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千陽縣畜牧獸醫工作站,陜西 千陽 721100)
政府購買動物防疫公益性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張紅梅
(千陽縣畜牧獸醫工作站,陜西千陽721100)
為了全面做好千陽縣動物防疫工作,確保動物疫病不發生、不流行、不傳播,筆者從動物免疫、疫情處理、疫情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病害動物及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等獸醫公益性服務方面開展了專題調研,并提出合理化建議。通過調研認為,需要政府購買動物防疫公益性服務,切實解決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千陽縣位于寶雞市北部山區,總面積996平方千米。地形地貌呈“七山二塬一分川”。全縣轄7個鎮,97個行政村,51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1.1萬人。全縣牛存欄14 906頭,其中奶牛存欄12 233頭,羊存欄26 448只,豬存欄15 305頭,雞存欄106 323只。全縣有縣鎮兩級防疫技術人員60人,村級防疫員118人。2016年財政共撥付防疫經費19.7萬元,其中防疫員報酬9.7萬元,防疫經費6萬元,動物衛生監督經費2萬元,流行病學調查和疫病監測經費2萬元。該縣在開展動物免疫、疫情處理、疫情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病害動物及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等獸醫公益性服務方面沒有經費保障。防疫員培訓費、防疫物資購置費、防疫反應補償費、突發疫病處置、疫病監測等費用均由工作經費彌補。協防員報酬,防疫員、協防員意外傷害險,防疫人員個人防護,防疫員社會保障等均無資金解決。
2.1動物免疫
2.1.1村級防疫員隊伍不穩定,勞動報酬偏低
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是動物疫病防控體系的基礎,也是動物強制免疫、畜禽標識加掛、免疫檔案建立和動物疫情報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實施的主體力量。該縣村級動物防疫員勞動報酬由國家財政、縣級財政、鎮村籌集三部分構成,其中國家補助800元/人/年,縣級財政補助600元/人/年,鎮村籌集200元/人/年,平均報酬為1 600元/人/年。
2.1.2動物防疫技術培訓經費,協防員報酬,防疫員、協防員意外傷害險等資金無來源
為了全面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技能,全面做好該縣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每年需要定期不定期對全縣防疫人員進行多期防疫知識技術培訓,但經費無來源。
由于現在對動物免疫要求較多,在該縣要進行免疫注苗、給牲畜佩戴免疫耳標、登記、張貼明白卡等工作,僅靠防疫員一人是難以完成此項工作的,所以就要由鎮村協調解決牲畜保定等協防人員,至少組成4人防疫小分隊才能順利實施免疫工作,確保免疫密度和質量。這些協防員的勞務報酬無著落,鎮村無專項資金和支出渠道。
另外,免疫注射時人身傷害事件也是屢見不鮮,如防疫員、協防員在注苗時被動物頂傷、踩踏、咬傷等人身安全事件時有發生,這些意外傷害險無人買單,無法解決,這既增加了村級防疫員和協防員人身安全的危險性,又增加了因此而產生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傷害。
2.1.3防疫人員無個人防護用品
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中,防疫人員從來沒有任何個人防護的設施設備,徒手保定牲畜、徒手免疫注苗、徒手采樣、監測等等,由于這些客觀原因造成防疫人員感染動物疫病的風險越來越大,人身生物安全得不到保障。
2.1.4村級防疫員無社會保障
迄今為止,沒有明確的文件規定村級防疫員的身份。從該縣防疫員調查情況看,從事防疫工作最長時間的已達43年,而該縣所有村級防疫員至今無一人簽訂過勞動合同,即使有聘書的防疫員,也因多年的變動而無人事檔案,加上近年的獸醫體制改革,使他們成為“無組織”人員,只有在春秋季集中免疫時,才由各鎮政府、獸醫站召集開展動物的免疫工作,未實行專項管理。其僅有的少量報酬由國家財政和鎮村自籌解決,加上動物防疫工作內容越來越多、時間長、危險性大、又臟又累、工資待遇低、人身安全無保障,無任何社會保障和措施的落實。
2.1.5疫病撲殺及防疫反應補償標準太低

在免疫工作中,受畜禽機體差異、環境因素等客觀因素影響,被免疫動物會出現免疫反應,甚至死亡。發生重大動物疫病或人畜共患病等需要撲殺的動物,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文件要求給予養殖戶一定資金的補償,但由于具體補償標準太低,補償資金與市場價值差距較大,一方面養殖戶對防疫工作不支持、不配合,甚至拒絕免疫;另一方面一旦發生疫病撲殺,補償不能彌補實際的經濟損失,造成發生疫情后部分養殖場(戶)不但不能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疫情,甚至阻止防疫人員報告,而且會迅速將發病畜禽銷售處理,從而造成動物疫情發生和傳播的風險。
2.2疫情處理中的社會力量參與情況
該縣多年來未發生重大動物疫情,一旦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有成立的應急處置工作組織機構,有應急預案,由縣動物防疫和畜產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處理。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縣政府辦公室、監察局、發改局、工信局、民政局、財政局、交通運輸局、林業局、衛生局、藥監局、公安局、科技局、畜產局、市場監管局和養殖戶支持配合。
疫情處置是為最大限度地減輕突發重大動物疫情對畜牧業及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提供本服務需要領導小組成員各單位及電信局、縣武警中隊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協助。
2.3疫情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
2.3.1獸醫實驗室的基本情況
該縣獸醫實驗室是在2004年按照動物防疫體系建設項目的要求修建的,于2006年元月份投入使用,2011年通過省畜牧獸醫局考核驗收取得動物檢疫疫病檢測資質。目前主要能夠開展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雞新城疫等病種的免疫抗體水平檢測;布病篩選以及定性檢測;口蹄疫感染抗體檢測(3ABC-ELISA試驗)等工作。獸醫實驗室已成為該縣動物疫病防控的主陣地,在全縣動物疫病防控中起著技術支撐的作用。
2.3.2開展檢測工作所需資金
