行業和區域特色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以民航運輸專業“1.5+1.5”培養模式、旅游管理專業“淡校旺企”工學交替培養模式和士官生培養為試點,激勵企業、部隊和學院共同參與招生、培養、育人全過程。
隨著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以及高等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和優化,進一步推動原行業院校爭取行業和地方的雙重支持,適應新的發展環境,努力創新符合自身實際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將是一個值得特別探討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趙哲《行業院校劃轉地方院校后“十二五”規劃發展思路》.高校教育管理.2011年1月.
[2]高樹仁《行業院校特色化發展態勢與戰略選擇》.現代教育管理.2010年11月.
[3]賀小飛、王保華《行業院校特色專業培育特點、問題與建議》.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3年9月.
[4]張瑜、梁繼東《環境工程“卓越工程”實施與改革探討》.教育教學論壇,2016年5月.
[5]童衛軍、任占營《行業企業舉辦職業院校的現實困境與對策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