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勝+劉智連+宋果
摘要:分析了寧遠縣兔產業的優勢和制約其發展的因素,并從發展思路、抓好產業服務、實施政策扶持、加強組織領導等幾個方面提出了發展寧遠縣兔產業的建議。
關鍵詞:寧遠縣;兔業;發展現狀;建議
中圖分類號:S82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06-0056-02
寧遠縣是湖南省第一養兔大縣,九疑山兔是湖南省惟一的地方家兔品種,是我縣的傳統產業、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養兔是我縣山區農民的經濟來源之一。隨著肉食結構的變化和養殖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九疑山兔產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困難。全面、客觀、正確地分析寧遠縣九疑山兔的發展現狀,充分利用我縣兔業生產的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搶抓機遇,加快兔業生產發展,把九疑山兔培育成寧遠農業的特色支柱產業,打造與臨武鴨并駕齊驅的知名品牌,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我縣養殖業生產的重大課題。
1 寧遠縣兔產業的發展概況
近年來,寧遠縣堅持資源保護與資源開發相結合、規模養殖與農戶散養相結合的原則,打造九疑山兔品牌,走小規模、大群體,小兔子、大產業的發展之路,建立了一批九疑山兔養殖基地,開展九疑山兔遺傳資源調查和養殖技術推廣工作,獲得了永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湖南省農技推廣一等獎、全國農業科技成果三等獎,并通過了湖南省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和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組織的技術鑒定,成為全省惟一的地方家兔品種、國家畜禽遺傳資源,成為寧遠縣人民利在千秋的寶貴無形資產。寧遠縣九疑兔業開發有限公司、永州舜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養兔龍頭企業相繼掛牌成立,通過了省農業廳和國家農業部組織的無公害肉兔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注冊了九疑山兔商標,引進了兔肉加工技術,建立了兔肉加工廠,制定了九疑山兔肉熟食系列企業標準,在九疑山兔遺傳資源保護與產業開發方面做了大量扎實的工作,九疑山兔遺傳資源保護與產業開發已列入全省重大項目,已具備深度開發的基礎。
2 制約寧遠縣兔產業發展的因素
九疑山兔產業開發工作中還面臨著許多困難,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①規模養兔的基礎薄弱,全縣養兔主要以農戶散養和中仔兔外銷為主,標準化的規模養殖場不多,商品肉兔不多。②對養殖大戶、加工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大,兔肉加工企業的規模小,只有禮品、貢品,沒有商品、產品,帶動能力不強。③技術瓶頸沒有得到突破,部分養殖戶因技術掌握不到位而發生疫情,造成較大損失。④飼料加工跟不上,全縣還沒有一個兔用飼料加工廠,不能適應現代兔業生產發展的需要。⑤在思想認識上還沒有得到充分統一,難以形成強大的發展合力。再加上養兔業養殖周期長,疫病風險大,飼養成本高,這些都阻礙了我縣九疑山兔產業的發展。
3 建議
3.1 明確兔產業的發展思路和目標任務
發展兔產業要充分依托本地九疑山兔地方品種資源和當地飼料飼草資源優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產業化經營為重點,依靠科技進步,推廣普及標準化健康養殖技術,按照資源保護與產業開發相結合、規模養殖與農戶散養相結合、市場引導與政策扶持相結合、科學研究與技術推廣相結合的原則,通過扶優扶強的政策措施,實現兔業生產的跨越式發展,建成布局合理、機制靈活、品牌突出的現代肉兔產業。
到2020年,全縣出籠肉兔突破1 000萬只,養兔業產值達到3億元,成為與家禽并駕齊驅的產業,肉兔精深加工率達到70%,肉兔加工業產值達到20億元以上。努力打造中南地區最大的肉兔基地。
3.2 抓好產業服務
(1)加快養兔科技示范場和養兔基地村建設。根據各鄉鎮的資源條件與生產基礎,按照資源保護的要求與加工龍頭企業發展的需要,“十三五”期間,建成1個存籠種兔2 000只、年出籠兔10萬只的九疑山兔原種場,建成10個存籠種兔1 000只、年出籠兔5萬只的九疑山兔保種村,建立比較完善的九疑山兔保種選育體系和科研體系。在文廟、水市、灣井、冷水、太平、保安、禾亭、仁和、中和、柏家坪、鯉溪、九疑山12個鄉鎮(街道辦)各建1個存籠種兔上1 000只、年出籠肉兔上5萬只的養兔科技示范場,并通過12個科技示范場的示范帶動作用,在全縣發展100個養兔基地村,每個基地村培植100戶存籠種兔25只以上、年出籠肉兔上1 000只的養兔大戶,使全縣出籠兔達到1 000萬只,把小兔子做成大產業,使之成為寧遠農民增收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年度實施計劃:2016年,擴建九疑山兔原種場,達到存籠種兔 2 000余只、年出籠10萬只的生產規模;建成12個存籠種兔上1 000只、年出籠肉兔5萬只的養兔科技示范場;建成10個存籠種兔1 000只以上、年出籠肉兔上5萬只的九疑山兔保種基地村;2017年,以原種場、保種村為基礎,建立完善的九疑山兔科研體系和保種選育體系,開展科研和保育選育工作,建好兔用飼料加工企業,新建25個年出籠10萬只的養兔基地村;2018年,新建25個年出籠10萬只以上的養兔基地村,使養兔基地村總數達到50個,年出籠規模達到500萬只以上;2019年,新建25個年出籠兔上10萬只的養兔基地村,使全縣養兔基地村總數達到75個,年出籠達到750萬只;2020年,新建25個年出籠10萬只的養兔基地村,使全縣養兔基地村總數達100個,年出籠兔達到1 000萬只。