開展檢測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①購買檢測物資所需資金:開展各項檢測購買口罩、手套、玻璃試管、離心管、注射器、一次性吸嘴、消毒藥品、防護服等檢測所需物資,一年需花費2萬元左右。②購買檢測試劑所需資金:一年購買檢測試劑需2.5萬元。③完成檢測工作社會力量參與所需資金:在奶牛場做“兩病”檢測,血清學和病原學檢測采樣等都需要雇傭人員對動物進行保定。按目前工作開展情況看,一年最少需雇傭6人,每人工作60天,一天勞務費80元,全年需要6人×60天×80元=2.88萬元。
2.4病害動物及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
該縣各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高度重視,加大病死動物及其產品危害性的宣傳力度,營造社會氛圍,不斷提高養殖者的認識水平和積極無害化處理病害動物及產品的自覺性。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能夠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法》、農業部《病死及死因不明動物處置辦法》、《病害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生物安全處理規程GB16548-2006》有關規定指導養殖場(戶)對病害動物及動物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在社會上未造成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如有違法處理的,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法》規定,依法查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并在新聞媒體曝光,達到震懾違法行為的目的。
3.1動物免疫
動物防疫工作是有效預防和控制畜禽疫病發生、傳播和流行的一項重要工作,是促進畜牧業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是增加農民收入,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要手段。動物免疫則是動物疫病防控的基礎性工作,只有通過政府購買公益性服務的形式解決動物免疫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才能夠提高免疫質量,確保免疫效果。
一是解決村級防疫員隊伍不穩定,勞動報酬偏低的問題。從近年來該縣外出務工人員報酬看,一般普通民工日工資為80~120元,每年春秋季集中免疫和日常補針累計時間按110 d計算,報酬應為8 800~13 200元。因報酬低廉、危險性大、又臟又累,導致防疫員隊伍不穩定。二是解決動物防疫知識技術培訓經費。建議所需費用列入財政預算,由政府購買服務,解決技術培訓經費的問題。三是解決協防員報酬,防疫員、協防員意外傷害險。四是解決防疫人員個人防護用品。五是解決村級防疫員社會保障。六是解決疫病撲殺及防疫反應補償標準太低的問題。
在動物免疫工作中涉及村級防疫員隊伍不穩定,勞動報酬偏低;動物防疫知識技術培訓經費未列入財政預算;協防員報酬無著落,防疫員、協防員意外傷害險無人買單;全縣防疫人員個人防護無著落;村級防疫員未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動物因疫病撲殺及防疫反應補償標準太低,造成疫情隱患較大等六方面都屬于社會公益性服務性質,該項工作適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提供服務。提供本項服務的專業防疫隊伍需要各級政府、全縣防疫人員和廣大養殖戶的大力支持與配合。
政府購買的標準及形式:建議政府出資按年購買:一是防疫員、協防員服務,根據當年農民工日勞務費標準(80~120元/日)和全年服務天數累計110天計算。二是防疫員、協防員意外傷害險120元/人。三是防疫培訓費1萬元/年。四是對60歲以上或從事動物防疫工作30年以上的村級防疫員按照國家有關政策納入有關社會保障。五是防疫員個人防護用品1 000元/人/年。六是動物因疫病撲殺及防疫反應補償標準應結合當前市場價值的一定比例給予補償。
3.2疫情處理中的社會力量參與情況
疫情處置是為最大限度地減輕突發重大動物疫情對畜牧業及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該項工作屬于公益性服務,適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每次處理所需費用應由政府出資按照主管部門計劃全部購買。
3.3疫情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
要保證全年實驗室各項檢測工作全面順利開展,從購買檢測所需物資、檢測試劑到雇傭社會力量參與保定,全年大約需花費10萬元,而目前該縣檢測經費僅僅是財政預算的2萬元,這遠遠不能滿足全年各類檢測工作順利開展的需要。建議政府按年購買以上公益性服務。
3.4病害動物及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
3.4.1政府購買服務的理由
病害動物及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關系到畜牧業的健康發展,關系到公共衛生安全,因此,該項工作具有公益性屬性。適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提供服務。
3.4.2提供本服務的社會力量
由養殖場(戶)組成的專業合作社或專門從事無害化處理的企業(無害化處理場)等。
3.4.3政府購買的標準及資金
通過計算: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所需經費:豬500元/頭,牛2 000元/頭,羊500元/只,雞30元/只(包括購買畜禽尸體及產品密封袋、工作人員防護用具用品、焚燒用的燃料,還有畜禽尸體運輸費、畜禽尸體打撈、場地消毒及挖坑器械、人工費、工作人員的補助費等)。無害化處理成本較高,基層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監管難度加大。雖然生豬、奶牛及能繁母豬參與政策性農業保險后,對參保家畜死亡能得到一定的補償,但對其他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的無害化處理所需費用卻沒有得到保障。
3.4.4對本項工作開展政府購買公益性服務的建議
政府積極探索病死動物和動物產品有償集中回收補助及集中無害化處理合理補貼等相關政策機制;科學合理規劃設計,盡快建立病害動物及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場所;設立病害動物及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專項經費,全面落實其所需費用,保障該項工作的正常開支,確保病害動物及動物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