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偉 金鵬 史玉平 陳金剛

摘 要:為改善我國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狀況,提高企業的組織管理水平,從管理組織結構入手, 基于國內傳統安全管理組織結構模式,結合現代企業安全管理理論和管理學組織設計理論,采用對比分析、綜合歸納等方法。對傳統組織管理模式中監督、溝通、提拔等缺陷進行了改進,進而提出了一種改進型安全管理組織結構。
關鍵詞:安全管理;組織結構;監督;溝通協調;改進
基金項目:鄭州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4XJGLX083)
組織結構是全體成員為了實現目標而進行的指揮協調分工合作所形成的結構體系。19世紀末,以泰勒、法約爾、韋伯為代表的古典組織理論提出了建立嚴格的制度和最大限度的分工。然而古典組織結構側重于組織結構本身,對組織結構研究主要是靜態的,忽略了與外部的橫向聯系。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近代組織理論和現代組織理論的提出,一方面彌補了古典組織理論的不足,另一方面理論與實踐結合演變出的組織結構加強了企業的管理,促進經濟的發展。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傳統組織結構遭遇了越來越多的挑戰。本文期望通過對傳統組織結構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改進的思路和改進型組織結構,以提高企業的組織管理水平。
1 安全管理組織結構改進的重要性
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的管理一直是人們研究的熱點[1]。古典組織理論包括20世紀初泰勒等人創建科學管理理論,法約爾的行政管理理論和韋伯的官僚模型理論[2]。
直線制組織結構雖然是適應工業化大生產的需要提出的,但并不適合大型組織的管理。后續提出組織結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直線制的弊端,但是比較分析發現經濟發展使企業更加多元化,而高層作為企業的舵手,如果不能有效約束錯誤的決策對企業的打擊是巨大的。相關學者曾經做過一項具體的調查結果發現,只有6.87%的人認為所在企業的現行組織結構適應組織的生存和發展,44.66%的人認為基本適應,8.4%的人說不清楚;27.48%的人認為不太適應;12.21%的人認為不適應。也就是說,有將近40%的企業組織結構不夠合理,難以促進企業的發展[3]。因而,為了更好地提高企業的組織管理水平對安全管理組織結構進行改進就顯得尤為重要。
2 安全管理組織結構的改進與實現
安全管理組織結構的設計要結合系統安全工程理論和管理學組織設計理論[4]。目前直線—職能制在企業中使用較多覆蓋面,且適用于大中型企業,對企業實行新改制度較為方便,故以直線—職能制為母體提出改進方案。使得安全管理體系滲透到整個企業的各個層面。
2.1 改進型結構監督職能的實現
2.1.1現有監督機構存在的弊端
內部監督機構,則是一個單位以保護其資產的安全,保證其生產經營活動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范圍內進行,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效率,控制風險等為目的,而在單位內部建立的一系列管理機構。
企業內部的監督機構不少,如監事會、審計部門,除此之外,還有輿論監督。然而,即使有如此多的監督機構及監督途徑,企業內部仍存在監督力度不足的問題。原因在于,目前的監管部門不能規范的運作:(1)自身監督缺乏權威性。目前的諸如監事會的企業監管機構,負責人多數為企業領導自己擔任或選用某些成員擔任。很多企業決策者都是黨政集權一身,如果自身擔任監察者對自己或周圍領導圈監督效果有限,缺乏權威性。由其委派者監管則更可能聽任決策者差遣。所以決策層的安全觀貫徹落實,要求企業管理層必須規范自己的行為,全面提高安全意識[6]。(2)監管人員與企業的依附關系。在監管機構的其他人員配置上,監事會、工會和職代會等與企業都存在雇傭關系,其發揮職能會受到高層領導的限制。(3)監管范圍過于籠統。現有的監管機構則是側重于全局監管,而基層人員上級已經存在監管作用。(4)現有監管機構權力局限。企業建立獎懲制度完善責任體系,監管機構職能實現將會大大提升[7]。
2.1.2改進型結構監督職能的實現
圖1中,監管部門的職能主要針對中高層主要管理者監管,對中高層職能機構輔助監管,進而體現改進型結構監督職能的優勢:
(1)實行監督主管與企業負責人的聯核制度。聯核制度在于對企業內部達到一定限度收支數額、人事的調動等易出問題的區域,企業負責人需要有董事會議2/3以上簽字送達監督主管處簽字,業務部門方可執行。(2)監管人員配置上,實行向上申請委派的制度。改進型結構的監督人員不應由企業之間招聘進入崗位。國有大型企業可以向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申請,中小型企業可以向其總公司申請委派人員。
2.2 改進型職能機構
職能機構的設置減輕了同級主管人員工作負擔,集思廣益更好管理生產經營活動。然而多頭領導、橫向聯系不暢、人才培養乏力等等也成為現有職能制度結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在直線--職能制基礎上增加一個專門輔助同級主管領導的職能機構,改進后的職能機構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1)增設的職能部門對同級業務部門的日常工作進度出現的問題、處理措施進行整理,可以向各業務部門通報同級部門的工作目標進度以及下階段計劃安排,這樣有利于內部交流,避免工作重復,也可以提高內部工作的積極性。
(2)向同級主管領導負責。對主管業務部門的工作進展和上級命令的下達向領導通報,給出參考意見。但是決策命令的下達仍舊由同級主管下達,保證命令的統一,所以圖中箭頭循環為單向。
(3)職能機構的人員配置。改進的職能機構的人員通常由本級業務部門和下級同型職能機構成員晉升組成。讓更多的員工參與到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從而提高了企業員工對企業建設的主動性與創造性[8]。
3 結論
管理組織制度結構創新是組織發展的規律,通過實踐發現現有理論問題,是科學發展的規律。隨著知識時代的到來,會有更多的組織管理制度的創新。
改進型組織的監督部門被賦予一定權利,監管人員配置具有權威性,能更有效的履行其監督職能,規范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
改進型組織結構增設對同級主管負責的輔助性職能部門,不但加強了企業內部各部門的聯系,有效改善了傳統組織結構溝通協調不暢的問題,而且該部門將成為全能型管理人才的培訓地,對企業提拔下級管理人才十分有利。
參考文獻
[1]陳光軍.安全管理與企業發展的關系[J].經營管理這,2014,11:113.
[2]劉興國.傳統企業組織結構模式的比較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3,(3):76-80 .
[3]李剛.企業組織結構創新的機理與方法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管理學院,2007:1-206.
[4] ROBBINS S P.Organization Behavior [M]. 11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2005.
[5]黃小梅.現代企業安全管理模式分析研究與改進應用[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
[6]慕向斌.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提升安全管理效能[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11.
[7]李艷華.企業安全技術與經濟管理的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4,(22):184.
[8] ROBBINS S P.Management[M] . 4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1994.
作者簡介
魯偉(1995-),男,本科生,從事安全工程學科理論方面研究。
史玉平(1994-),男,本科生,從事安全工程學科理論方面研究。
金鵬(1994-),男,本科生,從事安全工程學科理論方面研究。
通訊作者
陳金剛(1973-),男,博士,教授,從事安全科學理論等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