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英健
摘 要:在當今的社會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于安全問題一直是備受關注的一個話題,特別是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不僅關系到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安全,還關系到社會穩定健康的發展。本文立足于食品安全,就食品檢驗及質量管理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食品檢驗;食品安全;質量管理
目前來說,保證食品安全最有效的處理加強對食品的檢驗及質量的管理,在進行食品檢驗時并不是食品中的重點項目符合國家標準就能夠視為合格的食品,而是食品中的所有檢驗項目均符合國家標準才能夠視為合格食品。然而在食品檢驗的過程中對質量檢驗工作的技術要求非常高,能夠充分體現實驗室技術檢驗水平。另有檢驗結果的準確程度能夠充分體現食品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也充分影響到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本文主要對食品檢驗結果和質量管理進行簡單的策略研究。
1 食品檢驗的質量管理
(一)加強抽樣的規范性
食品檢驗一般采用的是抽樣檢測,抽樣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隨機的,但有時依然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如果在抽樣的過程中只抽取質量比較好的產品進行檢驗,那么所檢測的結果即為合格的,然而那些產品并不能完全代替所有的產品,也不能夠達到抽樣檢測的目標。抽樣檢測是進行食品檢驗的一道重要的工序,只有進行準確、合適、隨機的抽樣檢測才能夠達到食品檢驗的目標。另有抽樣過程具有一定的隨機性,還容易受到污染,有時還會出現送樣與填單沒有辦法一一對應等等,如果想要保證其有效性就必須嚴格規范的進行管理,如提高抽樣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嚴禁弄虛作假;在取樣的過程中嚴格使用干凈無菌的取樣器進行取樣,同時取樣時要在所有產品的不同部位進行取樣,如上、中、下,左、中、右;取樣的過程中要保證取樣產品的生理化指標和原微生物的狀態;對不同的食品要采用不同的抽樣方法,這其中包括對抽樣方式、地點、抽樣數量、抽樣的保存及送樣方式的改變;在抽樣的現場要務必確保多個抽樣人員在場,抽樣之后要嚴格填寫抽樣單,并有多人確定。
(二)加強食品檢驗過程的管理
在食品檢驗的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人為因素、檢測儀器的準確度不高,其中人為因素占有重要的影響地位,它能夠直接影響到食品檢驗結果的準確度,所以對食品檢驗工作的人員要進行嚴格的選撥,務必能夠準確的進行食品檢驗。首先要求所有的檢驗人員都需要經過專業的檢驗培訓而后獲得檢驗的資格并且持證上崗;其次從事檢驗的工作人員專業技術要足夠扎實,能夠熟悉所有產品的檢驗標準及檢驗所有產品的標準方法;最后對于長期從事檢驗的工作人員在進行食品檢測時也不能單單靠多年的檢測經驗就做出是否合格的判斷,也要進行嚴格的檢驗來驗證產品的合格度。比如在檢驗食醋中“總酸”的含量時,最標準的檢驗方法是酸度計檢驗法,而有的檢驗人員一般會采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法來進行樣品檢測。對比這兩種方法,前者的準確度高,但操作過程較為復雜,后者操作簡便,但檢測結果準確度不高。
(三)選擇合適精密的儀器進行食品檢驗
在進行食品檢驗時有很多精密的儀器進行選擇,但是在儀器選擇要注意儀器的性能和精密度要符合食品安全生產標準,即是選擇儀器要合適。比如在檢測嬰幼兒的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成分含量時不能使用高效液相色譜儀,這主要是因為高效液相色譜儀的最低定量限高于嬰幼兒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最低定量限,所以不建議使用。又如像酸度計和天平之類能夠自校的儀器在一定的時間內能夠進行自校,超過一定的時間段需要手動校正。無論什么樣的儀器都有保存保養及使用的注意事項,特別是精密準確的儀器,要定期的進行保養,查看是否出現問題,如果出現問題要及時處理,以保證儀器的正常使用。
(四)嚴格遵循試劑和標準物質的選擇標準
在進行食品檢驗前要對檢驗所需的試劑和標準物質進行選取,在選取時要注意所用試劑的純度、質量及保質期,對于標準物質要注意其是否具有合格證書,另有對進口的標準物質還要進行實驗室比對驗證。此外對于試劑和標準物質進行儲備時要注意說明書中對溫度、濕度及壓力的要求,避免儲存不當,從而失效。
(五)實驗室誤差控制
誤差存在于任何一個實驗檢測中,我們不能夠避免誤差、消除誤差,只能夠盡可能的降低誤差。目前誤差主要有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
系統誤差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所選儀器誤差、所選方法的誤差,試劑選擇或純度的誤差,人為因素。具體來說,所選儀器誤差主要是由儀器自身的因素所影響的,如自身精密度不夠高,像一些移液管、容量瓶、砝碼等等自身精密度較低,實驗測定的結果就與真實值有所偏差;所選方法誤差主要是在檢驗過程中選用不恰當的實驗方法所造成的,比如上述在進行食用醋中總酸度測定時,標準的方法是采用酸度計,而如果使用滴定的方法就會造成一定的誤差,因為在滴定的過程中,有時化學反應不夠完全,使得理論終點與所滴定的終點出現偏差,所以造成方法上的誤差;對于后兩者,試劑誤差主要是因為所選試劑的質量差、純度不高,進而產生一定的系統誤差,人為因素主要是因為操作人員的技術和責任心不夠所造成的。
偶然誤差又被稱為隨機誤差,系統誤差可以盡量減少而偶然誤差是不可以減少和測量的,它是客觀存在的,因為它主要是因為樣品的測定值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進而才會出現的偶然誤差。例如,周圍環境的濕度、溫度及氣壓,空氣中的小顆粒都可能對儀器的測量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對實驗檢驗的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由于偶然誤差的產生主要由于檢驗過程中的諸多因素,這些因素的影響都是不確定的,所以我們不能夠進行測量和糾正。
另外,實驗室環境也會對檢測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這里主要指的是實驗室內的溫度、濕度、氣壓及污染指數等等,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儀器的準確度與精密度,從而對檢測的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
2 檢驗結果質量的管理
在食品檢驗過程中,檢驗結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能夠判斷出產品的質量優劣,一般來說如果所測的誤差越小,實驗的準確度就越高,反之誤差越大就會使準確度越低,故在檢測過程中要加強對檢驗結果的質量控制管理,充分考慮到在檢驗過程中所有可能產生的誤差,之后采取一定合理措施,從而來降低實驗的誤差值,一般來說有消除檢驗的系統誤差和增加平行試驗的次數兩種方法。消除檢驗的系統誤差主要有采用精密的合適的實驗儀器和采用高效合理的實驗方法,其中包括選取合適的試劑及標準物質,增加平行實驗的次數可以有效的減少偶然誤差所造成的準確度降低。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想要提高食品檢驗結果的質量,不僅要保證實驗過程中的準確度和操作的規范性,還需要加強對實驗結果的質量管理和檢查。在對實驗過程進行質量管理的同時還需要加強對實驗員的檢測技術和專業素質的培養,注重新方法和新技術的引進和學習,從而提升專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和素質,從而確保所檢測產品的結果的準確度和可靠性,最終達到了保障食品安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林琳. 加強食品質量管理 提高食品質量安全水平[J]. 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9, 8.
[2] 楊邦忠. 淺談食品檢驗結果及質量管理[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