(2)大力扶持產業龍頭企業。要加大對九疑山兔業開發有限公司、舜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支持,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問題,鼓勵企業依托品牌和經濟技術優勢,進行資產重組,組建企業集團,擴大經營規模,對龍頭企業經審批立項的良種繁育、兔肉加工、技術推廣項目,根據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由縣財政予以適當補助;利用銀行貸款進行免業生產良種繁育、產品加工項目的產業龍頭企業,縣財政予以適當貼息。積極培育兔產業中的合作經濟組織、經紀人等中介組織和各種類型的專業大戶,充分發揮兔業協會的管理職能,不斷提高免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3)加快良種繁育與推廣。各科技示范場既是兔業生產的示范基地,也是發展養兔基地村的種源基地,在保護九疑山兔遺傳資源的同時,要引進一些生長快、個體大、飼料報酬高的優質兔種,進行純種繁育與良種推廣,為全縣兔業開發提供足夠的優質種源。在商品兔生產中實行母兔本地化、公兔良種化、商品肉兔雜交化,大力開展經濟雜交,迅速提高商品兔生產效益。
(4)抓好兔病防治和兔肉產品的質量安全。建立完善動物防疫工作領導責任和部門分工責任制,積極推行肉兔養殖防疫承包制,全面實行免疫標識制度,形成以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為主,運輸監督與市場監督相結合的檢疫格局。全縣養兔科技示范場、養兔基地村的兔瘟、兔巴氏桿菌病、兔魏氏梭菌病的免疫密度達到100%,兔的發病死亡率控制在20%以下。嚴格執行國家無公害肉兔獸藥使用準則、獸醫防疫準則、飼料使用準則、飼養管理準則的規定,確保兔肉產品質量安全。
(5)完善技術服務體系。縣畜牧水產局要按上級要求實行獸醫體制改革,成立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加強鄉鎮動物防疫站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鄉鎮動物防疫員和村級動物防疫員的生活待遇,引進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和畜牧獸醫專業高校畢業生,充實畜牧水產技術推廣隊伍。
3.3 實施政策扶持
(1)優化肉兔產業發展環境。兔場建設用地可參照豬場用地按農業用地管理,國土部門要簡化用地審批手續,免收土地審批費用。允許肉兔養殖場(戶)在不改變農用地性質的前提下,經依法批準,通過租賃、承包、入股、聯營等方式使用農村集體土地。環保部門要加大支持兔場辦理環評和環保審批手續,并指導兔場搞好環境污染治理,對污染治理達標的兔場免收排污費。對新上的生產、加工項目,在城建配套、環保等收費上盡可能減免。兔場及兔肉加工企業使用自來水與生活用水同價收費,用電按農業用電對待,商業銀行要加大對兔業龍頭企業和農戶生產經營的信貸支持力度,農商銀行要積極開展養兔戶的小額信貸與聯保信貸業務,滿足農戶生產的資金需要。保險部門要結合實際需要增加肉兔業險種,探索開展調運、生產及其它災害性的保險業務,在農業結構調整和技改項目的安排中,要重點支持兔肉加工項目。
(2)建立聯合協調的投入機制。各鄉鎮政府要把兔業發展納入“十三五”規劃之中,有關部門要把兔業發展作為重點,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兔業生產發展投入聯合協調機制,對肉兔加工企業、養兔科技示范場、養兔基地村都要給予適當的補助和獎勵。縣發改委、縣財政局、縣農業委、縣扶貧移民局、縣農業開發辦、縣畜牧水產局要密切配合,積極爭取兔業開發項目。在每年12月份,由縣政府組織,召集發改委、財政、農業委、鄉鎮企業、扶貧、農開辦、畜牧水產等部門研究下一年度的兔業開發內容,以項目為紐帶,將農業開發資金、農業基本建設資金、養殖業發展資金、財政支出資金、農業龍頭企業貸款貼息資金、鄉鎮企業貸款貼息資金和財政扶貧資金進行整合,集中投入,推動兔業生產快速發展。“十三五”期間,寧遠縣政府計劃在兔業生產方面投入資金2 340萬元,其中:原種場投資100萬元,12個科技示范場投資240萬元,10個保種村投資200萬元,100個基地村投資1 000萬元,兔用飼料廠投資200萬元,兔肉加工企業投資400萬元,兔業協會及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投資200萬元。分年度投資計劃:2016年540萬元、2017年650萬元、2018年450萬元、2019年450萬元、2020年250萬元。
3.4 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以農委、發改委、財政、商業、國土、農行、農發行、農商銀行、扶貧、農開辦、畜牧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寧遠縣兔業開發領導小組,由縣委常委、分管農業的副縣長任組長,統一組織協調兔業開發中的各方關系,整合各方資源支持兔業開發工作。每一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都要聯系1個養兔科技示范場、2個養兔基地村,把建設養兔基地村和科技示范場等兔業開發的有關內容納入鄉鎮黨委、政府的目標管理任務當中,明確專人負責,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抓到底的工作責任制度。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畜牧水產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兔業開發工作的組織實施,辦公地點設在縣畜牧水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